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54例临床探索论文_向东

湖北省恩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45000

【摘 要】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其中20例患者术前行阴道镜下活检,24例患者术前行肉眼多点活检,治疗后评估术前诊断情况与实际病理的相符情况。结果:54例患者术前阴道镜下诊断结果与实际病理的相符率为70%,术前肉眼多点活检结果与实际病理相符率达到66.7%,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复诊时,患者的治愈率达到100%。结论:临床上可以将阴道镜下检查和肉眼多点检查作为诊断方法,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图像;治疗方法

在宫颈癌演变过程中,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而由于宫颈癌演变时间较长,所以在此阶段发现瘤变症状后,及时进行治疗,就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本次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方法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48.56±14.95)岁。其中有23例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有12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10例患者接触性出血,9例患者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

1.2 诊断方法

有20例患者采用阴道镜下活检,24例患者采用肉眼碘染下多点活检。结合患者术前活检报告确定患者的具体情况。若活检次数超过2次后,诊断结果不一致,那么就将诊断最严重的一次作为诊断结果。

1.3 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前询问患者的生育要求,若患者希望保留子宫,根据术前活检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冷刀锥切术等[1]。

1.3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对应情况

患者根据术前活检报告,确定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然后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可以参见表1。

2.2术前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情况

阴道镜下活检与患者病理符合例数为14例,符合率为70%,具体可以参见表2。

2.3 术前肉眼多点活检诊断与病理符合情况

24患者术前经肉眼多点活检诊断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分别有6例、10例、8例,术后病理为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早期浸润癌分别为3例、5例、8例、7例、1例,其中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病例分别为4例、6例、6例,相符率为66.7%。

2.4 治疗情况

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若发现复查就再次对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本院54例患者术后6个月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100%。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SYD感染、HPV感染、过早性生活等。相关研究报道指出[2],年龄为25-55岁的妇女患病率高达10%。本院以前没有对该病进行研究,所以没有确切的发病率统计。国外研究报道表示[3],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24岁,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发病高峰期集中在30岁-34岁,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逐渐趋于年轻化。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4],无症状患者所占比例约为25%。本院此次研究54例患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有23例,所占比例为42.6%,明显高于上述研究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表现典型性不强,临床上联用多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后再对患者实施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医学专家主张使用多点检查,在患者宫颈鳞-柱交接处3点、6点、9点、12点位置取材,或者在阴道镜下、碘试验下发现的可疑部位取活组织后实施病理检查。本院此次研究中,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相符率为70%,肉眼多点活检诊断与术后病例符合率为66.7%,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术前肉眼多点活检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是该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

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年龄、婚育情况、病变程度、病变范围、病变级别、随诊因素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一,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Ⅱ级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二,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采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若患者有生育要求则应该实施宫颈锥切术。

参考文献:

[1]张海鹏,郑超,路璐等.新鲜宫颈癌组织的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11(9):1877-1882.

[2]阿仙姑•哈斯木,艾尼•赛买提,沙吉代•库尔班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血浆氨基酸变化[J].科技导报,2014,32(6):80-83.

[3]何裕,钱德英,陈观娣等.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23(12):1918-1920.

[4]孟钊,谢芳,李洁明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机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12(5):57-59.

论文作者: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宫颈上皮内瘤变54例临床探索论文_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