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

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

一、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悦,贺稚非,李洪军,李芳,张东[1](2020)在《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肉及肉制品作为人体重要的营养来源,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传统热杀菌方式虽可有效灭活微生物,但会对肉及肉制品的营养及感官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可避免传统热杀菌技术造成的食品品质劣变问题,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的研究现状、特点及作用机制,着重讨论其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及肉制品加工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肉及肉制品保鲜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周煜,蔡瑞,岳田利,袁亚宏,王周利[2](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在食品中杀灭微生物与降解真菌毒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处理方法,在提高产品安全性、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机制决定其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快速杀灭微生物、降解各类真菌毒素且不会留下任何已知的化学残留物。因此,该文重点概述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机理与方式,对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的杀灭与降解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总结其在新鲜农产品、液体食品、粮食和肉类等多个产业中杀菌及降解真菌毒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现有研究工作提供方法与思路。

高国欢[3](2020)在《零添加酱油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一些“化学酱油”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而消费者开始追求具有真正意义的零添加酱油。本论文围绕零添加酱油的酿造工艺、杀菌技术以及与市售零添加酱油的对比这3个问题切入,形成了风味独特、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的零添加酱油,为后续零添加酱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本论文通过对种曲孢子数的跟踪测定,种曲培养至第72 h时,孢子数为9.73×109个/g,达到工业生产的数量要求和感官要求。同时,跟踪测定了大曲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综合比较9种酶活力(包括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亮氨酸氨肽酶、植酸酶),确定大曲最佳的收曲时间为第42 h。而后依据3种盐水梯度(18%、20%和22%)、是否添加乳酸菌和添加S酵母或C酵母这3个关键点进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结果显示:1号酱油(18%含盐量,添加了乳酸菌,并且使用的是S酵母)、5号酱油(20%含盐量,添加了乳酸菌,并且使用的是S酵母)和11号酱油(22%含盐量,添加了乳酸菌,并且使用的是C酵母)这三种酱油发酵效果最佳,且均达到了特级酱油(即氨基酸态氮含量≥ 0.80 g/100mL)的水平,含量分别为 1.03 g/100mL、1.08 g/100mL 和 1.13 g/100mL。在杀菌技术的选择上,根据单因素试验(以超声时间、蒸汽灭菌温度、蒸汽灭菌时间为指标)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杀菌工艺为:超声时间20 min,蒸汽灭菌温度115℃,蒸汽灭菌时间5 min,其优势在于对氨基酸态氮、乙醇等含量的损失较少,同样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杀菌效果。利用Q10值法对3种零添加酱油的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号酱油、5号酱油和11号酱油在4℃的环境中的货架期分别为708天、697天和714天,均达到市售酱油的货架期水平,要阴凉、避光保存,防止高温破坏酱油色泽。通过对3种自酿的零添加酱油进行卫生质量的测定结果显示:3种酱油在卫生质量上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围绕酱油的“色、香、味、体”将3种自酿酱油和2种市售酱油进行比较。在颜色上,3种自酿酱油的红色指数普遍高于2种市售酱油,有着更为明显的红色色泽。在风味物质上,自酿酱油的醇类物质含量高,且风味物质种类丰富,口感均衡。在有机酸上,除草酸外,其他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是3种自酿酱油的草酸含量普遍低于2种市售酱油,可见其安全性较高。在氨基酸上,自酿酱油较市售酱油而言鲜味特征明显,并且以谷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为主,其谷氨酸平均含量高于2种市售酱油的12.7%。从酱油体态的方面来看,将5种酱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进行比较,3种自酿酱油含量均高于2种市售酱油,且达到15 g/100mL的特级酱油水准,灭菌前后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值为1.73%。通过对5种酱油进行理化指标的比较,氨基酸态氮、全氮含量均高于2种市售酱油,并且在品质上优于2种市售酱油。

