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

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

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

王海燕,杨双林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 无锡)

摘 要: 从哲学角度厘清人文教育内涵,并分析了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完全缺失及不完全缺失的表现形式,进而从社会、院校、教师、学生四方面分析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指出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课堂教学的迫切性,提出从高职院校改进教师的评审考核方法及高职教师转变理念并提升人文内涵与专业实力,让人文教育重回高职课堂。

关键词: 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缺失;阅读

高职教师通常将人文教育视为《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其实人文教育需多角度、多层次地融于高职课堂,因而每位高职教师均应依据课程特点将人文教育适时融入本课程教学中,以确保高职生的高素质得以实现。

一 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其实质仍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但其内涵具有哲学高度,德育是指教育学生要有尊严感,使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智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因为思考比知道重要,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具备了;体育不仅仅旨在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更要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即善良、同情;而美育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某项技能,而是要能够发现、欣赏一切美的事物,即让自己的灵魂丰富起来。

总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内在精神善良、丰富、高贵,始终抱有一颗好奇心,更容易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高瞻远瞩,因此更容易获得幸福人生。教师应时刻将实现学生一生的幸福作为教育教学总目标,因而势必走人文教育之路,并将这一宏大目标“微分”至每一堂课的小目标具体实施。

二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现状

(一) 目前高职教师持有的人文教育理念

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之所以不实行人文教育,大抵源于以下几种理念:多数学生由原来参加高考到现在放弃高考,其整体素质有所下滑,该情况下实行人文教育实异常艰难;课时过少,教学任务尚不能保证完成,没有时间留给人文教育;互联网+智能手机牢牢吸引了学生的全部身心,人文教育无法与之抗衡。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教师对今日高职生及人文教育均有较深的误解,因此课堂上拒人文教育于千里之外。

(二) 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形式

1.完全缺失

人文教育在高职课堂上呈现不完全缺失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师对实行人文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老师们用心备课后,欲酣畅淋漓地讲授,结果专心听课的学生并未达到期望值,通常情况下教师将停止讲授,转而对学生做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无非是现在不认真听课,无法通过该课程的期终考试,进而有可能影响毕业证书的如期获取。可以看出,此类高职教师有实行人文教育的强烈愿望,且已迈出人文教育的步伐,只是把人文教育做得过于显山露水,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截然分开,且将人文教育降级为直白说教,诸如此类的人文教育面临互联网的原住民时其效果可想而知。

2.不完全缺失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词汇高职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不过如果说高职学生现在无论去听讲座还是参加学校各级各类活动之前忍不住会问:有学分吗?学生这句问话毫无悬念地透露了他们急功近利的心态,那么由此可知高职院校的育人、树人工作并未取得实效,高职院校的使命也仅完成了一半不到,而学生在校期间认为最适合学习的场合仍然是课堂,认为最能接受教育的正规场合也是课堂,因此在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对于提升高职育人现状来说已迫在眉睫。

高职教师在某一个时长40分钟或45分钟课时内,丝毫不掺入人文教育,是有可能的。比如一个课时全部讲授专业知识,因教师固守着学生不爱学习且无法改变的理念,有时40分钟只是讲课,不与学生眼神交流,偶尔提问,几乎无需思考即可答出,因教材中均有标准答案,提问未发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只是辅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此类在课堂上与人文教育完全不打照面的高职教师为数不多,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诚然影响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因社会因素不在高职院校影响圈内,学生因素不完全受高职院校的控制,高职院校能够掌控的为学校和教师方面,固高职院校需先从自我做起。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情况属不完全缺失,每位老师均期待所授课程受到欢迎,只是不敢相信人文教育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因此深陷自我认知的泥淖,未曾深究人文教育之内涵,故教学中无从主动、全面、无痕地实行人文教育。

(三) 紧迫性

灵山岛尖生态景观超级堤把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道路建设、码头建设、景观建设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起来,将休闲公园、慢行系统等纳入其中,建设以现代公共设施为核心内容的滨海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成为人、水、城和谐的防洪(潮)工程典范。灵山岛尖生态景观超级堤典型剖面及俯瞰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三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原因

