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徐洪波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将120例大脑中动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45天后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头痛呕吐的频率次数、精神意识障碍的发作次数以及癫痫的发作次数、是否有脑积水。结果:组间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上述临床表现比较,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优于对照组73.82%,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与对照组5.63%比较,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微创性及降低术中血环栓塞时间的发生率从而明显降低脑内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生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究讨论。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瘤:并不少见,占动脉瘤的11.7%~33%,大多数位于侧裂内主干的分叉处,少数在其主干或远端分支上,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先症状,有时以癫痫或进展性偏瘫为主要表现,常无动眼神经麻痹,破裂后约49.8%易形成脑内或硬膜下血肿,出现偏瘫,失语,同向偏盲等[1]。因此,早期科学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瘤对较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尤为重要。笔者采取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法将我科从2014年5月-2017年2月期间120例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经早行腰穿和脑血管造影确诊,符合《内科学》[2]中关于大脑中动脉瘤的诊断标准,排除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脑出血,血液病以及脊髓血管出血等患者。对照组60例,男28例(46.67%),女32例(53.33%);年龄50-79岁,平均(60.5±8.6)岁病程0.6~7年,平均(3.5±1.1)年。观察组60例,男31例(51.67%)女29例(48.33%);年龄51~78岁,平均(60.3±8.6)岁;病程0.6~8年,平均(3.6±1.1)年。年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根据需要予卧床休息、吸氧,镇静,ICU监护、甘露醇等药物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治疗,术后采取正常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药物低分子肝素(生产厂家: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45512)首剂量为5mg,以后追加5-6mg/h。两组均治疗45天天后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作情况和药物安全性。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大脑中动脉瘤疗效标准[3]患者所述临床变现缓解或消失,MRI血管造影显示肿瘤缩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变现发作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变现发作的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变现发作的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发生5例血管栓塞;观察组发生1例血管渗出性水肿。组间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多种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动脉硬化,感染或外伤,血液粘稠而血管壁狭窄等原因形成了大脑中动脉肿瘤,其表现为残余的动脉瘤蒂转发感染,动脉分叉处形成膨隆阻碍血液通过以及动脉壁的一部分想歪突出由于机械作用使其增大成动脉瘤[4],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以及对颅脑肿瘤的研究加深,对于微创手术,血管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的治疗理念越来约在脑肿瘤界周到推崇。

血管内介入是指,应用极细(1-1.5mm)的穿刺针头穿刺人体表浅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进入人体的血管血液系统,术者在熟知血管解剖的知识指引下在血管造影机及MRI的参考系统下,将特质输送导管推送到病灶处向其中注射造影剂从而现实病灶血管的情况,在血管内对病灶及其周围可以组织进行治疗的方法[5],包括:动脉栓塞术,血管穿通成形术以及药物灌注技术等。较本研究显示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瘤的各项临床表现,组间治疗后对比,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7%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P<0.05。对于外科技术应用的开颅夹闭治疗有可能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其预后较动脉血管栓塞技术的要差一些[6],且外科治疗方法达不到精准微创性手术措施中对于患者的保护性要求[7]应用血管介入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肿瘤的措施可以在达到相应疗效的前提下采取微创的措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应用MRI[8]可全程观测手术的进程。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大脑中动脉瘤的想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生发作频率,安全可靠,独特的微创性治疗手段,值得临床的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文立利,张鑫,张庆荣,等. 大脑中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及预后[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2):57-61.

[2]王长远,秦俭,孙长怡,等. 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 重庆医学,2009,38(19):2517-2518.

[3]姜维喜,袁贤瑞,史帅涛,等.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34(2):118-120.

[4]王文鑫,许百男,孙正辉. 颅内动脉瘤破裂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5):266-271.

[5]谭华桥,周育苗,方淳,等. 血管内介入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17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4):279-285.

[6]江辉,杨佳宁,曾群.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129-132.

[7]郝斌. 精准微创:颅脑手术的核心理念[J]. 抗癌,2016,29(1):13-16.

[8]刘冰,BingLIU. 磁共振成像引导颅内肿瘤微创治疗的优劣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1):467-470.

论文作者:徐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徐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