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态文献整理与价值利用研究-黔中腹地普定县案例分析论文

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态文献整理与价值利用研究-黔中腹地普定县案例分析论文

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态文献整理 与价值利用研究
——黔中腹地普定县案例分析

张 燕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在多民族聚居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保留着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生成和利用的原始记录,这些原始记录是少数民族延续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献价值也是金山银山。地方性生态文献传统知识系统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物种、作物栽培、生活习俗、传统技艺、民间文艺等,可以说,这是历史长河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联的经验总结。整理和利用这些传统知识地方性文献,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黔中腹地普定县位于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苗族、布依族等与生态相关的传统知识丰富,普定县生态文献的整理为我们探讨地方性生态文献的整理与价值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民族聚居;生态文献;文献整理;文献利用

一、多民族聚居区与生态相关的地方性文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之外,现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17个世居少数民族。[1]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在贵州分布较为集中。全省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8.2%,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2]贵州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使贵州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多民族分布的局面。

普定是黔中腹地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贵州从滇东高原到湘西丘陵,正处于一个大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普定县正处于黔中腹地的大平台中间,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北面为长江水系,南面为珠江水系。[3]普定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相对湿度在80%左右,辐射能量低,年平均日照时数1164.9小时,无霜期301天。[4]境内适宜的温度、光照等优越条件,形成了普定县境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对的是文化多样性,普定县内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白族等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发展、创新,有选择性地接受,有针对性地改造,出现了多元性的“文化融合”,同时,他们以各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中包括动物、植物、森林、土地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大量丰富珍贵的生态环境知识,并以地方性文献的形式保留和记录下来。

地方性文献是传统知识宝库的窗口,其中包含许多反映区域内生态文明进程的知识记录,地方性生态环境知识的形成与依赖环境生存的世居民族有密切关系,是世居民族世世代代在环境资源的利用中,传承、创新、发展影响人与环境能量交换过程中的知识沉淀,包含环境气象知识、土壤知识、水利知识、动植物知识、食物链知识、传统医药、文学艺术、风俗信仰、工艺技术、建筑知识等等。世居民族对这些地方性生态环境知识开展利用与发展,与之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明画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人格修养。一是加强廉政建设。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时时表现出公平公正,事事表现出讲道理、讲正气。管理者只有廉洁自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二是必须自觉破除官本位思想,克服官僚主义陋习,真正做到从思想上敬重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始终保持公仆本色,真正做到热爱群众、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树立“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单一的、教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把重视情感待遇的理念植入脑海。

在普定县档案馆里,大批与民族生态环境相关的地方性文献以档案形式保存。从时间上看,是一段跨越了从民国年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生态记忆;从来源上看,主要来自农、林、水利、民政等领域;从类型上来看,主要为汇报、报告、呈、训令、通令、知照、布告、函、指示、规定、规划、计划、工作总结、通知、请示、批复、纪要、提案、纲要、办法、调查表及意见书等;从内容上看,涉及到普定县生态变迁的方方面面,包括普定洪涝、冰雹、暴风等灾害情况,防汛抗旱、灾后生态修复、春荒育林、冬耕生产、兴修农田水利、兴建水库、水土保持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林业规划、禁止砍伐、禁止烧荒垦荒、育苗栽种、造林造产、病虫灾后的治理以及政府生态恢复的补救措施等内容,这批地方性生态文献体系完整,内容丰富。

二、 多民族聚居区地方性生态文献研究价值

对本地传统产业,不要只看到市场价格低赚不到钱没有过开发价值的一面,更要看到当前的生产方式落后、工效低、消耗大、技术水平低、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分工合作、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赢利潜力很大,且创业和就业前景很好的一面.其实,只要传统产业内部各环节建立起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农业的产业化改造就有了起步,产品在市场上就有了竞争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的机会就会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华堂村各项传统产业的许多环节都可实行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来提高工效,降低消耗,提升技术水平,如:

生态文献是地方性文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方性生态文献中挖掘出各种资源,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调整生态思维,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政策,重筑生态价值。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之生态环境脆弱,普定不仅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贵州冰雹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再加上当地容易发生春旱、倒春寒等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及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灾害性天气,脆弱的普定可谓十年九灾,如1960年普定生态灾害问题,除了民族口述史的记忆,在档案文献里面得到了真实的印证。

1960年,春旱,入春以来,持续旱情180余天,夏收作物枯黄,干死,秧田不足,苞谷、花生补种了几次,均未出齐,全县改种9000多亩,直到5月19日才降大雨,由于活路拥挤,劳力忙不过来,约有2000余亩未种上秋收作物,旱情露头,县委提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战胜旱灾,夺取丰收的号召,机关干部职工,半天抗旱,半天工作,共组织专业抗旱人员30162人,投入抗旱工具32400余件,抢救稻田111640亩,苞谷栽种45900亩,补种杂粮14600亩,基本上实现了满栽满播。全年全县自然灾害有水、旱、雹、虫,受灾作物面枳约10万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3%左右。其中,毁坏田土27661亩,倒塌房屋124间,伤亡3人,损失牲畜3头,农村缺粮712.5万公斤,群众生活低标准,瓜菜代粮渡荒……(资料来源:普定县档案馆)。

