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歌”调查对周口地区农民思想教育的“说服世界、说好话”的显着作用_农民论文

“五言歌”调查对周口地区农民思想教育的“说服世界、说好话”的显着作用_农民论文

引人瞩目的《五字歌》效应——周口地区用《劝世良言五字歌》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情况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口论文,良言论文,引人瞩目论文,思想教育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始终是我们党面临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在《农村思想教育读本·序言》中指出:“对农民的教育,方法要正确,要结合形势,结合农民的思想实际以及他们的自身要求,要编一些教材,编的教材要切合实际,通俗易懂,要让农民感到自然,听得进去,听得有兴趣。”1995年9月以来,中共周口地委用《劝世良言五字歌》(以下简称《五字歌》)作教材,对全区农民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一、《五字歌》的面世与传播

《五字歌》系扶沟县韭园镇吴桥村农家老人吴书款所作。吴书款是一位当了32年农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他爱党、爱国、爱学习、爱思考。任职期间,他听到的、看到的、工作中遇到的大量社会现象,沉积在胸中,总想按照自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系统地向农民兄弟讲出自己的看法。从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这种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他坚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讲给群众听,并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构想,使之日趋系统、完整,最终形成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劝世良言五字歌》,并迅速在当地农民群众中流传开来。1995年7月,扶沟县委宣传部发现了在农民中传抄的《五字歌》(当时为《劝世良言五字经》),高度的政治敏感,使他们立刻意识到:在中央要求大力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的时候,这是一份难得的好教材。于是马上组织力量修订,并于当年9月在《泛区文艺》上全文登载了这首长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也引起了周口地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地委宣传部决定因势利导,把学习宣传《五字歌》作为加强对全区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农村充分利用〈劝世良言五字歌〉认真做好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并应社会各界和农民的迫切要求,在《周口宣传战线》上将《五字歌》全文发表。1995年12月,地委宣传部组织了隆重的《五字歌》首发式;地区所辖各县(市)委也相继发文,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五字歌》活动,使《五字歌》迅速传遍了全区的每个村镇。

《五字歌》不仅在周口地区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传播,而且影响很快波及到区外。自1995年11月以来,《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相继以大量的篇幅摘登了《五字歌》,并加了编者按向全省、全国农村推荐。新闻媒介的宣传,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来人、来信、来电索求《五字歌》者络绎不绝,覆盖面达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二、《五字歌》的思想价值和基本特征

一篇普通农民撰写的长篇五字韵文,为什么能不胫而走,迅速风靡全县、全地区、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和轰动效应?除了各级党组织的引导推动,新闻媒体的报导传播以外,与《五字歌》本身具有思想价值、表现形式乃至语言风格是分不开的。

(一)《五字歌》的思想价值。大凡传世之作,都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铸就其旺盛生命力的。《五字歌》的思想内容,上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扣当代农民的心弦,这是它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原因。具体地说,《五字歌》的思想价值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其一,《五字歌》准确洞察农村社会矛盾,劝导农民确立正确的处世准则。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不少农民思想意识的困惑和处世行为的扭曲。《五字歌》从解惑的角度起笔,揭示出农村种种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以“十提倡、十戒”的方式,着意劝导人们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来转化矛盾,达到趋利避害,营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谐幸福的目的。言其所戒者之害而警世,言其所倡者之利而醒世,名副其实地成为人口皆碑的劝世良言。

其二,《五字歌》高扬时代主旋律,劝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育农民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五字歌》围绕这一课题,从众多方面对农民进行劝导:一是劝导农民要与党一条心,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二是劝导农民要勤劳致富,勤俭节约,戒除懒、馋的不良旧习;三是劝导农民冲破旧思想的束缚,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积极接受新生事物,努力学习科技、文化和政策、理论;四是劝导农民要与赌博、酗酒、打架、淫邪等愚昧落后行为诀别,用现代科学与文明武装自己,建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卫生,温和制怒,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尚礼敬贤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是劝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告诫沾染不良习气者不可视法律为儿戏,以身试法必然下场可悲。

其三,《五字歌》劝导农民重德修身,做品质高尚的人。《五字歌》既提倡弘扬和实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敬兄爱弟,夫妻和顺,邻里相帮,乐善好施等,又极力倡导社会主义的新道德,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等。在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方面,则强调严以律己,发挥主观作用,时时处处从自身做起。

其四,《五字歌》讲实事,讲实话,具有唯物辩证的哲理性。符合生活真实的道理最有说服力。《五字歌》就事论理,处处突出一个“实”字。说实实在在的事,讲实实在在的理。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事理,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古至今,闪烁出唯物辩证法的睿智。

其五,《五字歌》激浊扬清,爱憎分明;情深意长,感人肺腑。《五字歌》非常注重扬善抑恶,同时又处处表现了对普通人的关心。即使对染有不良习气的人也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满腔热情地劝说诱导,毫无盛气凌人的教训恐吓之意。以深刻的哲理为经,以丰厚的感情为纬,完美地贯彻了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这正是《五字歌》广泛征服读者心灵的奥秘所在。

