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脉搏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论文_王东秀

把握时代脉搏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论文_王东秀

湖南湘西州吉首大学 湖南 湘西 416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创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新体系,促进高校治理能力上新台阶。

一、新时代 思政工作新蓝图

根据十九大四中全会的精神,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校建设与治理的发展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重点在于做好人与物两个方面的工作。在方法手段中使用青年喜闻乐见、与时俱进的形式,营造环境氛围,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教师成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提供保障。当前,大学生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期的高校学生易于感受到、体会到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与交锋,对于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思潮影响不容易识别。面对新的形式,必须改革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着力促进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从而创立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新新体系。

二、新时代 思政工作的新方式

高校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明确思政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需要把思政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以课堂教学的理论魅力影响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环境的魅力浸润学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融为一体,新鲜活泼、入耳入脑。思政工作的实施者是教师,对象是学生群体,必须有效地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教师要开拓新视野,既是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又是当代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品德高尚、严于律己,还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表率和人生导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使师生个体都能充分发挥力量,营造利于学生茁壮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

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予以改革。5G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诸多影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模式、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新媒体的信息大容量、传递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和新媒体的交流互动性、终端使用自主性、呈现即时性等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思政工作要“活”起来,首先,必须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传媒技术,营造思政教育文化氛围,其次,加强高校的党建团建网站、校园网、学院网、班级网的建设,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积极以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为载体的自媒体思政教育活动,构建个性化、分众化、立体化和多元化的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等传播格局,促进思政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增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新鲜性和吸引力。

三、新时代 思政工作的新动力

1.理念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高度,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治理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高校治理工作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价值导向,完善高校治理体制机制,构建治理新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高校治理共同体。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方式为切入点,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2.制度现代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效践行思政教育工作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德励才、以德成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实现高校的精细化管理和思政教育环境的改善,就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

3.队伍现代化。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是主动适应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学生思想的标杆、人生的榜样。思政教师要以育人教育为依托,将服务贯穿于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完善专业化建设机制、构建素能培养体系、健全政治教育培训机制,思政教师各项能力才能得以全面提升。

4.手段现代化。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完善高校教育决策和执行制度,健全教育政策性制定程序,实行重大教育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咨询、听证、公示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提升高校教育督导效能,加强和改进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指导。

5.体系现代化。实现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在万物互联的思维基础上思考,如何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互联互动的工作格局。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各院系协同配合,突显高校治理的整体性、协调性发展。还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思考,如何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优势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完善高校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培养、教育教学教研、后勤综合服务工作要求、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等系列制度建设,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高校只有遵循习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于本校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特色和优势,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把握时代脉搏,走出一条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新路径。

论文作者:王东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把握时代脉搏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论文_王东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