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马倩

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马倩

马倩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中央积极培育和践行的主流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新时期统领中国社会的精神内核。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分析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具备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软实力 中国模式 文化创新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1、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和阐述了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构成,所谓的软实力是指国家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来影响他人,并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

在我们国家最早对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是王沪宁,他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提出“把文化看作一种软权力,即把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看做构成国家权力的属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核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行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表明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所秉承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强大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与功能。

1、“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是物质基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模式”引起国际社会的热议,并逐渐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与认可。亨廷顿曾说,“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当它们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它民族的吸引力。经济和军事权力的下降会导致自我怀疑、认同危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经济基础和坚强后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功能

文化软实力对一国的塑造功能集中表现在主体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功能上,即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所谓价值整合就是构筑社会的价值认同。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就伴随着国际社会的各种指责,无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统治世界论”都含有对中国的贬责之意。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与中国在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时没有相应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递出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国际社会错误的认为中国的崛起同样会陷入西方大国兴衰的“历史周期律”。

1、 避免陷入西方文化软实力的陷阱

在研究我国文化软实力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身实际,防范“软实力陷阱”。在约瑟夫·奈的思维模式中,软实力就是一种文化征服,是对他国进行价值观的输出与影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的控制权。

2、强大的“硬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虽然约瑟夫.奈在国际关系中被称为自由主义学者,但当他谈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时,还是会陷入现实主义的困境,因为实力的大小决定了国家塑造他国行为偏好能力的大小。“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意义挣在于文化软实力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发挥其作用才能成为“实力”,脱离了硬实力要素就只能称之为“文化”。“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吸引了世界各地很多人,是与当时苏联的经济成功和军事权力密切相关的。

3、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虽然中国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但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并不占据优势。相反,中国在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所以,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创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无论是作为流行文化的音乐、电影、电视等,还是作为高雅文化的科学、技术、教育等文化形式,当它们形成软实力时主要依靠它们承载和凸显的一国的创造精神以及隐含于其中的政治制度与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或说服力来实现。”

4、外交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

外交是国际社会了解一国的官方渠道,科学的外交政策可以积极传递本国的发展理念,让世人客观真实的了解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念,营造和谐的国际氛围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虽然学术界对于全球化的概念和外延问题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全球化问题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存在。在全球化这个历史进程中,统一和多样并存,冲突和融合并存,这种并存不仅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同样存在于世界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3 ).

[2]张国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红旗文摘,2011,(8).

[3]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国际观察,2007,(2).

论文作者:马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马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