在教育大环境暂未改变的前提下,高职院校一方面应适应当前的环境,一方面施行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改革方案,故需将全体教职工按照其兴趣、特长分组,但欲保证全体教教师毫无疑虑地接受分组, 教师薪酬除了按照职称发放之外,更需给予课堂教学上花费大量心思的教师较大收入补偿,否则多数教师发现科研才是出路,则课堂教学将随科研成果的日益辉煌而日益衰败,长此以往,此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将越来越困难。

此外,学生在校好不容易接受了一些人文教育,按照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行事时,被处于功利社会中的亲朋好友尤其父母反复唠叨,刚被人文教育洗礼的学生倍受打击,不再轻信学校、老师给予的人文教育,因其不被社会认可。由此,一个充斥着功利思想的社会环境,会稀释学校施行的人文教育效果,久而久之,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做法逐渐被放弃,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缺失情况或将日益加重。

(二) 学校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同属高等教育,因此存在高职院校追随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如对教师收入影响较大的职称评审制度,评审权已被转交由各高校,评审各项条目基本沿袭以往各省教育厅制定的制度,各院校做了更严格的调整,评审条目虽不乏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者,而科研依然为职称评审尤其高级职称评审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特别突出的教师,其主要时间精力几乎用于科研工作,则课堂教学势必有所忽略;绝大部分高职教师均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多少均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若为了评聘职称,绝大多数教师均掷主要精力于科研,课堂教学的命运将更为令人堪忧,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或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 教师原因

课堂教学的为完成者为广大高职教师,人文教育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固然受到各种原因共同影响,但教师方面的原因不可谓不重要。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因为除教授之外的多数教师为职称忙得不可开交,而忙可理解为“心死”,也即内心没有活力。内心乏弱的老师很难开展高质量的人文教育。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方法基本能够决定教师努力方向,因此若高职院校欲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人文教育,需先行改进教师的评价考核方法,其核心为职称评审制度,目前各省教育厅将职称评审权交由各高校,应当是希望各高校在职称评审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有本质不同,也因此凸显了职业教育之重要性,新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运用职称评审的指挥棒彰显“职业”之特色。

(四) 学生原因

教学相长,所有教师对其理解均极为深刻,若某位教师在课堂上热情高涨地表达这样的观点:大家应具有同情心,因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应珍惜自我生命及他人生命,对他人的不幸要有同情心;应善于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自然风景、各种艺术作品,以陶冶情操,丰富内心情感;对各种金钱财物,应取之有道,让自己成为有尊严的人;还应利用大学美好时光,大量阅读,若大多数学生态度漠然,则对人文教育理解不深刻、信念不坚定的老师或许倍受打击,施行人文教育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四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举措

情景1:中美“执行现已公布的征税规模和加征幅度”的情形。即美国从2018年三季度起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2018年四季度起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起对共计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对此,中国相应地从2018年三季度起对500亿、2018年四季度起对额外600亿、2019年起对共计1100亿美元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

(一) 学校层面

1.改进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方法

高职教师原本是要依赖阅读维持生计的一类人,而今部分教师不再阅读纸质书籍,取而代之的是用手机浏览碎片化信息或观看视频,若阅读书籍多数因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等所需且仅限专业书籍。副教授职称教师若无意评聘教授,则恐怕连专业书籍都不愿触碰,因就其积累的知识足以应对课堂教学,教授职称教师更是连专业书籍都无需阅读,因此原本应以阅读为生的群体如今也远离阅读,或者仅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而阅读专业书籍,人文类书籍几乎不去触碰,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自然无从具备或提升,即使欲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计可施,或者只能力所能及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分开,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就处于缺席或半缺席状态。

高职院校大部分办学经费或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及家长缴纳的税款,高职院校理应付出全部精力服务全体学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而企业最需要高职生具备品性好、上手快的素质,品性好则需接受人文教育,上手快则需有大量的企业实践,故高职教师的主要职责应归于两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痕地融入人文教育及每年脱产赴企业实践,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薪酬应与以上两项工作直接相关,而非职称。该考核机制要求高职教师须赴企业实践及提升自我的精神品格,故而教师可带给学生企业实实在在的鲜活案例、最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及技术、技艺、操作方法,并用自己的生命唤醒讲台下亟待唤醒的生命。因此高职院校考核评审机制的改进,将为高职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按照教师的兴趣、特长及学校发展对教师进行分组

