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地位_道德素质论文

论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地位_道德素质论文

试论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中论文,德育论文,试论论文,地位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社会规范教育有其社会作用和个体作用。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强调社会规范教育是由德育和德育课程的本质决定的。建立以社会规范为核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可以使德育课程走出学科本位的局限,使德育课程体系具有贯通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教育 德育课程

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规范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拟对社会规范与社会规范教育的内涵、作用、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地位及建立以社会规范为核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社会规范和社会规范教育

(一)社会规范

规范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标准、准则或规则。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由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社会规范产生的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形成的社会规范也不同,因此社会规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提出的,广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人类生活活动的各种群体,既有家庭、村社等初级群体,也包括企业、学校、政党、政府部门等次级群体。社会规范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社会行为是指个人之间互有影响的行为,是有社会影响作用的个体行为。由于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个体社会行为的普遍性使社会规范具有了广泛性的特点。

社会规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成长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现代社会已形成了极其宠大的社会规范系统,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经济规范、社会生活规范、大型群体的社会规范和小型群体的社会规范、成文的和不成文的社会规范、传统规范和现实规范等等。例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当前社会的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公平竞争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范;法律、道德、守则、纪律等是成文的社会规范;而风俗、禁忌、习惯、礼节等是不成文的社会规范。那种把社会规范仅仅视为日常行为守则的观点,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显然是太狭窄了。

社会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社会角度看,规范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组成的,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着各种需要和追求,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中,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必然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为了协调这些关系,社会组织必须制定各种规范对个体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正如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所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从个体的角度看,社会规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个体社会行为选择和评价的依据;社会规范本身是一种行为标准,这标准应用于个体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就成为个体社会行为选择的依据;应用于个体社会行为之后,就成为个体社会行为的评价标准。它对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社会规范教育

社会规范教育指的是社会组织将其制定和有选择继承的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和规则进行社会传递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的内部需要和规范行为。社会规范教育对每一代人都是必需的,接受社会规范教育是使个体成为社会成员,步入社会生活的必经途径。社会规范与社会规范教育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规范教育却被忽视了。其原因是把规范教育同维护封建礼教和否定个性发展相混同。事实上,封建礼教只是封建社会规范教育的部分内容,否定旧礼教不等于取消规范教育。而社会规范教育是个体个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把个性发展与社会规范教育相对立是错误的。

社会规范教育有其重要的社会作用和个体作用。从社会作用上看,它是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秩序和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而这又取决于这一社会是否已建立起了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以及在社会规范教育基础上的人们对社会规范的学习接受程度。社会规范教育是社会规范从条文、规则变为良好社会秩序的中间环节,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态度和遵从意识是使社会运行井然有序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规范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将社会规范告之其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在接受并内化了规范之后,外化为规范行为。规范行为的增多使社会秩序好转,社会风气净化,人际关系融洽,社会不良现象减少,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得以提高。

从个体作用上看,社会规范教育是个体社会规范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它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保持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规范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素质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素养。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学者对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素质含义和分类。我们认为,所谓素质就是指人在自我调节系统方面的特性和性能。即人在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中个体调节自我与环境关系系统的特点和能力。众所周知,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生态系统中的其它部分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而为了实现这种平衡,人类个体必须具备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其中包括生理调节系统和心理调节系统。这两大系统的特性和性能如何便是我们所说的素质。生理调节系统的特性和性能构成人的身体素质,心理调节系统的特性和性能构成人的心理素质。心理调节系统又可细划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调节个体与社会及其它个体的相互关系,使之和睦融洽。科学文化素质调节个体与自然等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个体与人类得到生存和发展。

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接受社会规范教育、完成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社会规范的教育与学习,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便无从谈起。为了搞清这一问题,还需要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和本质上说起。