寇小希[4](2019)在《微生物热致死性能测试系统及射频灭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安全事故已日益受到食品加工业的高度重视。传统热处理技术灭菌时间较长,易对食品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丧失原有口感、营养与功能,甚至难以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射频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灭菌方法,克服了利用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统加热原理产生的缺陷,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穿透至物料内部,具有升温迅速、整体加热、选择性加热的优势,同时能更好地保持产品品质。但是,在大规模推广工业化射频灭菌技术之前,需要对射频加热技术的工艺参数和灭菌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针对射频加热环境下微生物热致死和食品品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射频波的非热效应确定等。传统的微生物热致死或食品品质动力学试验多采用水浴(油浴)为热源的直接浸泡法或间接加热法,均存在加热速率无法控制和样品温度均匀性无法保证的弊端,而这两点直接影响微生物和食品品质的耐热性,所得到的动力学模型亦不匹配复杂的射频加热过程,更无法在精准的加热环境中明确射频波的非热效应。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设计了一套用于灭菌动力学研究的控温加热板系统,实现用户对样品升温速率、目标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精确控制,利用该加热板系统建立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微生物和食品色泽动力学模型,以辅助射频灭菌工艺参数的设计。最后使用加热板系统模拟射频加热环境,验证射频在灭菌机理方面是否存在非热效应。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套精确控温加热板系统,由加热板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加热板部分包含铝制上、下加热板、硅橡胶加热片、6个抽拉盒以及配套的样品单元,容纳样品量为1 ml。可实现对目标温度(最高140℃)、升温速率(0.113.5℃/min)和保温时间的精确控制,以进行微生物和食品品质动力学研究。该系统通过PID(比例-积分-微分)温度控制器实现对样品测量与理论误差不超过±0.5℃的精确控温。(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控温加热板模型,用以评价样品的加热过程以及分层和整体的温度均匀性。模拟的平均升温速率与理论值误差不超过0.8%,误差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分析了花生粉在不同目标温度和保温节点中分层与整体温度分布,最大均匀性指数为0.015,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均匀性指数减小。使用3段直线升温过程拟合射频加热曲线,最大误差不超过0.85℃。(3)使用纯净水、苹果汁、牛奶、土豆泥、蛋清、米糊、大米、巴旦木粉、花生粉、花生酱和牛肉制作样品对加热板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过程温度的测量值与理论值最大温差为0.97℃,其中保温阶段温差不超过0.30℃。使用红外成像测温仪分析花生粉在六个加热单元的温度同步性和均匀性,所有加热单元表面温度最大温差为0.46℃,平均温差为0.32℃,最大温度均匀性指数为0.024。(4)利用控温加热板系统分别建立以0.1、0.5、1.0、5.0和10.0℃/min升温速率达到目标温度55、57和60℃的大肠杆菌热致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大肠杆菌的D值显着提高,以升温速率0.1℃/min在55℃时得到大肠杆菌D值为15.44 min,而相同目标温度下,使用10℃/min的升温速率得到的D值仅有2.50min。该控温加热板能够辅助射频灭菌工艺得到真实升温速率下准确的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模型。(5)利用控温加热板系统在与热灭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土豆泥色泽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减小,或目标温度、保温时间的增加,L*和a*值的反应速率增大,色泽变化明显,D值减小,即对品质影响显着。土豆泥的色泽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同时对比微生物热致死参数,L*和a*值与有效灭菌时间F60具有高度相关性。对于工业射频灭菌工艺参数设计,在考虑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基础上,升温速率应至少大于1℃/min,最好大于5℃/min。(6)利用控温加热板系统模拟射频加热灭菌过程,在相同的加热环境下分别对土豆泥和苹果汁中的大肠杆菌ATCC25922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灭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节点使用两种处理方法的灭菌数量最大误差不超过1 log CFU/ml(CFU/g),即频率在27.12MHz的射频波与加热板灭菌效果无显着性差异。

