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一、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重度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贺诗雨,黄琳,杨长青,封宇飞[1](2021)在《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铁剂治疗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entral英文数据库,收集不同剂量铁剂治疗中国儿童IDA的临床研究证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2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高剂量组(5~6 mg·kg-1·d-1)和低剂量组(1~2 mg·kg-1·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98~1.13,P=0.19,I2=0%)。和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可显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0.32,95%CI:0.25~0.40,P<0.001,I2=0%)。在血清铁蛋白(WMD=0.40,95%CI:-1.31~2.10,P=0.65,I2=0%)和血红蛋白(WMD=0.10,95%CI:-1.28~1.48,P=0.88,I2=0%)水平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铁剂疗法(1~2 mg·kg-1·d-1)对我国儿童IDA的治愈率和高剂量铁剂(5~6 mg·kg-1·d-1)相当,并可显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由于目前临床研究设计存在不足,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行验证。

周晓燕[2](2021)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铁、铁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铁、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0例进行分析,依据治疗药物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测定结果及血清铁、铁蛋白监测结果。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7.314,P=0.007);治疗4周后,2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血清铁、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效果确切,可显着提升患儿疗效,并帮助患儿恢复血红细胞参数,调节血清铁、铁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冉[3](2021)在《气血双补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内服气血双补汤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气血两虚型成人缺铁性贫血,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象、铁代谢相关指标等变化情况,探讨气血双补法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方法: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分成各为30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予气血双补汤加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15ml/d),对照组予内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15ml/d)。两组给药时间均为8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HB、MCV、MCH、MCHC、SF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观察数据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症状总分治疗前水平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HB、MCV、MCH、MCHC、SF等基线指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依次为:3、23、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依次为:1、12、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产生(0%);对照组发现3例(10%)。4.在血象方面,治疗第8周,两组HB、MCV、MCH、MCHC等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在治疗后HB、MCV、MCH、MCHC水平上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B、MCV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MCH、MCH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HB、MCV、MCH、MCHC等指标升高差值高于均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铁代谢方面,治疗第8周,两组SF值高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SF值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F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SF升高差值,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在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第8周,两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比对照组更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降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气血双补汤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是治疗成人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的有效且安全的方药,较单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更有优势,对患者血象、铁代谢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疗效确切。2.气血双补汤能减少蛋白琥珀酸铁所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王伟,黄小芬[4](2020)在《硫酸亚铁在贫血患儿治疗中的补血作用探析》文中认为目的探析贫血患儿采用硫酸亚铁治疗的补血作用。方法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60例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就诊时间2017年1月~2019年11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维生素B12和叶酸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分析2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值。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值(126.17±7.22)ug/L,血清铁蛋白水平值(66.58±12.56)u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独采用常规药物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而言,贫血患儿硫酸亚铁治疗的补血作用更好,可推广应用。

要立娜[5](2020)在《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接受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补铁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接受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

吴敏敏[6](2020)在《综合论述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文中认为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严重威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检索,综述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的病因治疗、铁剂治疗、中医药治疗及输血治疗等治疗手段,并对这些治疗手段进行横向分析,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改进方法等维度展开讨论,以供临床参考。

温建兰[7](2019)在《二维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二维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维亚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指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纠正孕妇贫血情况,且母婴安全性较高。

张多[8](2019)在《补血益胃汤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内服补血益胃汤治疗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及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将64例贫血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补血益胃汤,对照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两组均给药4周。试验结束后,对比两组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血红蛋白含量改变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补血益胃汤)痊愈例数29,显效例数3,有效例数1,无效例数0,其治愈率为87.88%;对照组(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痊愈例数21,显效例数3,有效例数7,无效例数0,其治愈率为67.74%。结论:补血益胃汤是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的有效且安全的方药,不但能提升血红蛋白含量,还可明显改善贫血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患儿面唇色淡、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多汗、烦躁不安、大便不调等方面,优于铁剂,且无明显副作用产生。

时佳[9](2019)在《不同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130例/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药剂量选择常规剂量,观察组给药剂量选择小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6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血常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增高(P<0.05),其血清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浓度也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血常规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浓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3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可达到与常规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相当的疗效,两种剂量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性缺铁及贫血状况,但小剂量给药时可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更高。

钟燕玲,梁采平,刘俏敏[10](2019)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红细胞、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食欲下降和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Hb和S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升高红细胞、Hb和SF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二、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重度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重度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2.3 质量评价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有效性分析
        2.4.1 治愈率
        2.4.2 血清铁蛋白改善情况
        2.4.3 血红蛋白改善情况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6 敏感性分析
    2.7 发表偏倚
3 讨论

(2)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铁、铁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评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2.2 实验室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2.3 血清铁、铁蛋白监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3)气血双补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资料
    1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源流及治疗概况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分型论治
        1.4 其他治疗
    2 缺铁性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认识
        2.2 铁在人体分布
        2.3 铁在人体代谢过程
        2.4 发病原因
        2.5 发病机制
        2.6 实验室检查
        2.7 治疗进展
临床研究
    3 临床病例资料
        3.1 临床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治疗方案
        4.3 观察指标
        4.4 疗效判定标准
        4.5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治疗前两组比较
        5.3 治疗后两组比较
        5.4 治疗前后两组比较
讨论分析
    6.1 立题依据
    6.2 对照组、治疗组设立依据
    6.3 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特点解析
    6.4 导师经验总结
    6.5 气血双补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分析
    6.6 典型医案
    6.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硫酸亚铁在贫血患儿治疗中的补血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2组血红蛋白水平值
    2.2 分析2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值
3 讨论

(5)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6)综合论述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治疗
2 铁剂治疗
    2.1 口服铁剂
    2.2 静脉铁剂
    2.3 补铁方案
3 中医药治疗
4 输血治疗

(7)二维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血液指标
    2.3 妊娠并发症与妊娠结局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8)补血益胃汤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病名溯源
        1.2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症证型研究进展
        1.4 中医学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治疗的认识
    2.西医学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2.1 定义
        2.2 临床表现
        2.3 病因分析
        2.4 发病机理
        2.5 治疗
        2.6 预防与调护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3.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疗效比较
        3.3 脱落病例及中止病例情况
        3.4 安全性分析
    4.讨论
        4.1 立题依据
        4.2 对照组选药依据
        4.3 导师经验总结
        4.4 组方分析
        4.5 疗效分析
        4.6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1.背景
    2.中药作用机制
    3.中药药理研究
    4.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不同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2.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浓度:
    2.3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10)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头晕、食欲下降和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Hb及SF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四、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重度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张颖,贺诗雨,黄琳,杨长青,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10)
  • [2]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铁、铁蛋白的影响[J]. 周晓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14)
  • [3]气血双补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郑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硫酸亚铁在贫血患儿治疗中的补血作用探析[J]. 王伟,黄小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26)
  • [5]小剂量间歇式补铁治疗小儿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 要立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7)
  • [6]综合论述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J]. 吴敏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02)
  • [7]二维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温建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30)
  • [8]补血益胃汤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D]. 张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不同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J]. 时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4)
  • [10]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J]. 钟燕玲,梁采平,刘俏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1)

标签:;  ;  ;  ;  ;  

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