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总和构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品德。对于品德结构及其实质的研究,我国德育工作者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已发表了关于品德结构的多种假说,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说为我们理解品德结构及其实质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这一学说认为:品德结构说是一种行为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价值观要素(为什么要执行社会规范的认识);规范行为的驱动心理因素(包括对社会规范的各种必要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履行社会规范的需要、动机机制);规范行为的定向因素(对社会规范本身的各种认识);规范行为的执行因素(即动作经验)。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说用规范概念(即社会规范)代替道德概念,扩展了品德的范围。强调了品德结构的后天习得性和品德结构是以对思想道德观点的遵从态度为前提的。揭示了品德结构的本质是一种经验结构,深化了品德理论的研究。

思想道德素质(即品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它的形成便离不开社会规范教育和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在社会规范的教育和学习中,个体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形成执行社会规范的必要性认识,产生履行社会规范的需要和动机,获得与社会规范相关的情绪体验和动作经验,最终形成个体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说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规范的教育和学习过程。离开了社会规范的教育和学习,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便无从谈起。

其次,社会规范教育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及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青少年社会化是指他们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其实质是使他们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具备社会特性,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化的过程既是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的本质特征的过程。青少年阶段正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社会化包括个性的发展、传递社会文化和社会角色的获得三个基本方面,而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规范教育。个性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性格,个性的发展离不开性格的发展。性格又与品德紧密相连,品德是某种思想和道德行为在性格中的固定化,不能离开品德谈性格。良好品德的产生和形成又离不开社会规范教育,青少年是在社会规范教育的环境中形成其品德、性格和个性的。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规范,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就是传递社会规范,而社会规范教育是完成社会文化传递的基本形式。社会角色的获得也离不开社会规范教育,因为社会角色就是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行为模式。而特定权利、义务关系和行为模式的获得同样需要社会规范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增强而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实质已有很多研究。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实质是高度的社会适应性,而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根本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因为人的生命过程是有机体与环境保持统一的过程,身体健康是有机体与自然环境保持统一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是有机体与社会环境保持统一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离不开社会规范教育。在社会规范教育的过程中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掌握在社会中生活的基本规则。在教育中拉近了青少年与社会的距离,使他们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提高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社会规范教育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总之,社会规范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规范教育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而且反映了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要求。社会规范教育不仅具有约束功能,而且具有发展功能。

二、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有地位

由于对社会规范本身的狭隘理解和对主张社会规范教育怕引起人们误解的忧虑,使人们在坚持和发展社会规范教育的问题上还显得十分犹豫,呼声还不够高。作为德育学科独立教育内容的提出还不够明确,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有地位还有待确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德育、德育课程及其本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确立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有位置。

(一)德育及其实质

什么是德育,教育家们曾下过多种定义。有人认为: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也有人认为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②]。还有人认为: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③]。上述表述虽各不相同,但在揭示德育的涵义上都包含了下列内容:德育是一种育人活动、是一个过程;德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社会思想和道德的内化。这三层内容从德育的活动性质、德育的目的和实现途径上界定了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改变。如何理解这一实质,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德育是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改变,而不是个体对社会的塑造和改变。个体是被塑造和改变的对象,塑造和改变的主体是社会,是按照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对个体进行塑造和改变的。当然社会也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对个体塑造和改变的实施也是通过具体人完成的,但这些具体人是代表社会、国家利益和意志的个人。同时作为被塑造和改变的个人依然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其二,社会运用德育对个体进行塑造和改变正说明社会对个体的依赖关系,个体组成社会,个体影响社会。因此社会承担起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职责。其三,个体是可以被塑造和改变的。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改变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可能性的存在可以被看作德育之所以能够进行的内在原因。

从对德育实质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德育中的本质关系,是贯穿始终的关系。德育所要解决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德育问题无不涉及社会与个体的关系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协作与竞争、奉献与索取等等)是德育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

社会规范教育是青少年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与自我、社会和其它个体的关系以及学会妥善处理社会与个体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强调社会规范教育正是体现了德育及其本质的要求。

(二)社会规范教育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核心

德育课程也称德育学科,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各种专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总和。例如我国目前开设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人生哲理课等等。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担负着系统地、集中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的任务。