贾红玲,周振勇,阿曼古丽·朱马汉,杨倩,刘庆[5](2019)在《高压静电场(HVEF)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高压静电场技术对细胞水平内生物学效益,探讨了在抑菌、护色、改善品质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为拓展高压静电场(HVEF)技术的应用范围,优化技术参数改善产品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王佩言[6](2018)在《热压结合处理对低温火腿耐压腐败菌的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低温肉制品逐渐走进我们生活,低温肉制品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货架期较短的问题渐渐成为掣肘低温肉制品发展的关键,减少微生物污染问题刻不容缓。研究表明,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是目前证实的经过超高压处理低温肉制品中的两种典型腐败菌,这两种菌在使用超高压非热杀菌技术后仍有活性,在贮藏后期繁殖生长导致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低温肉制品的货架期。对于耐压腐败菌,使用超高压结合热处理(低于低温肉制品的加工温度68~72℃),既能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又能有效保持肉品营养价值而不至于破坏其质构特性。基于前人对热压结合处理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得出最优处理条件为50℃,350 MPa保压10 min。本文以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这两种耐压菌为对象,主要探究该最优处理条件对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抑制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热压结合处理的杀菌效果和对两种耐压菌的形态结构影响研究本章旨在研究热压结合处理的杀菌效果和对细菌形态、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本次试验中,通过薄层平板计数法(TAL)对热压结合处理的杀菌效果进行判断,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菌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分别经过19 h和14 h进入稳定期。热压结合处理后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存活率分别为-4.84 lg(CFU/mL)和-6.58 lg(CFU/mL),而且绿色魏斯菌耐压耐热性更好。热压结合处理后细菌细胞形状基本完好,但细胞膜出现轻微凹陷,说明细胞膜的弹性发生破坏,但是细胞膜能抵抗大部分高压;细胞内部出现团状蛋白聚集和透电子区,说明热压结合处理导致了细胞形态和结构改变,细胞内部蛋白发生变性。热压结合处理不能完全杀死所有绿色魏斯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但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其数量、延缓残存细菌的生长。2.热压结合处理对两种耐压菌的生物学变化研究本章旨在研究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胞膜通透性、核酸和蛋白结构的影响。本次试验中,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技术来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通过测定核酸蛋白质流失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来分析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使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分析蛋白和核酸的变性情况。结果表明,热压结合处理可以延缓两种耐压菌残存细菌的生长,使其进入亚致死状态,但在营养充分、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受损细胞会复苏,最终可恢复至正常状态。热压结合处理增大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外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显着增加(P<0.001),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出细胞外。热压结合处理对蛋白和核酸结构有影响,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也发生变化。热压结合处理后绿色魏斯菌细胞表面的多糖及蛋白结构和磷脂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表面的疏水性及渗透性发生变化,肠膜明串珠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蛋白质的变性。同时,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说明,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和核酸、蛋白质的变性和流失是热压结合处理致死耐压微生物的重要原因,其中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是主要原因。但是正是细胞膜的耐热耐压特性,使得热压结合处理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只能使其进入一种亚致死状态。热压结合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耐压菌的活性,但不能完全抑制其生长。

赵松松[7](2017)在《果蔬低温电磁处理的保鲜机理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果蔬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种类之一,其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水平。由于果蔬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且高含水率,极易腐烂变质,为此研发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进一步延长果蔬货架期、提高保鲜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试验论证的研究方法,探索果蔬温度场及电磁场双重作用下的耦合效应,从果蔬的热质传递、冷害(冻害)分析及理化指标综合评价等角度出发,开展果蔬低温电磁处理的保鲜机理研究,为获取果蔬最佳处理工艺奠定了理论及试验基础。1、基于电磁场热效应及生物磁效应,对电磁场影响果蔬冷却传热过程的比热、对流换热系数、内热源以及贮藏期间果蔬组织质扩散系数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COMSOL仿真系统,建立了圆柱状和球状果蔬的低温电磁传热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得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40Gs的匀强恒定磁场对于提高黄瓜和圣女果的冷却速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构建了以西门子PLC为控制单元的果蔬低温电磁水浴预处理试验台及冷冻冷藏实验系统,实验证实了该系统可满足工艺及精度要求,为开展电磁处理影响果蔬传热传质及冷害(冻害)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3、以果蔬冷激与热激理论为基础,开展了温度突变处理研究,并对温度突变的方向影响保鲜品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温度突变处理(CHT)可以综合冷激与热激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黄瓜保鲜品质,而先热激后冷激的连续处理(HCT)可能造成了热应力损伤,不利于保鲜品质的提高。4、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果蔬低温电磁水浴预处理工艺研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试验方案,以果蔬的代表性感官及理化指标为响应值,建立响应曲面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判对果蔬电磁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2℃的冷水在70Gs的恒定磁场作用下处理40min对于提高果蔬的保鲜品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5、基于低频交变磁场的生物效应及微弱热效应,开展了果蔬贮藏期间连续与间歇交变磁场(20Gs,60Hz)处理影响冷害与冻害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交变磁场处理形成的持续热效应相比间歇电磁处理对于抑制香蕉冷害效果更明显;适宜的交变磁场处理可增加葡萄组织液的过冷度,降低相变潜热,有利于降低冰温贮藏下葡萄的冻害几率。

