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对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林 彬

正确选对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林 彬

——我的初中物理教学观

林 彬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中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1-023-01

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工作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进行的有效双边共同。现代教育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水准意义重大。

一 探索,展示思维的过程。

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开发智力,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产生积极的探索的欲望,获得创造的能力。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教师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设置一系列问题,创设思维的情景,使学生主动探索。通过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物理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然后交流,对于一些有偏差的观念,教师要及时引导,抽象概括出定义。运用学生理解了的概念,教师可以出一些选择、填空、判定类的题目,让学生自由练习,以便更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形成清楚完整的物理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推理、判定能力。通过展示思维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索求知识的方法。开发了智力,提高了能力。

二 遵循概念形成规律,组织符合学生识知规律和特点的教学。

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应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在老师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步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根据认识发展的阶段性,我们可以把此过程分为三阶段。

1物理概念 学习的开始,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定向。把学生推至问题开始的地方,使学生搞清楚自己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在怎样的范围内,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建立一个怎样的概念。

2收集感性材料形成经验知识。丰富的经验知识,是形成抽象概念的基础。应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如学生学习用按图钉去启发学生思考压力的效果等就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前者形成了清晰的经验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认真观察。但要形成概括表象并使表象形象,还需教师逐步引导,要引导学生对个别表象的特征进行认识后,对于学生的回忆,使学生再现生活中已积累的经验,并加以思考和整理,从而形成清晰、完整的物理图景。对于学生不了解的事物则要反复的利用实验,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观察、比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观念。再进行相互对比,找出共同特征进行形象记忆。

3确定共同特征概括本质属性,定义物理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此可知,从物理表象到物理概念之间还有一段较长的思维过程。是通过抽象思维,由经验上升为概念,这段思维过程对形成物理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甚至说比概念定义更重要。这一阶段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组织成学生的思考探究过程。教师要启发学生对已形成的物理图象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加工,找出其本质特征,使之概念化。如速度、压强、功率等概念都是对同类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它的量的特征,找出计算公式和量度单位。这样便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物理概念。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4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认识的渐进性。学生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如力的概念教学中,应以人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挤、压、吸引、排斥等大量事实为依据,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而不必过多讨论力的作用效果而冲淡力的概念的形成。当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压强概念后,会自然地加深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当学习了功、能以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后,便更深刻的理解了物体间的作用过程就是相互间能的转移和交换过程。运用概念加深理解,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三 打造一套完备的检查和评价体系

学生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学习习惯大相径庭。因此,要适当地敦促他们,健全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物理新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1要进行有效的检查 。

一般而言,检查方式有以下两种:

(1)个别检查和小组检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以检查小组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去弥补个体的缺陷:反之以检查个人为主。

(2)堂内检查和课堂外检查有效结合。课堂内主要检查即时效果,这样可以加深印象,课堂外检查持续效果这样可以巩固知识。检查后又进行及时总结、反馈,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

2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功能,对物理新课程教学过程意义重大,能促进师生更好和更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主要方法如下:

(1)评价方式应有效穿插观察、评议等等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

(2)评价要侧重学生学习过程,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好坏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3)改进评价模式,变单一评价模式为多向评价模式。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遵循教学相长的理念,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依据教材内在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打造一套完备的检查和评价体系,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的目的。

论文作者:林 彬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  ;  ;  ;  ;  ;  ;  ;  

正确选对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论文_林 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