德育课程不同于智育类课程,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展现出三大特征:

第一,德育课程起源于人类在社会中生活的根本需要。如果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话,课程便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而德育课程则起源于人类在社会中生活的根本需要。人类在共同生存和劳动中由个体结合成群体,形成人类社会,开始了社会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与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物质生活主要是从自然界提供的或经人类劳动生产出的物质产品中去获取能量、营养和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以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而社会生活则是去选择、创造和适应有利于人类及个体发展的人文环境,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物质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是人类的两大根本需要,而从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上分析,人的社会需要是反映人本质属性的需要。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就有了了解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学习社会规范和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中保持自我正常心理状态与健康的需要等等。德育课程正是起源于人类的这一根本需要而产生和设置的。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德育课程是以统治阶级意志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课程。学校教育产生于已经出现阶级对立的奴隶社会,阶级统治、阶级对立的烙印就深深地打在学校教育的各构成要素上。时至今日,人类还没有走出阶级社会的范围,阶级这一重要的社会存在就必然对教育产生影响。尤其是以传授社会生活经验为主的德育课程,其教育目标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需要,其教学内容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以统治阶级意识为核心就成为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之一。

第三,以促进人类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为目的。人的社会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人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性、政治特性、道德特性等等。狭义的社会性指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个体参与一定社会活动的能力和品德,它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标志。人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人的能力和品德的发展。德育课程将前人在社会生活中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教给学生,使学生形成在社会中生活的能力和品德,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这一点也是德育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区别点。

在阶级社会中,德育课程的实质是以学科课程的形式体现国家意志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解决个体与社会矛盾的工具。德育课程是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利益,以其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作用为基点而选择设置的。从德育课程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国家的性质决定德育课程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发生变化,德育课程的性质也必定发生变化。德育课程体现国家意志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德育课程又必须以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它是解决个体与社会矛盾的工具。这里的矛盾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即事物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德育课程解决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有着极其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使青少年形成对个体与社会的认识;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学习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方法等等。

社会规范教育正是教会青少年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使自己和他人、社会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它是青少年学习解决个体与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社会规范教育满足了德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它应当也必然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核心,这并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德育、德育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以社会规范为核心构建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走出学科本位的局限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德育课程的改革都没有走出学科本位的范围,课程内容以科学体系为依据,以学生所能接受的语言和事例编写成教材。虽经过几代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但教学内容难于吸引学生。既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也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而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也被国外许多教育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德育课程如何走出学科本位的局限,又不重蹈别人的覆辙,我们的回答是建立以社会规范教育为核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以个体与社会这一对基本矛盾作为本位构建这一课程体系。这样既可以走出学科本位的局限,也可以避免进入学生本位和问题本位的误区。

(二)使德育课程具有贯通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围绕社会规范教育构建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可以使德育课程具有贯通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贯通就是以社会规范教育为主线,编制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把中小学生应当了解和掌握的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社会生活规范、经济规范和政治规范等等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地加以编排。由此,中小学德育课程不再出现不同学段相互脱节的学习内容,而紧紧围绕社会规范教育这一红线使德育课程成为一个整体。德育课程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是我们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课程的稳定性差影响德育经验的积累,最终影响德育的效果。德育课程缺乏开放性又使其难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以社会规范教育为核心构建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正是解决德育课程稳定性和开放性的一把钥匙。正如前文所述,社会规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并具有社会历史性,选择其中的一些规范构建中小学德育课程,当一些具体规范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做删除或增添的局部调整,并不影响规范教育整体的进行,这样德育课程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就得到了保证。课程体系的贯通性、稳定性和开放性是现代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效果得到稳步提高的基础和保证。

注释:

①胡守棻:《德育原理》,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②顾明远主编:《德育大辞典》(第1卷),9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③胡厚福:《现代教育论》,4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标签:;  ;  ;  ;  ;  ;  ;  ;  

论社会规范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地位_道德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