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小班化出发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杨薛萍

如何从小班化出发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杨薛萍

杨薛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南坪小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80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小班化教学模式得以开展,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此文章从小班化角度分析了创新课堂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班化;小学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006-01

前言:小学教学阶段语文是基础性教学科目,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小班化教学模式也逐渐地被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小班化教学理论和优势

小班化教学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描述,从字面的含义来看指的就是班级学生的数量较少,一般是维持在二十五个左右。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才基本确定了小班教学的学生数量,我国的小班授课与德国类似平均值为二十五。但小班化的含义并不是单纯地指学生人数的缩减,从教学的形式和核心来看最为关键的内涵是改变以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评价等方面变革,始终围绕学生的个体发展开展教学。从我国的实际人口数量情况来看,小班化模式并不是十分符合要求,但是小班化的实际应用情况却从提出到逐渐被学校接受和使用,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与其自身的优势有很大的关系。一是信息化环境下新一代小学生的心理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个性化更加明显,以往全推式教学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班化的教学核心就是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发展,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重点包括了识字、阅读、基本写作和口语交际几个模块,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关,小班化模式下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增加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小班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班级学生数量少,这一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做出的创新变化形式更加丰富,可操性也更加简单,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点创新对策。

(一)遵守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有序性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教学活动在有序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一是遵守平等性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育人,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地位,形成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而小班化教学下学生人数少,加上小学生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较高,教师不能因成绩的高低给予学生不同的关注度和关怀,要做到一视同仁,以平等性原则指导课堂教学工作,通过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人文性感化、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遵守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师主导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形式完成就学要求,如讲解人教版教材中的《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教师就可以将字词查找、语篇通读、内容理解等方面的学习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开展,减少教师的理论讲解,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合理设计。教学前期,教师对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进一步分析,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文章内容并设计多媒体课件辅助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教学阶段,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生僻字词的查找,然后在学生基本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并配合多媒体图片或音频,在感官刺激下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后阶段,教师不能只是针对字词留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与同伴合作设计情景剧等,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合理地安排课后复习。

例如,以第七册的《颐和园》为例。这一课处于说明文的范畴,以游客的视角对颐和园的景观进行了描写,对于此类文章只是简单地对文章中的文字进行分析和阅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很难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除了要罗列出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外,还要根据课文内容查找对应的图片,如文章提到的万寿山、昆明湖等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图片。课堂教学阶段,在开始正式地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对颐和园是否有了解,接着播放图片或有关的视频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文产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在进行讲解。最后,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是25名,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五组,分别以导游和游客的视角进行短剧的排练,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师德

小班化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方法也有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此模式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要求,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课前和学生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并适当地增加本课要讲的内容,适当的进行启发,同时在讲课的音调、情绪和肢体表达上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要用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游戏。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文章《夸父逐日》一课,就可以设计接力赛跑的游戏方法,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结语:小班化是当前小学教学的主要班级形式,语文课堂教学要抓住这一形式的优点,综合利用遵守教学原则、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师德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三个对策,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存林,发挥小班化优势,让小学语文课堂与快乐相随[J].新课程(小学),2017,15(07):119.

[2]盛伟,细化目标,遴选内容,有效组织——小班环境下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生活教育,2016,24(19):84-86.

[3]王霞,小班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势与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49(08):44.

论文作者:杨薛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如何从小班化出发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杨薛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