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投资风险分析_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论文

中国保险业投资风险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风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保险业投资风险现象分析

结合我国历年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运作的成绩来看,保险公司所吸纳的大量保费收入投资运作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资保险公司运用资金与保费收入比率偏低,使保险风险潜在

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市场进入了恢复和发展期,保费收入迅速增长,从1999年至2001年,中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2%、14.5%和32.2%,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02年,保费收入已达3 053.1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44.7%,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布了一些资金运用政策,加大了资金运用的力度,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部分领域,但可运用的资金数额明显过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保险投资渠道开始逐步拓宽。1986年,我国保费收入为45.8亿元,国家规定的保险资金运用额为2亿元;1988年保险费收入猛增到109.5亿元,而实际资产运用额仅增加5.8亿元,资金运用比率仅为8.23%。

(二)保险资金运用在我国保险公司业务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被列为兼营业务,限制保险资金的投资增值,容易诱发保险业风险的产生

在《保险法》实施之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于购买有价证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和拆出的资金只能来源于财产保险总准备金和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资金只限于银行存款,不能进行运用。资金运用规模采取金额总量控制方式。1995年,我国《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要做到稳健、安全,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方式。”2002年新出台的修改过的《证券法》,国家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规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允许参加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保险公司可进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业务;可申请购买信用评级在AA+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但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需要。

而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广泛,资金运用已成为主要利润来源。目前,保险投资已成为西方现代金融保险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险公司管理着全球40%的投资资产。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率为90%以上,投资领域涉及股票、债券、房地产、抵押或担保贷款等(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比例 (单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国保险公司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在各领域投资的比例也不同。随着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发展,公司的保险业务逐渐成为一种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承保利润微薄,投资业务成为主要盈利途径。

(三)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率偏低,寿险公司原有高预定利率有效保单出现利差损,将可能最终导致保险风险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一直偏低。1996年,原中保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比例分别占总资产的49.84%、40.95%、38.72%,这种资产结构不利于资金运用效益的提高。2000年,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取得了较好成绩,5~6年期银行大额协议存款最低利率3.7%、债券投资总收益率3.5%、基金投资平均收益率12%,总体收益率为3.89%。2001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4.3%。而从国外保险公司盈利收入来看,国外保险公司的综合盈利绝大部分来源于其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有的甚至需要用投资收益来弥补保险业务损益(见表2)。

表2 部分国家承保及投资收益情况 (单位:%)

(四)中国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效率不高,可能进一步加大保险系统风险

2002年,我国工商企业通过金融体系新增融资总额约14.2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融资约占92%,资本市场融资约占8%,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2002年,我国个人保险业务实现的保费收入为2 500亿元,约占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的18%,保险对储蓄已形成一定的分流作用。但从储蓄分流所形成的保险资金向投资转化的情况看,18%投资于国债,5.4%投资于投资证券基金,而52%又投资于银行存款。保险业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一半以上资金又重新回流到银行,需要通过银行进行“二次交易”后再融资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风险,将会影响到保险资金的赔付能力,并直接表现为保险风险,进而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保险公司投资风险原因剖析

(一)利损差。承保利润的实现由于银行存款利率变化而存在两大风险:一是银行利率降低而保单利率不变所造成的损失;二是银行利率降低导致保险存款收益的下降造成的损失,即所谓的利损差。

(二)由于国内外投资资金运用监管办法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国内外保险公司资金可运用数额也有很大差异,而且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保险公司短期内积聚了大量的保险资金,却面临运用渠道狭窄、可进入的资本市场容量较为有限等问题,资金运用数额仅限于本公司部分保险资金,投资方向仅限于协议存款、证券基金、国债等。而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广泛,通过保险资金的投资控制更多的资产,能获取较高收益,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投资工具的缺乏,使保险公司投资组合困难,完全做到资产与负债的相匹配成为不现实。

投资工具缺乏既给保险公司投资带来了巨大压力,也给保险公司投资带来了风险。2001年,美国寿险公司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投资占73%,股票投资占5%;而在债券投资组合中,公司债券占到79%,国债占7%。在非寿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债券投资占到了71.21%,股票投资占16.61%;其中债券的投资组合中,36%来自公司债券,18%来自国债。可见,将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到债市是国内外保险公司的共识。但从中国保险公司投资运营的情况来看,债市投资目前只占国内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的小部分。中国保监会网站提供的2003年4月的数据显示,国内保险资金中有51%用于银行存款,19%用于购买国债,只有3%的资金购买了企业债券。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又在于企业债的匮乏。没有可供选择的足够的企业债,保险公司就无法搭建结构合理的投资组合。

