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路径选择
1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在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还应该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和地质地形等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路径最好选在相对交通方便处,目前一般都是由比较大的机械来担负其施工以及运输,一旦交通不便,施工的进度定会受到影响。
2 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的选择
2.1 路径选择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就现在为止所建成的电力线路也很多。但是从这些输电线路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线路在路径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缺陷,这些缺陷降低了输电的效率,损坏了大量的输电设备。因此在实际的电力线路的选择中选择合理的线路路径至关重要。
2.2 线路路径上的选线
选择线路路径的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野外选线两个步骤。图上选线首先制定出若干个路径计划,然后进行野外踏勘、资料收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同时获取相关单位同意并签署协议书,敲定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经过上级领导(包含规划部门)审批推荐方案后,再开始野外选线,进行最终路径的确定以及线路终勘、杆塔定位等内容。
一般在比例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者更大比例的地形图上进行图上选线。首先在图板上标出线路的起讫点,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线把所有可撰走线方案的转角点连接起来,组成若干个路径的初阶方案。按照方案搜集线路设计前期的资料,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比较,敲定2到3个较好方案,在野外踏勘后确定最终的线路方案。分析比较路径方案时,应有如下内容:
(1)线路长短;
(2)通过地段的地质、地势、地物条件及对作物和大跨越及不良地形的影响情况;
(3)交通运输、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的难易水平;
(4)对于杆型的选择,技术上的政策、难易水平以及相关方面的意见;
(5)线路的整体投资以及设施消耗量、重要材料进行比较等。
3 线路路径选线的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1)线路和建筑物平行交叉,线路与迥殊管道交叉或者相接近,线路同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应该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2)线路要将易积水地、水草地、盐碱地以及沼泽地避开。经由黄土区域的线路,应尽可能将陷穴、冲沟与受地表水作用后出现剧烈湿陷性地带避开。
(3)线路应尽可能地避免采用斜交或者直交的形式经过断裂带,闪开地震强度在六度之上的区域以及构造断裂带。
(4)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或者于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
3.2 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最好将线路转角点择定于平地或者山麓缓坡等地势较低处,不建议利用直线杆塔(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也就是说应该尽量综合考虑转角点选择以及耐张段长度。转角点应该具有良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且方便施工机械的进出。
3.3 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1)应尽量将位置定于不受洪水淹没、河岸坚固、河道窄小、河床平直的地方。就横跨塔位而言则应该留心河岸没有严重地冲刷现象,保证地层稳定。塔位土质匀称并且不存在软弱的地层,尽量将较深地下水位的区域避开。
(2)不宜在码头以及停船处、支流进口处、河道蜿蜒处、旧河道以及排洪道处横跨河流。
(3)架设杆塔必须利用河漫滩、河床以及江心岛时,应该进行全面的勘探工程地质、测量断面与调查水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1)尽量将陡坡、滑坡、稳定性较差的岩堆、悬崖、崩塌、卡斯特溶洞、泥石流等欠佳的地质和地段避开。
(2)线路交叉于山脊时,应该经由山鞍通过。当线路沿着山麓通过时,要尤其注意其排水沟的位置,尽可能的一档通过。线路尽量不沿着山坡的走向,以免增加杆高或着杆位。
(3)要防止沿着山区的干河沟上架线。如果有必要,应将杆位设在不会受到冲刷的最高的洪水位之上。
(4)尤其重视交通方面的问题、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条件。
3.5 矿区选线的要求
在行进矿区时线路应尽可能将矿区避开,或者少压矿带。如果线路必须架设在煤田等矿区上时,应该考虑架设在煤田断线或者境界线上,以方便于安全煤柱的共用。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断层线或者境界线时,则架设时应尽量垂直于煤田的走向,将经由煤田线段的长度缩短。架设送电线路于矿区煤田领域内时,尽量分开架设两回线路或者使其保留适当的距离,防止一起遭遇沉陷的影响。
3.6 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因为大多数输电线路地处于山地,植物茂盛、地貌繁复,云南同时是高海拔区,故经常发生一条线路经过多气象区的现象。为了达到使线路安全可靠且节省投资的目的,进行路径选择时应尽可能防止反复越过气象条件恶劣区域。如果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选用气象条件较优地区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确实需要从气象条件恶劣地区穿越的,于符合规范规定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将穿越长度缩短。
3.7 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1)避免通过严重的覆冰地带,对已有植物、线路等的覆冰类型及其情况(冰厚、突变范围)、雪崩地段、时令风向进行认真地调查。
(2)谨防出现严重的结冰现象,避免接近湖泊并且于结冰时令的下风向侧通过。
(3)避免大档距产生,避免线路经过山峰附近迎风面侧。
(4)注意交通运输情况,尽可能创建维护抢修的方便条件。
4 输电线路设计路径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设计单位将线路的勘测外包给其他单位,导致设计人员对前期工作现场调查不到位,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够清楚,设计不够严谨,多次变更施工图纸。另外,部分设计单位对地质探测的深度不够,造成地质评估报告误判,以致出现部分变电站基础下沉的情况。
(2)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在进行市政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线路规划问题,以至于部分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受限,它们的曲折系数比较高。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已经被政府规划部门批复的线路工程路径后续又被其他企业征用,以至于出现了设计变更的情况。一些线路走廊被其他企业征用或用于其他用途,增加了输电线路的长度或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交叉跨越,所以,就相应增加了工程造价。
(3)由于线路可能会途经多个村镇和区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民事问题。民事问题越多,就越拖延施工工期。目前,民事问题已经成为了输电线路施工和运行维护的最大难题之一。因为民事问题,部分线路工程的场地清理费超预算100%以上,延误工期2年以上。所以在进行线路路径选择工作时,尽量深入基层,调查民事,避免开工后因民事问题的影响造成大面积改线。
(4)不必要地提高设计标准。例如,过度提高安全系数,造成档距过小,塔位数量增加,增加了线路工程的建设规模。
(5)过度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路径选择的条件。例如,某电厂并网发电项目在厂区规划过程中,用户并未向供电局征求线路路径要求,导致出线构架方向与线路路径方向相差甚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输电线路设计重要环节的路径选择,它直接关系着整个线路设计的好坏,更对整个输电线路的成败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在进行线路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选出最优方案,确保线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铁军.浅谈电力线路设计路径的选择与定位[J].宁夏电力,2006.
[2]张明阳.浅谈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路径方案的选定[J].电力与水利建设,2007.
[3]李克利.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探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2.
论文作者:吕旻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线路论文; 路径论文; 方案论文; 煤田论文; 杆塔论文; 矿区论文; 条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