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破解铁路“最后一公里”难题论文

合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破解铁路“最后一公里”难题

文/铁科院运经所研究员 周凌云

铁路专用线建设是专用线企业实现铁路“门到门”运输的重要设施,是破解铁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举措,是落实国家调整运输结构、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有效手段。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9〕1445号),明确了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思路、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对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畅通铁路“最后一公里”、降低企业专用线建设运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利于加快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升级,构建绿色低碳物流体系

2018年铁路货物周转量占货物周转量的18.8%,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能够有效解决铁路“最后一公里”不顺畅的瓶颈与难题,对加快推进“公转铁”实施进度,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构建国家绿色低碳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行业层面来看,有利于打造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益

以专用线企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用线服务网络和运营管理体系,是畅通“微循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造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绿色低碳优势,促进各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与融合发展,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益。

三、从地方层面来看,有利于降低区域物流运行成本,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地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达到16%以上,使得地方工矿企业转型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实现铁路干线运输与区域内港口、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等高效联通和无缝衔接,从而有利于优化区域物流运行体系,提升区域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从数学这一学科来看,他本身就具备抽象性强、逻辑能力大、结构严谨等特点,同时随着知识点的不断深入,基础知识的作用与日俱增,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后期数学学习中知识点掌握难易的关键,就目前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即使是小学数学,复杂繁琐的知识、难以理解的术语、抽象的图案,让本就思维逻辑能力不够的小学生学起来更加困难,以至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知识点的不断累积,小学生在难以理解致使跟不上进度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换句话说,复杂繁琐的知识点,是制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障碍。

由于卫星监测的SO2单位为DU,而中国环保部门对外公布的SO2监测数据为μg·m-3,两者之间单位不统一,不便于比较,故对二者进行归一化无量纲处理,选择太原、临汾、渭南和西安4个城市绘制散点图进行比较。采用归一化将原始数据处理成[0, 1]之间的数据(康重阳等,2018),消除原始数据的量纲差异。其计算方法如下:

四、从企业层面来看,有利于降低专用线企业建设运营压力,提升铁路专用线资源利用效率

铁路专用线建设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使得部分有专用线建设需求的企业望而却步,部分专用线运营企业建而不用。由于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运输结构转变、铁路专用线运营成本高等因素,目前无运量的铁路专用线数量占整个铁路专用线总数的比例约30%。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从建设标准、收费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立体化、全方位降低企业专用线建设运营成本,有利于降低专用线企业建设运营压力,提高专用线企业建设运营积极性,提升铁路专用线资源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标签:;  ;  ;  ;  ;  

合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破解铁路“最后一公里”难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