(三)证券投资风险突现。由于保险公司的赢利模式正逐步由以承保利润为主向承保与投资利润并重发展,保险公司许诺给客户的是越来越多的保险加投资的保单。保险公司急需高于银行利率回报的投资品种。因此,有大约9%的保险资金投向了证券投资基金,但从帐面上反映,近两年股市的疲软却为保险公司带来了不止10%的亏损。而由政策性因素导致的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给保险公司投资带来一定的困难。相对于国际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我国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很多问题是伴随着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造而出现的,因此,应在发展中寻求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如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二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新股配售问题;银行资金入市问题;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问题;A、B股市场统一问题等等。这些政策性因素的变化或不确定性都会对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保险公司目前已投资于证券投资资金,间接进入了股市,因此,这些政策性因素影响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稳定。

(四)保险资金运用模式较为单一。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资金运用政策限制了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发展。国际上,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一般有三种模式:

1.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运作: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这是目前大型寿险公司较普遍采用的模式。许多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不仅拥有一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收购或控股了其他基金管理公司。这些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出色的专业队伍,除重点管理母公司的资产外,还经营管理第三方资产。

2.内设投资机构:投资部运作模式。国外有的保险公司在总部设立专门的投资部,负责管理公司的投资帐户资产,同时对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投资业务进行监管。这些公司按部门、险种进行资金运用,有利于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

3.委托专业化投资机构运作: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再保险公司、产险公司和小型寿险公司除自行管理部分资产外,还将主要资产委托给其他专业化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而提供委托管理的专业化投资机构主要是一些独立的基金公司和部分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

综观三种模式,投资部运作模式曾经是国外保险公司传统上通行的做法,但因其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现在已逐渐被大多数保险公司扬弃。多数国外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少部分小型寿险公司倾向于委托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采取此种模式有利于减少资产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和成熟的经验。国外大型保险集团或寿险公司大多采用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采取此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引资金运用人才,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整体发展。目前,此类模式已成为国际保险业的主要潮流。从我国的情况看,对这方面限制较死,第一种和第三种模式基本上不存在。虽然新的《保险法》已出台,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尚留有余地,但有些条款缺乏权威解释,亟待有关部门做出详细的说明。可以说,目前投资管理体制及政策上的种种限制和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

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保险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所作的居民储蓄动机问卷调查,在银行储蓄中,以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为储蓄动机的比例达44.5%,且这一比例有逐步上升趋势。上述动机的储蓄是长期资金,在发达国家,通常是用于购买保险,而不是在银行存款。保险公司吸收的长期资金可以集中使用、专家管理、组合投资,按照资金匹配的原则配置到资本市场,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说明8.7万亿元居民储蓄中约有4万亿元与保险业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替代性,相当于我国保险业现有总资产的6.6倍。

(二)我国保险业应重新定位资金运用性质,把握资金运用方向,逐步将资产管理纳入保险工作重点,从经营手段和政策管理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加快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步伐。通过前面对国内外保险公司投资运作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重点不同,从而作用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基本上是以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以规定的运用工具为杠杆,在银行和证券产品撬动下,被动而间接地参与资本与货币市场,管理资产规模相当有限,效益难以凸现。而国外保险公司以保险资金为支点,以基金或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等综合金融工具为杠杆,主动直接参与撬动巨大的资本与货币市场,管理着巨额资产,产生巨大的效益。

(三)国内保险公司应当积极行动,吸收、培养专业资金运用人员,扩大资金运用范围,增强资金运用能力,提高收益率。从国内外资金运用收益率可以看出,国外资金运用收益率大多在10%左右,是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而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仅为4%左右,只有通过高效专业的资金运作才能弥补这方面的损失,增加保险公司利润来源。

(四)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五)尽管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运用渠道较为狭窄,但资金运用体系建设的起点要高,从国内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模式来看,专业化经营管理或委托管理模式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流,为奠定专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应努力采取切实措施,按照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模式及惯例,逐步规范、不断创新。□

标签:;  ;  ;  ;  ;  ;  ;  

我国保险业投资风险分析_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