在学术界,相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人文社科领域对一个地区开展自然生态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的研究显得得相对薄弱。以历史性、发展性、整体性视角反观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与整体面貌,从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中刺激生态觉醒,以触动灵魂的惨痛经历警醒人们拒绝破坏性发展,重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与必须性。记住历史的伤疤,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也更加坚定了普定要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决心。

三、 普定县地方性生态文献分析、选取与整理

地方性文献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文化遗产,普定县地方性生态文献是普定人民生态智慧的结晶, 是研究了解普定地区生态发展轨迹和规律的珍贵史料。宏观视野里,地方性文献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文化缩影,微观视野里的地方性文献可呈现更为丰富的文化独特性。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其给气象档案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怎样利用大数据进行档案的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其利用、服务和开发等。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大数据环境气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品牌要明确产品调整定位,抓住细分市场致力开发细分功能产品,向高端市场布局,找到适合品牌自己的营销手段,邀请符合品牌自身形象的明星或者KOL来进行带货,同时扩大CS、专柜渠道,在线下打造知名度,进行电视、广告植入,注重消费者的教育,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要注重当下新生代的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他们对品牌质量要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时尚、新奇、有意义。

1. 地方性文献的特点

我们通过查阅、分析一个个全宗,依据文献内容是否反映普定当地生态环境状况,是否与普定生态环境变迁有直接关联或重要间接关联的标准,筛选、复制出3000余件档案文献作为最终研究样本。

2. 样本选择

纵观普定生态档案的内容,在普定生态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为了谋求生存与富足,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与改造自然环境,大规模砍伐树木、垦殖农田、开山采矿,在社会物质形态相对充足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土地流失、洪水泛滥、石漠化加剧、水源短缺、生物资源锐减,日益严峻的形势迫使人们在生态危机中反思自身的行为,重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人类非理性破坏行为作出的理性选择。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设施留不住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普定人吃水全靠“望天井”;随后几十年,普定县党委、政府带领民众建堰筑坝,大力修建水库、山塘、水窖、水池,实施一系列微型水利工程,有效解决无水源条件且居住分散地区的人畜饮水。为解决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问题,1983年,普定县对蒙铺河及其周边地区128平方公里进行了规划和全方位综合治理,总结出“人口—粮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在贵州乃至全国推广。

地方性文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所述事实的真实性,地方性文献多为有记录性质的档案,由包含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各种材料通过价值评判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成为存载历史本真面貌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忆保留完整;二是地方性文献内容大多是人与环境各个层面信息的叠加,来源多由官方、半官方、非官方机构以及个人、家庭和家族形成,可以很容易把人与地方环境丰富的活动记录多角度呈现;三是地方性文献作为原始记录,内容是对历史事件与场景的回顾,尤其是在档案保护工作下呈现的事件发展脉络可连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件发生、发展的全部或阶段性过程, 始终保持对事实发展的判断。

对丰富的地方性生态文献进行系统保存与研究,有助于找寻与继承生态保护意识之“根”,溯生态文明之源,建生态文化自觉,把握生态文明的规律,走可持续生态文明道路。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生活在特定文化氛围和历史圈子的人应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对其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5]只有加强对文化的深入研究,深刻理解,深刻反思,才会在觉醒中重新规划,实现修正。

3. 文献整理

把握分类原则对3000余件样本文献进行区别分类——登记录入——修正校正——逐级编号,使样本呈现结构性。

分类原则。整个样本时间跨度大、来源广、内容多,成分之间关系具有多维特点。所以在对样本进行分类时,一定要把握系统性、逻辑性与一致性原则。分类工作以研究目的为中心,围绕研究目的设定对样本的分类准则,没有固定模式遵循,但分类结果要有较强的系统性,类目之间逻辑关系清楚,遵循前后一致的分类标准。

人像蚕一样拼命织关系的网,但织成之后,却又千方百计逃之夭夭。范坚强给了一杭一个逃离的机会,可以放下一切,每日枕着书香入眠。一杭成为这间石屋实质上的主人以后,范坚强给他送来了书,让他在漫长的白天与黑夜,不至于孤独。但单纯的生活结束了,石屋的门终于打开来。

研究样本显示,普定县这一段生态变迁是从清代后期开始,历经民国年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于不同时间段档案在来源、内容及数量上的差别,我们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样本文献直接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档案两大类。解放以前作为一个独立部分,以民国年间内容为主,称为“民国档案”,便于以下编号,由于档案数量相对较少,不建立下一级分类,仅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而解放后档案部分先根据档案来源分为农、林、水利、民政四大类,再对每一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新的系统。

