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何静然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何静然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四川成都 610212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地理研究成果。它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学科。GIS系统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利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及时提供各种空间动态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测绘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测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成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空间信息,被用在查询、输入、分析、存储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能借助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动态分析与地理定位,最终利用数据或图形的方式表达空间信息。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方式,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具有如下优势:

1.1 测量效率高

地理信息系统不需要观测、调平、估读、调节等环节,加上受天气和地形的影响较小,其在测绘工程中的效率较高,特别是地貌地形的勘测,能利用多台GIS测量仪进行分组扫描,在此基础上快速绘制所测的地形,促进测量效率的提升。

1.2 数据精度高

在传统的测绘工程作业中,不管测绘人员采用何种方式,都难以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有机结合遥感技术,有效测量大型建筑,测量的实用性和范围明显优于传统测量方式。通常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借助卫星定位,对距离120公里远的轨道上的小型事物或动物予以捕捉;在具体测绘环节,该系统利用平面扫描卫星联系地面接收器,这样测绘人员只需对相关信息加以收集和加工处理即可。总之,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能很好地提高测量精度。

1.3 不易受外部干扰

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测绘工程,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技术,系统不受测绘地点的自然条件、地貌地形的影响,既可在地质复杂的区域开展测绘工作,也能在广阔的平地上实施测量。传统的测绘方式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密林、高山等地的测量,无法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而地理信息系统不易受外部环境的限制,能在大雨雪天气进行测量,便于测绘作业的开展。

2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世界上开始慢慢的普及,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各行各业基本上都在使用计算机来处理相关的问题,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人们对各项技术的需求。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导航等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来。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其在我国的市场比较广阔而且人们的需求也持续增加,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非常快。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主要融合了地理、物理、计算机等相关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内容,并且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实际的应用。在早起的GIS发展主要受到了技术落后的限制,而且在当时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很低,所以GIS的应用的范围相对有限。但是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以及计算机的性能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GIS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人们对相关的信息系统需求不断的扩大。在十三五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不断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手段,这也凸显出了GIS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GIS的产业规模非常大,而且每年还在以很高的速度增长,从这也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目前我国从事GIS相关工作的人员已经达到60万,相关的单位达到3万家,这些单位分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政府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给出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并且建立了很多GIS产业园。这样可以把大量的GIS人才集中在一起,不断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相关的成本,不断的促进GIS产业的发展。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绘当中的具体应用方面介绍

3.1 数据的采集

测绘人员实施测绘工程时,对真实世界中的物象进行重点离散和抽象,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数量存储与栅格的方式连续对象实体,具体表现为:①栅格存储涉及单元储存的列、行,旨在利用地面单位网格的宽度来确定栅格数据集分辨率;②矢量储存则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线、面等,对实际面临的对象予以体现。就地理信息系统来说,空间数据能与其他非附加性数据相结合,对非空间数据进行储存,如在测量中与固有的聚脂薄膜地图和数据视线相结合,通过扫描形成数字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点在于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来确定位置坐标,然后将数据信息传至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或者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对系统数据进行收集。在测量工作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时,大多平台都具备传感设备,其中涉及数字扫描仪、激光雷达、摄像机等,并且传输设备与其他设备有一定的联系,与卫星、航空器等平台相互统一,通过其特征和航空图片的选用,借助三维技术捕捉所需数据,然后将其传输到拷贝系统中,以获得测量的信息数据。

3.2 数据的转换和处理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其数据处理的模式主要就是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以便预处理数据。一般系统软件能对属性不同的数字化空间数据间的关系进行自动识别,且对复杂空间的实体进行连接,根据包含或临近及向量数据实施数据分析。同时在数据转换环节,尤其是控制测量过程中,极易出现线与交叉点分离的情况,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并且原地图上出现污点也会对结果的精度造成影响,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则可避免上述问题。此外,数据处理和转换之前需变换整合处理坐标投影,确保模型的适用性;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应利用数据重建的方式将数据转为系统能识别的格式,以此兼容不同的数据源。

3.3 空间分析

通过预处理数据能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对地球空间物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联进行定量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物体在空间的分析功能,涵盖经济学、区域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也涉及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对空间构成进行分析和描述,最终描述、获取地球空间数据,实现预测和模拟空间的过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制作和设计过程相对复杂,但使用较为简单,能提高数据的精度,减轻测绘人员的工作量,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4 虚拟现实应急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测绘技术,主要是通过模拟虚拟的三维空间,带给使用者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模拟,使其能对事物现状进行实时判断。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能结合测绘数据制作、采集、融合三维的电子地图。该技术能在应急演练中创设全新的模式,如在虚拟情境中对场地事故进行模式,人为制作相应的事故现象,使参与演练的人员积极响应,充分体现演练及培训的功能,降低投入成本。此系统能分析、模拟事件,且虚拟现实技术可结合GPS系统、室内定位系统等其他技术,将救援者的位置信息呈现在虚拟现实情境中,便于制定救援方案或救援指挥。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理信息技术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地理方面的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地图的测绘、卫星的遥感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晓南.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6:223-224.

[2]祁永芳.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3,18(1):56-57.

论文作者:何静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何静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