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要注重作品本身和内心情感的统一,通过该种方式使民族声乐作品更具感染力,使欣赏者和民族声乐作品之间形成双向共鸣。演唱过程中,切忌空洞、盲目。反之,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民族声乐作品中,提升整体演唱效果,给予受众良好的情感体验。

功利与市场经济总是相伴而生,尤其在缺乏阅读氛围的环境中,功利更是随处可见。以高职教育为例,公办类高职院校各项建设经费额度,由在校生人数或各专业、课程成果及荣誉的数量与质量决定,因此各校为谋求发展,须倾尽全力招收学生及获取成果与荣誉,无论代价如何,各位教师均或主动或被动地群情出动。高职教师有限的精力主要用于争取各种成果及荣誉,用于课堂教学的自然所剩无几,人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缺失就不足为奇。

在无论致力于何种工作均有较好的收入保障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据教师们的兴趣偏好将其分为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竞赛及竞赛指导为主型教师,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之术业有专攻,无收入差距太大困扰的高职教师凭兴趣奋斗,各方面或将可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因内心安宁的高职教师在课堂上更易展现“灵魂工程师”的本色,融入更多人文教育,而非纯粹知识的灌输,学生将受益匪浅。

(二) 教师层面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主要由各位教师完成,因此人文教育能否成功融入课堂教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职教师,因此各位高职教师应从自身做起。

1.转变理念

5.宗族恶势力或者地痞流氓阻挠土地信托流转。在农村部分地区,宗族恶势力和地痞流氓影响力不可低估,甚至已经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早就对农村一些优质的地块和项目垂涎三尺,现在岂容别人插手?传统土地流转一般在农户之间小范围进行,他们一般不方便阻挠,现在土地大规模、长时间通过信托转让出去,当违反他们意愿时,他们就会千方百计进行破坏,明的暗的都来,让你防不胜防,提心吊胆,甚至会明目张胆的动用武力,对宗族恶势力和地痞流氓不依法予以严惩,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流转难以正常进行。

习总书记于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高职教师应转变固有观念,当前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收入高、职称高,并非意味着人生的幸福,因此若某位高职教师仅仅因提高收入而重科研轻教学,而非出自对科研的真心热爱,那可推断该教师即使评聘为教授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因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精神层面。中低职称的高职教师若非欲壑难填,物质生活仍可企及小康水平,因此在为高级职称奋斗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并非不可兼顾。苏东坡给高职教师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在物质生活远不如今天的宋朝,其精神生活尚异常丰富,收入与职称不应成为今日高职教师施行人文教育的绊脚石,学会主动转变理念当为明智之举。

侦查决策作为一项专业领域中的决策,其在决策运行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侦查决策主体、决策路径、案件具体情况、决策压力等方面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应属于有限理性决策。

至于“再精彩的讲课在学生面前不过是过眼云烟”的理念恐怕更难站稳脚跟,责人之前先责己,教师若将每一节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两眼放光。教师自身有很高的人文涵养,意识到在这一副副健康身躯中蕴藏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心怀敬畏,竭尽全力将课讲好,以示对自我和学生生命的尊重。

2.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人文涵养

若教师自身对什么均无兴趣,不热爱生命,缺乏高尚的情操,爱金钱、职称胜过爱学生,那么人文教育将很难出席此类高职教师的课堂,因此高职教师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让高职教师的人文涵养提升至较高水平,而阅读则可助其一臂之力。

阅读应为高职教师的生活常态,而非外界所迫,因高职教师的神圣职责为教书育人,如若三天不读书,便有面部可憎、词不达意之嫌。许多知名人士在人生迷茫时破解方法就是阅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老师、物美集团的创始人张文中能走出人生低谷均拜阅读所赐,查理芒格、董卿等亦因酷爱阅读而事业辉煌。故而若高职教师有原地踏步之感,恐怕唯有阅读才是出路。

为提升高职教师的人文涵养,首先需阅读的书籍是人文经典,但因高职教师已具备的阅读基础参差不齐,若人文经典阅读较少,不妨从趣味性稍强的文学名著开始。因为文学名著篇幅均较长,加之高职教师课务繁忙,恐难挤出足够时间阅读文学名著,又因它们的精华之一为其中蕴含的哲理,所以高职教师可阅读单篇篇幅稍短小的哲理散文,当然不一定每位大家的书籍均全部阅读,如果同某位作家特别能够共鸣,仅仅阅读该作家著作或推荐的书目,亦可实现自我人文涵养的提升。