文献登记。由于很多档案是手写稿不便于识认,很多档案因年久失修变得字迹模糊,为便于研究,需要将每一份档案文献按照已初步形成的系统进行内容登记。

在翻看农业档案中,笔者总结出两方面原因造成普定农业发展之路崎岖不平。一方面,自然禀赋差。普定地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区,地质生态退化,石质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大量土地严重丧失农业利用的价值;严重的冰雹灾害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农业设施,威胁民众安全;气候变化和降雨量不足引起小旱、中旱不断,大旱、特大旱也很常见,导致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晚播晚发,农作物生长发育后延、脆弱,长期干旱造成农作物植株小,产量少,还严重影响水库、水田蓄水;频发“倒春寒”,导致大量农作物烂种,已出土的幼苗被冻死;另一方面,过度开发与改造自然环境。由于自然禀赋较差,人们穷则思变、急于求成,自然与发展之间难以协调。不合理垦植,不合理耕作,不合理灌溉,毁林场开垦,毁草场开垦,填河池开垦,虽土地暂时增加,但造成大环境水土流失;开山炸石,取土挖矿,使植被受到大面积破坏,地表裸露,蓄水保土能力降低,整体生态系统功能削弱,植物存活率锐减,作物生产力丧失。

录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内容原样录入;二为内容主要信息摘录。对内容原样录入要严格忠实原文,还原档案原始信息,记录历史事件真相;对内容进行信息摘录,是在忠实原始档案真实意思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内容信息进行提取,概括性录入。

文字修正与校正。对于书写习惯或因书写者文化水平不高造成的档案信息语法错误、语句不通的情况,为尊重原件,我们选择完全保持原貌,不加改动;对于原文中有明显不符合现代书写规范的错字别字,若影响整体理解,在原文后用“()”进行修正;对缺漏严重、无法辨识的文字,一律用“□”代替;为了便于阅读理解,在严格遵照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档案文献内容进行正确断句。

编号说明。每一份档案均有独立的编号,形式上由字母、数字、连接符三部分组成。字母表示该份档案的类型。民国档案用“mg”表示、农业用“ny”表示、林业用“ly”表示、水利用“shl”表示、民政用“mzh”表示;数字依次表示该份档案的年份与排序。如“mg-32-021”,即表示民国档案中民国三十二年第21份档案文件;“ly-75-007”,即表示林业档案1975年第7份档案文件;“mg-32-018-1”、“mg-32-018-2”,即民国档案中民国三十二年第18份档案文件的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

档案分析。真实记录历史的印记是档案工作的宗旨,对案卷里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是对档案价值的提升。在经过对这批档案一系列的基础处理后,我们需要从一个个专门角度去深入了解普定生态变化的原因、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情况,以期总结普定生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4. 普定历史生态变迁的生态反思

生态文化,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转变中形成的文化。[6]地方性生态文化,来自区域性发展过程中,人们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痕迹,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得以记录、传承。在普定县档案馆就有非常多普定地区与生态发展相关的档案文献。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清代后期以来大约就有万余件。

医护人员根据荨麻疹患者发病机理不同,可以分不同的护理措施。风寒型荨麻疹患者宜采用有规律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进行临床护理,再配以姜汤等祛湿祛风寒。

上世纪四十年代,村民从偷伐到一度明目张胆乱砍乱伐森林树木,以之换取钱财;1958年,为大炼钢铁,疯狂砍伐,成片树林几乎被砍光,大量木材被运去炼钢等;1985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198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通知》,普定县森林覆盖率7.4%;2000年,普定县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2001年发布《关于成立普定县林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通知》;2004年编制《普定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规划》;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35.6%。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42.8%,自然环境极大改善。

由于样本的来源基础是规范性很强的档案文献,在选取样本的过程掌握档案分类原则和存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选取样本时制定方案、理清线索、开展检索。普定县档案馆的档案,大多是按照档案形成的社会组织来分类的,有来自国家机构的档案、党派团体的档案、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宗族档案等,到馆后,再按照档案的时间、内容、形式等特征,有层次成体系地保存。一个独立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全宗。