豁银强,汤尚文,于博,刘传菊[8](2017)在《微波的杀虫灭菌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微波加工因具有安全、高效、清洁无污染,并能较好保留产品品质等特点而在食品加工保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对微波杀虫灭菌的基本机制及工业部门使用的微波系统和装备进行了评述,综述微波在食品杀虫杀菌中的研究进展,讨论其存在的优势与缺点,并指出微波防疫杀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马梦晴,高海生[9](2015)在《食品杀菌与无菌包装新技术综述》文中认为从远红外线加热和杀菌技术,超高温杀菌技术,欧姆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等方面对食品杀菌的新技术进行了论述,对无菌包装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李玉龙[10](2014)在《脉冲电场灭菌用高压方波脉冲电源的研制》文中提出脉冲电场灭菌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力杀菌技术,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的营养物质及其风味,且兼具灭菌时间短、灭菌能耗低等优点。目前为止,国内脉冲电场灭菌所使用的电源大多是输出指数衰减波。研究表明,指数衰减波的灭菌效率低于方波的灭菌效率。因此使用高压方波脉冲电源进行脉冲电场灭菌成为该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施加脉冲电场时,由于所处理的液体食品均为高导电性,因此在处理室内易发生异常击穿,异常击穿影响脉冲电源的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方波脉冲电源电路,该电路从原理上避免了异常击穿对电源和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ORCAD仿真表明该电路可以输出满足脉冲电场灭菌用的电压幅值和波形。改变电路参数,可以调节电压幅值及波形的方波程度。根据脉冲电源的仿真参数,对主电路中的主要元件的参数和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加工制作。本文采用串联IGBT作为脉冲电源的开关,为达到控制信号同步输入,提出使用单个IGBT、罗氏线圈及波形整形电路产生串联IGBT的控制信号,并对IGBT的控制信号产生方式进行了仿真,仿真表明该电路可以产生合格的控制信号。针对串联IGBT存在的器件均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CD电路的均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均压效果。充满液体食品的处理室是新型高压方波脉冲电源的关键器件之一,其等效参数影响到输出方波的幅值。针对高导电性液体的等效阻抗不易测量这一情况,本文采用方波脉冲法测量了液体在处理室内的等效阻抗参数,根据方波脉冲法设计了三种测量方案,经过对比选择了一种方案进行测量。经过测量,分别得到了自来水、橙汁、啤酒和牛奶在处理室内的等效阻抗。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压力对脉冲电场灭菌效果和液体食品击穿场强的影响,针对现有实验系统所存在的压力不稳、流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改进后实验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内压力稳定,该系统可以在不同压力下进行灭菌。

二、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热杀菌技术概述
    1.1 非热杀菌技术定义
    1.2 非热杀菌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 非热杀菌技术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2.1 力学类非热杀菌技术
    2.2 电学类非热杀菌技术
    2.3 磁学类非热杀菌技术
    2.4 射线类非热杀菌技术
3 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
    3.1 非热杀菌技术在鲜肉中的应用
    3.2 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4 结语

(2)低温等离子体在食品中杀灭微生物与降解真菌毒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等离子体简介
    1.1 等离子体的产生及分类
    1.2 等离子体源
2 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杀灭机制
3 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3.1 新鲜农产品
    3.2 液体食品
    3.3 肉及肉制品
4 等离子体降解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4.1 真菌毒素的传统降解方式
    4.2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真菌毒素
        4.2.1 等离子体降解真菌毒素效果及影响因素
        4.2.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产品品质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5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前景展望
6 结论

