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 线路的配电网在电力系统和用户联系当中属于重要环节,唯有确保供电线路在电流输送时的可靠性,才能提升供电线网在运行时的安全。所以,对10kV 线路供电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真正提升10kV 线路供电的水平,是确保供电单位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10kV 线路;供电可靠性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地进步,我国工业的生产水平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均有了大幅度提高,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发展的同时对能源需求的量也在日益增加,而电能是当前一种主要消耗的能源,其消耗量的趋势处于不断的上涨状态。在此形势下,怎样保证电能可靠稳定的供应,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对10kV 线路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1.1设施故障
10k V配电线路中设施故障主要包括:(1)配电变压器出现故障,主要原因为:不恰当的操作造成弧光短路;配电变压器自身故障;(2)相间短路故障,主要原因:线路档距比较大,造成弧垂超过相关标准,遇到打分天气时极易出现混线情况,进而发生相间短路故障;(3)绝缘子脏污、损坏,造成绝缘电阻或者接地电阻、放电电阻降低;(4)由于线路导线或者断线断开,并搭于铁横担上而造成线路故障发生。
1.2自然灾害引发故障
由于10kV配电线路没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旦遇到恶劣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出现故障。当遇到雷击时,将造成绝缘子击穿、爆裂情况,还会造成导线断线及配电变压器损坏情况。造成以上故障出现的原因为:绝缘子的质量未满足相关标准,对于比较长10kV配电线路并未对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进行安装,或者接地电阻超过相关标准。
1.3外力破坏引发故障
由于配电线路上的诸多设施主要建设在街道边上,而有的车主在行车过程中会过于疏忽,这就引发了交通事故,并撞坏了路边的配电设备,具体表现为:政府在对老旧道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控制来往车辆,造成部分车辆刮到路边的配电线路或是撞倒设备;同时,有的司机在转弯过程中,因为车速比较快,使得车辆失控,使得路边的配电线路设备直接被撞到;在有的工厂、大型商场等区域设置临时停车场,司机在浸提车位或者倒出车位的过程中,往往会撞到路边的配电线路设备。此外,在建筑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使用一些车辆,由于施工现场存在比较多的灰尘,导致司机的视线被严重干扰,进而撞到路边的配电线路设备。
2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保持供电可靠性水平是确保供电系统能够对用户稳定供电的关键,因此电力运行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加强供电部门与用户间的联系,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事故停电、重复停电和破坏性停电出现的故障频率,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
2.1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及运行率
为能够将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加以提升,必须将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进行提升,包括:针式瓷瓶、悬式瓷瓶及瓷横担,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绝缘瓷件,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存在损坏的绝缘瓷件,或者绝缘子表面已出现十分显然的放电痕迹,需要及时进行替换,替换的绝缘子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若绝缘子发生较大的倾斜,应进行重新暗转,换掉已损坏的绝缘子;
同时,相关人员需对绝缘子进行定期的清理与检修,并对绝缘子的运行情况加以实时掌握,一旦绝缘子上出现裂纹、砂眼、掉瓷比较严重的情况,必须使用新的绝缘子进行替换;在更换绝缘子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电阻值超过300MΩ,并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安装工作,确保绝缘子受力均匀,杜绝倾斜情况发生,从而确保绝缘子的顺利运行。同时,相关部门应对接地网加以定期检测,保证接地网的接地阻值符合相关规范;还应积极与气象部门进行沟通,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对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仔细了解、探讨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提前明确影响可靠性的指标,制定供电可靠性管理方案和评定方法,优化事故处理办法,不断提升供电运行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减少停电出现的频率。一旦发生停电,要缩短停电时间,提升供电的可靠程度。
2.3利用配网自动化工作模式的工作特性有效展开管理工作。
处理问题的效率会直接影响供电的质量,配电网自动化处理应当选取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应收集信息,其次判断问题的不同点并确定故障位置,最后充分发挥一次性系统的故障隔离功能恢复供电。
2.4加强配电设备的质量,提升输配电线路的工作效率。
根据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严格完成巡视、维护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相关工作,遵守24 小时值班工作制,一旦发生问题,可以随时随地维修。此外,工作人员排班开展特巡和夜巡工作,以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保证配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3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第一,加强电网改造的投入力度,提升供电的质量水平。加强电网的改造力度是提升供电质量的关键,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在电网改造中投入更多精力。改造电网的初衷是有效提升供电设备的可靠程度,可通过不断试用新产品、新技术,提升配电装备的整体质量。
第二,选择使用免维护或维护次数较少的设备,从根本上减少设备维修次数。按照使用情况的不同,打破设备到期维修这一工作定律,同时将传统维修模式转变为状态检修,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技术获取设备运作的真实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展开维修工作。
第三,选取合适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形式,以加强供电线路的质量水平,而某些重要线路需要使用双回线。当下的农电配网工作中,使用双回线线路供电,输送效果较强,稳定性较高,输电线路较为可靠。
第四,创建配电网络自动化,选用基础数据填报工作流程。制定和本地情况相符合的综合自动化方案,在配网自动化进行整体监控期间,提升对电网每时每刻工作情况、设备真实状态和开关工作数量等真实数据的收集力度,有效实现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供电的可靠程度。
第五,实现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能够有效分离故障地区,方便诊断与修复,同时可以进行网络的过负荷检测,及时调准和改变电网的工作方式,有效降低停电发生的频率。此外,在主干路增加适量的线路开关和几个不同的支线,以控制停电涉及的范围。
第六,提升线路绝缘质量,进一步加强供电可靠性。合理扩大电力电缆供电容量,在人口密集、树线矛盾较为明显的区域增加电缆敷设数量,且新建设的线路要选用合适的电缆线。
第七,中性点接地和配套技术的合理使用。伴随电缆适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选择适合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和配套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过电压对设备造成的损坏,降低绝缘设备破损而发生事故的频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当不断提升配电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加强供电可靠性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供电可靠性的标准逐渐完善,农村用电的可靠性不断加强,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创造了更多收益,同时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促使电力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 颖,陈 松,王莹莹. 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 智能电网,2015,(3):229-234.
[2] 夏成军,代文良,邱桂华,等. 提高110 kV 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合闸方式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1):133-137.
[3] 黄上途,肖才元. 关于提高文山地区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思考[C]. 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2009.
[4] 李淮海,吴恩杰,朱 黎. 对提高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综合措施深层次的探讨[C]. 华东六省—市电机,2006.
[5]李成杰,李彦欣,郝苗旺.试析农村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4).
[6]万青,龚树东,卢国宁,邓士禹.基于典型区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5(11).
论文作者:武红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线路论文; 绝缘子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