手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晕迷分值、血肿水平、FIM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晕迷分值、血肿水平、FI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翻开民政档案,最多见的还是人们在恶劣生态环境下求生存的印记,从抢险救灾、扶贫济困的角度感受普定受灾史的沉痛。如1937年(民国26年)元月至4月20日,雨泽不降,久旱成灾,县长赵家焯于4月12日,16日分别向省政府和省县救会极告:“春旱……,春耕未,烈日益骄,饮科涸竭,民食益欠,近更粮价飞涨,往日为首,富者盖藏垂空,贫者频乎庚癸,似此茺象,言无所容,去岁即已一度旱灾收仅达四成,今小春又复。绝少希望,迭见苦旱,情奇灾重,如不设法救济,行见饿莩,载送隐患”。第二行政督察专员章文达代电:“以天旱成灾,饬查禁酿酒,传令各区区长,严行禁止,并布告县属人民,以期禁绝而维民食”(资料来源:普定县档案馆)。从人们无助面对旱灾、水灾、冰雹的交替发生,到政府带领大家一步步反省自身、科学应对。1986年,成立了“贵州省普定岩溶研究综合试验站”,从事水文、水化学的日常监测。1997年,普定磨香河流域启动生态治理,允许农民以土地资本量化入股,成立“土地持股会”,实现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创新。2009年,梭筛村自发成立坡耕地治理项目理事会,农民加入集雨道路修建队伍。2010年,普定县夜郎湖捕捞协会,具体负责维护夜郎湖湖区正常的捕捞秩序。

加的夫语法认为,主要动词在小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一个小句要表达的过程需要通过小句中的主要动词(Main Verb)来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让”字共有5个含义,其中有4个动词含义和1个介词含义。这4个动词含义可以表示“谦让”、“出让”等等,可以作为小句的主要动词。因此,在现代汉语“让”字句中,“让”字的用法之一是用作小句的主要动词。此外,“让”字后面还可以连接补语成分形成“动补结构”,例如例句(1)“机动车礼让行人”。

四、普定资料梳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们将各社会因素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作为统一有机整体纳入观察范围,不仅考察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且特别关注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对地方性生态文献的分析,在一段生态历史记忆里审视自身活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化伦理形态,在这些记忆里提取生态建设的智慧。

首先,文献史料重塑生态语境话语系统。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在真实的史料文献中,重新叙述和审视区域性文明的变迁,重新还原和记忆历史的真相,重新解读和推动新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语境是一个使命式的概念,是以人类对自身实践活动负面价值的深切反思和幡然醒悟为前提,它源于生态危机的逼近、生态修复的高涨和生态理论的深化。其中生态危机对人类高歌猛进的工具理性当头棒呵,生态修复对人类索取大自然的贪婪亮出红牌,而生态理论则强烈要求人类进行环境行为的集体反思。对地方性文献档案的开发利用,则是集体反思的另一种方式。

其次,文献史料开辟探索生态发展规律通道。通过重拾散落在文献档案中的生态历史记忆,重新还原普定生态破坏与修复过程,在这里挖掘生态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在现存的生态记忆里,我们忘不掉那一个个记忆的时间点。好似“生态1958”,认为在那个集体崇拜的年代,大跃进使得诸多森林消失。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以后,我们的生存家园对生态保护变得是如此的渴望。然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如果说普定是贵州生态的一个窗口,那么这个窗口只是一个透视,生态的破坏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加速的,人向自然要生产用地,向生产用地要生存物资,当人口不断扩大,当一定区域内生态承载量与人口数不平衡,协调打破的时候也就是生态破坏加剧的开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普定的森林覆盖率最低达到7.1%,后来随着燃料替代、建筑材料替代、农村城镇人口转移,普定生态文明建设才得以提速,普定生态文明建设才重新走上了一个台阶。

最后,生态文献史料铸造警醒人类理性发展“警示锥”。文献史料真实记录的重要生态事件,成为人类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生态产生懈怠时的有力警示,像是一根“锥”用力地扎向盲目发展时的人们,那些沉痛的历史事件就是这样的一根“锥”。生态文献史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了解分析人类活动与整体环境变迁的原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如今人类在利益驱使下的非理性行为,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生态政策与生态法规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激发人们参与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工作的积极性,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改变消费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7,8]

普定的生态文献仅仅只是各地区生态记忆的一个普通案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辅助基本的污染防治、生态恢复、生态治理,能够在历史中寻找和增加生态智慧,帮助人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地方性文献对生态文明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文光,朱映占,赵永忠.中国西南民族通史:下[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388-402.

[2] 本书编委会.中华传统文化读本[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2-4.

[3] 贵州省普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普定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77-78,112-113.

[4] 普定县政府办.地理概况[EB/OL]普定县人民政府网站,2017.http://www.aspd.gov.cn/zjpd/dyts/201606/t20160606_548108.html.

[5] 方李莉.“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289-310.

[6] 袁继池,主编.生态文明教育简明读本[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59-61.

[7] 李发耀.生态档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前言.

[8] 李发耀.反贫困的历史征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36-147.

中图分类号: C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09-111-115

作者简介: 张燕,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信息服务、文献整理与研究。

[责任编辑:明秀丽]

标签:;  ;  ;  ;  ;  

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态文献整理与价值利用研究-黔中腹地普定县案例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