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小清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小清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 南部 637300)

一谈到德育,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政治老师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事,与我们的英语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中小学德育即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去影响、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以扎实的英语知识、教学技能,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具有德育因素的内容很多。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课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

比如,关于问候、感谢、请求、建议等的话题都会用到Excuse me/Thanks/You’re welcome/Not at all night/Would you like...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很多课文内容都有关于“西方人际交往中的礼貌行为”、“排队、守时”、“英美国家的数字禁忌”......等等。这些德育素材对信息闭塞的农村学生来说很新颖,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教育学生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在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时,在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礼貌用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因而要杜绝打架、骂人等不文明行为。

例如,在教学“Sorry./I’msorry.”时,可针对学生平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体会“Sorry./I’msorry.”的正确使用,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明辨是非,学到一些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Thankyou./Thanksalot.”时告诉学生:

It’Sverypolitetosay“Thankyou”or“Thanksalot”

Whensomeonehelpyou.

(当有人帮助了你,说声谢谢是很有礼貌的。)

三、设计问题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通过解决一连串问题过程中,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老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2Isthisyourpencil?

其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

Haveyoueverpickedupothers’thingsorlostanything?

Whatwillyoudowiththesethings?

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来培养学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用小组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是最直接最容易引导学生接受国外思想、国外意识形态的学科。新目标英语教材基本上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能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拓展视野;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教育学生汲取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摒弃西方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思潮和贪图享受的错误意识,抵制崇洋媚外和防止自由化思想泛滥。旗帜鲜明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防止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各种分裂势力及反社会主义的渗透、破坏,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

五、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课外英语活动,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坚持课外英语活动,在“以练促学”思想指导下开展得生气勃勃,深受学生的喜欢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在课外英语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要的就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精神的教育和对学生行为上的规范、约束。为其良好品行的养成打下基础。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例如:英语知识讲座、英语辩论会、 语沙龙、英语趣味项目活动,还可举行生日聚会、圣诞晚会、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以提高育人质量。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自提高德育水平,把德育教育渗透贯穿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德育智育都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文作者:刘小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小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