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莹

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莹

【摘要】目的: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掌握循证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循证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77.50%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77.50%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00%与97.50%(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2.50%)(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询证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护理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现象,具有治疗难度系数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临床护理要求高等特征[1]。基于近些年卫生医疗事业高速发展,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理念、护理方法、护理模式等得到创新发展,有效改善常规护理针对性差、规范性差、全面性不足等问题。而循证护理则是其中典型代表。以下是对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的观察,意在进一步掌握循证护理应用意义。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接受我院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救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依据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均衡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男/女=24/16),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5.56±5.34)岁,病程36~126个月,平均(78.50±1.20)个月;40例观察组(男/女=22/18),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8.44±4.52)岁,病程38~126个月,平均(77.20±1.80)个月。纳入标准:(1)符合医院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无认知障碍、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3)患者及其家属知道、同意并支持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2)对本次研究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者等。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临床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由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护理治疗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并完成相关学习培训;(2)评估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目的性、全面性循证护理方案;(3)立足患者护理重难点,明确护理治疗工作职责与要求,进行护理措施贯彻落实;(4)加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压力,树立疾病治愈信心;(5)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患者及其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卫生习惯;(6)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护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师处理等[2]。

1.3观察指标

(1)患者护理满意度;(2)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患者临床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评价标准

(1)利用医院专门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超过六十分表示满意、

超过八十分表示非常满意,其他表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由“显效”、“好转”、“死亡”三个指标构成,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消失、心脏功能恢复,表显效;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症状缓解,心脏功能恢复到11级,表好转;患者抢救无效,无生命迹象,表死亡。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构建研究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利用百分率进行计数资料表示,并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均存在不满意例数,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5.00%)要高于对照组(77.50%),且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16,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例/2.50%)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20.00%),且差异显著(=4.51,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后,死亡率明显下降,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39例/97.50%)高于对照组(31例/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1,P<0.05)。

3讨论

优秀的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提升的影响是显著的、积极性。循证护理作为一种优秀护理模式,其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治疗中的科学运用,能够有效改善常规护理干预护理质量低、护理全面性差、患者护理满意度不高等问题[3]。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5.00%)、临床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77.50%)(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2.50%)更低(P<0.05)。

总而言之,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询证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武艳丽.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32-133.

[2]帕提古丽·帕孜力.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48+251.

[3]曾柏华.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2):206-207.

论文作者:陈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