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邵锋

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邵锋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发展科技的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学水平。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运行机制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出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运行机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强化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理性思考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储备。高校是人才输出的基地,必须具备一只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高校和师资队伍共同的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保障,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师资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培养出一只学识渊博、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缺乏前瞻性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素质都非常高,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主要目的就是规范和领导教师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运行机制必须具有前瞻性。但是在很多高校制定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往往缺乏前瞻性,没有充分重视到每个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造成高校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等到发现制度有所欠缺时在进行补救,此时已经很难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都欠缺系统性。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解决,甚至还要花费一些费用。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制定的各种制度没有紧密联系、相互独立,造成在机制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寻找制度解决问题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非常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有系统有条理的机制作为保障。

1.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缺乏周密性

作为一个机制里面涉及的内容会非常多,机制的合理运行不仅需要系统性,而且也需要周密性,将每个工作环节都落实到个人。而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中往往欠缺周密性,存在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个人的现象,即使安置了工作岗位,却没有工作人员,有的即使有人但是却不是专业人员,而且调动频繁。因为运行机制缺乏周密性,造成很多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个人,影响到工作的进度,制约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为了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必须不断优化、完善运行机制。只有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完善运行机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2.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须注重机制的前瞻性

机制的合理运行不只是单纯的机构设置以及运行程序,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机制的全面。如果制定的运行机制脱离了实际情况,只会成为一纸空谈。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实践行动,而且选择空间具备多元化。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必须具备包含性以及全面性,在制定运行机制时首先要考虑到其前瞻性。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只凭想象进行随意指定。这种机制的运行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主观积极性,执行起来会很困难。

2.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须注重机制的系统性

为了确保制定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具备系统性,在制定前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考虑到,运行机制中的各种制定之间必须具备配合性和紧密性,如果运行的机制中的制度缺乏协调性,很难实现高校的既定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制度的时效性,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对制度进行更新升级,就会出现运行机制落后,发挥不出该有的作用。

2.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须驻中国机制的周密性

健全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体制不仅需要具备前瞻性和系统性,还要具备周密性。能够将岗位责任、分配、标准等互相结合起来,进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的都是学校的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科教师,在制定这些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详尽的规划。具备周密性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的范围要广、涉及的内容的要全面,不存在真空区域;另一方面标准与规范必须详细,应该遵守那些规范、履行那些职责等都需要详细明确,在开展工作时处处有理可依。

三、完善实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运作措施

3.1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形成自我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在年终总结一年的工作成绩,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下一个年度的机制的总体运行计划。首先要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主要包括高校的总体目标和个人的独立目标,这两个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高校的目标指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提升的长期规划运营目标,主要主要包括优秀人才的引进、培训激励、考核提升以及废旧淘汰的实现。个人目标是指高校将总体目标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水平分摊到每位教师自身的目标。而且实施公开目标责任制,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与要求。而且高校要鼓励全员参与,通过竞争的形式,提前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标。

3.2 实施制度责任制,明确划分职责要求,提高教师的竞争积极性

通过实施制度责任制,可以提升职责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改变以前的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落后思想。与此同时,还可以与竞争机制相结合,灵活地用人机制与晋升机制能够促使参与者提升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确保高校的总体年度目标和个人目标早日在实现。另外,可以具体划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人以及责任区域,无论机制的那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能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本,并且责任到人,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可以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最后,量化考核要求,明确责任人职责。通过考核可以激励参与者提升自我素质,所以在进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细化、量化人员培训目标与考核标准,只有确定了目标和要求才能更好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3.3 贯彻落实教师薪酬制度,保证人才引进与提升的根本要求

首先,要改革原有的平均主义体制,实施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彻底摒弃原有的大锅饭的薪酬制度。促使每位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和教学水平。其次,是完善薪酬管理权力机制,改变由少数人控制薪酬机制管理的现象,体现公正性与透明度,实现教师薪酬水平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最后,是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一些能力出众、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与一定的奖励,不仅是物质方面,而且在精神方面也要给与,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对于一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责罚。

结语

为了满足我国的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完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但是在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培养造就出一只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校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波.教师职务聘任制与教学改革工作的促进关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4,(13).

[2]赵海华.浅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6).

[3]许波.教师职务聘任制与教学改革工作的促进关系研究[J].大学教育, 2014,(13).

[4]卢庆华,闫华,张培磊,李崇桂.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途径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论文作者:陈邵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邵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