(3)零添加酱油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酱油的概述
        1.1.1 酱油的营养及分类
        1.1.2 酱油发酵工艺
    1.2 酱油酿造微生物
        1.2.1 米曲霉
        1.2.2 酵母菌
        1.2.3 乳酸菌
    1.3 酱油酿造风味物质
        1.3.1 醇类
        1.3.2 酯类
        1.3.3 酮类
        1.3.4 醛类
        1.3.5 酸类
        1.3.6 酚类
        1.3.7 其它类
    1.4 酱油灭菌技术
        1.4.1 传统杀菌技术
        1.4.2 新型杀菌技术
    1.5 零添加酱油
        1.5.1 零添加酱油的发展现状
        1.5.2 零添加酱油存在的问题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与菌种
        2.1.2 试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培养基与溶液
    2.2 试验方法
        2.2.1 制曲工艺
        2.2.2 发酵工艺
        2.2.3 种曲孢子数的测定
        2.2.4 大曲酶活力的测定
        2.2.5 酱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跟踪测定
        2.2.6 酱油成品指标的测定
        2.2.7 零添加酱油灭菌工艺的研究
        2.2.8 零添加酱油品质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种曲孢子数的测定
    3.2 大曲酶活力的测定
        3.2.1 蛋白酶活力
        3.2.2 糖化酶活力
        3.2.3 淀粉酶活力
        3.2.4 纤维素酶活力
        3.2.5 果胶酶活力
        3.2.6 亮氨酸氨肽酶活力
        3.2.7 植酸酶活力
    3.3 酱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跟踪测定
        3.3.1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3.3.2 全氮的测定
        3.3.3 还原糖的测定
        3.3.4 酵母数的测定
    3.4 酱油成品指标的测定
        3.4.1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测定
        3.4.2 铵盐的测定
        3.4.3 颜色指数的测定
        3.4.4 氨基酸态氮生成率的测定
        3.4.5 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
        3.4.6 后续试验酱油的确定
    3.5 零添加酱油灭菌工艺的研究
        3.5.1 超声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5.2 蒸汽灭菌温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5.3 蒸汽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5.4 正交试验
        3.5.5 验证试验
        3.5.6 零添加酱油货架期预测试验
        3.5.7 零添加酱油在不同贮藏环境中色泽变化情况
    3.6 零添加酱油品质评价
        3.6.1 零添加酱油卫生指标
        3.6.2 零添加酱油颜色测定
        3.6.3 零添加酱油风味物质测定
        3.6.4 零添加酱油有机酸测定
        3.6.5 零添加酱油氨基酸测定
        3.6.6 零添加酱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比较
        3.6.7 零添加酱油理化指标的比较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创新点
    4.3 论文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 附录

(4)微生物热致死性能测试系统及射频灭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灭菌动力学
        1.2.1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
        1.2.2 微生物热致死试验方法
        1.2.3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模型
        1.2.4 食品品质动力学
    1.3 射频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理论
        1.3.1 射频波热效应理论
        1.3.2 射频波的非热效应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灭菌动力学研究方法现状
        1.4.2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对比研究现状
    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论文的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生物热致死加热板系统的设计
    2.1 引言
    2.2 微生物热致死试验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2.3 微生物热致死加热板系统的加热硬件部分设计
        2.3.1 热源选用
        2.3.2 样品加热单元设计
        2.3.3 抽拉盒设计
        2.3.4 上、下加热板设计
        2.3.5 其他附件设计
        2.3.6 整机加工实体
    2.4 微生物热致死加热板控制系统设计
        2.4.1 加热板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2.4.2 加热板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4.3 加热板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
        2.4.4 加热板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2.5 微生物热致死加热板系统装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热板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设备
        3.2.2 模型的建立
        3.2.3 模型的应用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加热部件方案选择
        3.3.2 加热板参数优化设计
        3.3.3 升温过程评价
        3.3.4 样品温度均匀性评价
        3.3.5 真实加热条件下试验参数的辅助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热致死加热板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设备
        4.2.2 样品制备
        4.2.3 试验过程
        4.2.4 温度获取
        4.2.5 与水浴加热的对比试验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系统加热速率控制测试
        4.3.2 系统保温控制测试
        4.3.3 系统预热功能测试
        4.3.4 加热单元温度同步性测试
        4.3.5 样品温度均匀性评价
        4.3.6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4.3.7 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DT加热板的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0 材料与设备
        5.2.1 菌悬液制备
        5.2.2 样品制备和接菌
        5.2.3 热处理过程
        5.2.4 菌落计数
        5.2.5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模型
        5.2.6 等效灭菌时间和F值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加热板系统的试验表现
        5.3.2 大肠杆菌在土豆泥中的热致死动力学模型
        5.3.3 升温速率对大肠杆菌耐热性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TDT加热板系统的食品品质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仪器设备
        6.2.2 样品制备
        6.2.3 热处理过程
        6.2.4 土豆泥色泽参数的测定
        6.2.5 色泽动力学模型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升温速率对土豆泥色泽改变的影响
        6.3.2 土豆泥色泽动力学模型
        6.3.3 土豆泥色泽与微生物耐热性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射频波灭菌的非热效应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0 材料与设备
        7.2.1 菌悬液制备
        7.2.2 样品制备和接菌
        7.2.3 射频加热过程
        7.2.4 加热板系统加热过程
        7.2.5 菌落计数
        7.2.6 温度均匀性测试
        7.2.7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温度均匀性分析
        7.3.2 加热升温过程比较
        7.3.3 灭菌效果比较
        7.3.4 射频处理的非热效应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试验和检测设备
致谢
作者简介