通过阅读大量的哲理散文集后,高职教师的人文涵养看似提升了一个台阶,不过欲使高职教师的人文涵养在“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境遇中,仍能出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姿态,高职教师们还需追本溯源阅读哲学书籍,因哲学是万学之源,若能精通哲学,则再行阅读教育学及专业类书籍,将更易因知其所以然而过目不忘。

综上所述,《红与黑》侧重点是从社会历史条件角度出发进行描写,凭借对法国最具代表性人物的描写,深度展现了社会环境对基层人民的心理影响和生活影响,作者主要以批判现实主义见长,再现了革命形态下法国现实状态以及时代背景,有力的展现出了不同阶层人民阶级斗争实事实,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中独占鳌头。

若有教师以挤不出时间为由而不阅读,那么可以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均有人文情怀,以参加某次培训为例,可以自问几个问题:为什么参加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讲人是谁?水平如何?培训之后是否能够付诸实践?阅读某些书籍是否可以替代参加培训?这些问题均认真思考之后,或许会得出外出培训实为得不偿失,不如宅家阅读,减小自我的机会成本。因此,始终未开启阅读模式的高职教师,真正原因与其说挤不出时间不如说不愿阅读,果真如此,则属更严重的问题,需亟待转变理念。

胡人的大军终于到了。秀容月明下令四门紧闭,不许出战。他要等援兵,等时机。胡人开始进攻了,从早打到晚,双方都伤亡惨重。就这样,你攻我守,二十天过去了。

两性杂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徐 毅 毛新建 郭思宇 冯 剑 (6,912)

3.通过反复实践将人文教育无痕渗透课堂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分乡镇进行批量裁切、批量定制图层符号以及批量出图。Python作为ArcGIS的脚本语言,不仅简单易学,免费、开源,而且是面向对象的。它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对象构建,可以灵活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批处理。运用Python实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批量制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传统人工制图的烦琐和重复劳动。

众所周知,知易行难,不过只有实践人文教育,才能将人文精神惠及更多的高职生,所以高职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施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在人文精神的滋养下收获对专业知识的悦纳。

运用公式对文物的时空分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用各类型文物数量Xij减去平均值的差值除以标准差Sj,Rj为j类型文物的分布指数[24].

课前,高职教师若考虑到人文教育中包含美育,即审美教育,会更有内在动力适当化妆,着装大方得体养眼,令学生眼前一亮,此举既为职场礼仪对高职教师的要求,更在无形中熏陶了学生的情操,教师一言未发即开启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实施得可谓无痕。

课中,高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其实归属人文教育中的智育教育,而智育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因而高职教师应致力于启发学生思考,为此应尽量提出体现实际应用的开放性问题,一般每个问题均无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因此教师本着思考比知识重要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千方百计正面评价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并非夸大其词,自己的确具有较高的思考能力,随着课程内容的持续进展及师生交流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随之激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对知识产生了好奇心,自主学习便成为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职学生比本科生更为重要,决定了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的责任比本科教师更为重大。即使出现学生面对教师提问一言不发,教师也应当面带微笑地把所提问题再次缓慢清晰地向学生陈述一遍,因该学生可能由于紧张而答不上来,或者就是因未听明白而答不上来,应理解并尊重学生,因此举本身即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 结论

人文教育于高职课堂中缺席,个中原因错综复杂,但若高职院校及高职教师尤其后者能够深刻领悟人文内涵并切实提升自我人文素养,人文教育重回高职课堂或将指日可待。而在通往“罗马”的条条大路中,阅读人文经典书籍尤其哲学类经典著作,与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收入水平较为匹配。人文教育欲融进课堂教学,起关键作用的只能是高职教师,因此高职教师需摒弃一切杂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重磅!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通稿全文)[N]..群众杂志微信公号.2018-09-10.

[2]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2[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王欣瑜.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重塑[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3):66-69.

[5] 赵琼.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应然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12下):64-66.

本文引用格式: 王海燕 等 .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2):143-1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2.051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将哲学思想融入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探索——以《经济学基础》教学为例”(项目编号:KJXJ185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海燕,女,陕西咸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高职教育。

标签:;  ;  ;  ;  ;  

高职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