(5)高压静电场(HVEF)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
2 肉类生物学特性与电磁生物学技术
3 高压静电场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4 展望

(6)热压结合处理对低温火腿耐压腐败菌的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文献综述
    1 低温肉制品
        1.1 低温肉制品的特点
        1.2 低温肉制品的发展现状
        1.3 低温肉制品中特定腐败微生物
        1.4 低温肉制品中特定腐败微生物产生的危害
        1.5 低温肉制品中特定腐败微生物的有效控制措施
    2 超高压技术
        2.1 超高压技术简介
        2.2 超高压技术的优缺点
        2.3 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
        2.4 超高压对肉品品质影响
        2.5 超高压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
    3 热压结合灭菌技术
        3.1 热压结合灭菌的定义
        3.2 热压结合灭菌的优点
        3.3 热压结合灭菌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热压结合处理对耐压腐败菌的杀菌效果和形态结构影响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菌悬液的制备
        1.3 热压结合处理
        1.4 微生物计数
        1.5 两种菌的标准曲线建立
        1.6 两种菌的生长曲线的测量
        1.7 扫描电镜对细胞形态的观察
        1.8 透射电镜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耐压腐败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2 热压结合处理后两种耐压菌的存活率
        2.3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2.4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 讨论
        3.1 热压结合处理后两种耐压菌的存活率
        3.2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3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热压结合处理对两种耐压菌的生物学变化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菌悬液的制备
        1.3 热压结合处理
        1.4 热压结合处理前后的生长曲线的测量
        1.5 流式细胞仪分析
        1.6 热压结合处理后细菌细胞内核酸物质泄漏量的测定
        1.7 热压结合处理对两种耐压菌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
        1.8 拉曼光谱检测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压结合处理对两种菌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2.2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胞生理状态的影响
        2.3 热压结合处理对胞内核酸、蛋白质泄漏量的影响
        2.4 热压结合处理前后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变化
        2.5 热压结合处理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
    3 讨论
        3.1 热压结合处理对两种菌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3.2 热压结合处理对细胞生理状态的影响
        3.3 热压结合处理对胞内核酸、蛋白质泄漏量的影响
        3.4 热压结合处理前后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变化
        3.5 热压结合处理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致谢

(7)果蔬低温电磁处理的保鲜机理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食品电磁加工处理的研究进展
        1.2.1 电磁生物效应机理性研究
        1.2.2 电磁作用影响水理化性质研究
        1.2.3 电磁作用影响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1.2.4 电磁处理影响食品冻结机理研究
        1.2.5 食品电磁加工应用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试验手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果蔬低温电磁处理的传热传质特性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果蔬低温电磁处理传热机理研究
        2.2.1 果蔬热物性参数
        2.2.2 传热过程的无因次准则数
    2.3 不同类型果蔬低温电磁处理传热模型
        2.3.1 传热模型假设
        2.3.2 柱状果蔬分层物理模型
        2.3.3 柱状果蔬数学传热模型
        2.3.4 球状果蔬分层物理模型
        2.3.5 球状果蔬数学传热模型
        2.3.6 模型参数确定
    2.4 构建果蔬分层传热仿真模型
        2.4.1 数值仿真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2.4.2 模型精度验证试验
        2.4.3 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及分析
    2.5 果蔬贮藏期间的传质机理分析
        2.5.1 果蔬传质物性参数及准则数
        2.5.2 果蔬分层传质数学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果蔬低温电磁预处理及冷藏保鲜试验系统
    3.1 引言
    3.2 果蔬低温电磁预处理试验台
        3.2.1 电磁建模及理论分析
        3.2.2 电磁场恒温水浴预处理实验台
        3.2.3 电磁场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3 实验用冷冻冷藏系统
        3.3.1 系统基本构成
        3.3.2 控制策略及理论分析
        3.3.3 实验系统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突变预处理及其方向性对果蔬保鲜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及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2.3 指标测定方法及设备
    4.3 预处理过程果蔬组织传热性能分析
    4.4 贮藏期间果蔬感官品质评价及分析
        4.4.1 失重率
        4.4.2 腐烂率
        4.4.3 色差
        4.4.4 呼吸强度
        4.4.5 硬度及脆性
    4.5 贮藏期间果蔬理化指标评价及分析
        4.5.1 CAT、POD和 SOD活性
        4.5.2 酶活性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果蔬电磁场水浴冷激处理工艺优化及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响应曲面法理论及应用研究
        5.2.1 响应曲面法理论基础
        5.2.2 响应曲面法的应用研究
    5.3 CCD方案设计
    5.4 结果及分析
        5.4.1 回归模型ANOVA分析
        5.4.2 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
        5.4.3 指标综合优化
    5.5 黄瓜低温电磁保鲜实验研究
        5.5.1 材料及测试方法
        5.5.2 测试指标及设备
        5.5.3 贮藏品质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变磁场抑制果蔬冷害及冻害机理及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及方法
        6.2.1 冷害试验材料及方法
        6.2.2 冻害试验材料及方法
    6.3 测试指标及设备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1 香蕉冷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2 葡萄冻害试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微波的杀虫灭菌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杀虫灭菌的机制
    1.1 微波的热效应
    1.2 微波的非热效应
2 微波加热的优缺点
3 微波加工体系与设备
4 影响微波杀虫灭菌效果的因素
5 微波技术在食品杀虫灭菌中的应用
6 前景与展望

(9)食品杀菌与无菌包装新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杀菌新技术
    1. 1远红外线加热和杀菌技术
    1. 2超高温杀菌技术
    1. 3欧姆杀菌技术
    1. 4超高压杀菌技术
2无菌包装技术
3结论与讨论

(10)脉冲电场灭菌用高压方波脉冲电源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脉冲电场灭菌用高压脉冲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指数衰减波高压脉冲电源
        1.2.2 方波高压脉冲电源
    1.3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高压方波脉冲电源设计
    2.1 高压方波脉冲电源主电路设计
        2.1.1 传统高压脉冲电源原理
        2.1.2 新型高压脉冲方波电源设计
    2.2 高压方波脉冲电源主电路仿真
        2.2.1 脉冲方波电源主电路原理仿真
        2.2.2 元件参数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2.3 开关驱动与控制电路
        2.3.1 开关的实现方案
        2.3.2 开关驱动控制电路的仿真分析
    2.4 均压电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体等效阻抗测量
    3.1 等效阻抗的方波脉冲法原理
    3.2 等效阻抗测量电路方案设计
    3.3 处理室等效阻抗理论值
    3.4 不同液体等效阻抗测量
        3.4.1 自来水等效阻抗测量
        3.4.2 橙汁等效阻抗测量
        3.4.3 啤酒等效阻抗测量
        3.4.4 牛奶等效阻抗测量
    3.5 双电层现象及实验验证
    3.6 小结
第4章 高压脉冲方波电源的制作
    4.1 限流电抗器
    4.2 补偿电容
    4.3 整流桥
    4.4 储能电感参数设计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压力脉冲电场灭菌实验系统
    5.1 压力对脉冲电场灭菌效果的影响
    5.2 压力对液体击穿场强的影响
    5.3 原有实验系统存在的问题
    5.4 实验系统的改进
    5.5 关键设备
        5.5.1 压力罐结构设计及尺寸参数计算
        5.5.2 螺杆泵
        5.5.3 流量计
    5.6 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悦,贺稚非,李洪军,李芳,张东. 肉类研究, 2020(10)
  • [2]低温等离子体在食品中杀灭微生物与降解真菌毒素研究进展[J]. 周煜,蔡瑞,岳田利,袁亚宏,王周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4)
  • [3]零添加酱油的研究与开发[D]. 高国欢.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微生物热致死性能测试系统及射频灭菌效应研究[D]. 寇小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5]高压静电场(HVEF)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贾红玲,周振勇,阿曼古丽·朱马汉,杨倩,刘庆. 草食家畜, 2019(02)
  • [6]热压结合处理对低温火腿耐压腐败菌的抑制机理研究[D]. 王佩言.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7]果蔬低温电磁处理的保鲜机理与试验研究[D]. 赵松松. 天津大学, 2017(01)
  • [8]微波的杀虫灭菌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保鲜中的应用[J]. 豁银强,汤尚文,于博,刘传菊.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08)
  • [9]食品杀菌与无菌包装新技术综述[J]. 马梦晴,高海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0]脉冲电场灭菌用高压方波脉冲电源的研制[D]. 李玉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电磁辐射灭菌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