(二)《五字歌》的基本特色。《五字歌》不仅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而且做到了用民族形式和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具体地说,《五字歌》表现出四大特色。

一是实。实话实话,具有贴近生活的质朴性。如讲个人和国家关系时说:“有国才有家,摆正不能偏。”谈夫妻相处时,劝人“别耍男子汉,别当女难缠”。讲遵纪守法时,告诫人们“包庇藏坏人,你也进监门”,如此等等。贴近生活,语言朴实,言之有物,情真意实。

二是新。内容新,思想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改革开放,引进外资,计划生育,科教兴农,以及致富奔小康等新时期农村的新鲜经验,都在《五字歌》中得到体现和概括。如“改革步伐快,搞活新经验”。“很多开发区,合资引外援。外商来投资,省得咱花钱”等。此外,对孝敬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都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三是准。问题抓得准,有现实针对性。《五字歌》把当前农村中存在的打架斗殴、封建迷信、偷盗赌博、腐败堕落等不良行为概括为十种,旗帜鲜明地一一进行了针砭。如“自古从头论,迷信害死人”。“没见贼偷富,却见贼坐牢”。“千万别受贿,受贿名声损”等。言简意明,发人深省。

四是活、巧。形式活,立意巧,语言巧,具有强烈的共鸣性。《五字歌》一改过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教训式、充填式的呆板教育方法,代之以说事论理,劝诫疏导。说家常话,谈身边事,喻大道理。句字相等,结构相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易读、易懂、易记、易诵。读着《五字歌》就像和朋友一起聊天,润物细无声,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三、《五字歌》教育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

由于《五字歌》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在新时期的愿望和要求,用农民的语言说出了农民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再加上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引导,所以,一经传播,便在广大农民的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形成了新的社会舆论氛围,规范了农民的行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增强。爱国家爱集体是《五字歌》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国才有家,摆正不能偏”,“凡是公益事,积极去响应”的至言,使许多农民进一步摆正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村干部普遍反映,学习《五字歌》后,群众交公粮、提留款、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好于往年。沈丘县刘庄村以前内部派系林立,全村3年没交提留款。经过镇党委组织学习宣传,大家逐渐认识到拖欠公粮和提留,是没有良心,不爱国的表现。全村拖欠3年的提留款和尾欠的公粮不到3个月就交齐了。

——树立了社会新风。一段时间以来,封建迷信,赌博、红白事大操大办等歪风在农村有所抬头,在有些地方甚至盛行,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致使有的人因迷信鬼神丧了命;有的因赌博家庭分裂,有的因大办红白事债台高筑。对此,广大农民怨声载道,想摆脱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又摆脱不了。《五字歌》对上述歪风的针砭和劝诫,唤起并聚积了广大农民心中的正气,形成了抵制歪风的社会力量。全地区到处都出现了拆庙建校,主动戒赌,节俭办红白事的新风尚。据淮阳县对4个乡镇的调查统计,共拆除小庙78座,红白事俭办164起,主动改掉赌博恶习的288人。项城市袁砦村过去赌博成风,设有十几个赌场,常常通宵达旦狂赌,1996年春节,全村没有发现一个赌场。

——改善了人际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钱关系的渗透,加之公德教育的薄弱,在农村,自私自利,见利忘义,不孝敬老人,邻里关系紧张等现象与日俱增。《五字歌》中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邻里相帮等思想内容,为广大青年农民提出了行为规矩和道德规范。在社会舆论与《五字歌》内容产生共鸣后,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大为收敛。以婆媳、夫妻、邻里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际关系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普遍反映,学习《五字歌》后,见利忘义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打骂公婆的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鹿邑县官堂乡的民调案,1995年发生351起,1996年同期只发生5起;沈丘县赵德营乡的民调案,1995年1月~3月发生230起,而1996年同期没有发生。全地区的民调纠纷案1996年1月~8月也比1995年同期下降了20%。

——振奋了人们的精神。随着联产责任制的实行,高初中毕业生的大批返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了。除外出打工外,闲散在家的一部分找到了致富门路,一部分却因考场失意,包袱沉重,精神不振,感到前途暗淡,终日无所事事。更有一部分人因无聊而整日闯东闹西,惹事生非,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五字歌》“只要正经干,黄土变成金”等良言的劝诫,使不少青年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准则,重新认识了自我价值,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也使不少“浪子”回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

——转变了生育观念。“要说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那是群众的生育观念没转变”。这是许多农村干部的共同看法,也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的真实写照。《五字歌》对计划生育国策的宣传,从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明了“随便生”对国、对己、对社会、对后代的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使不少育龄夫妇转变了生育观念,打消了超生的念头。不少育龄夫妇不仅自己主动采取了节育措施,而且主动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有的老人通过学习,主动教育儿子儿媳实行计划生育,使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稳定了社会秩序。前一时期,由于缺乏行为规范,加上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农村青年以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为乐趣,有的还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五字歌》中“戒偷盗”、“戒打架”、“戒酗酒”的劝诫与广大青年的思想“接轨”以后,使他们的行为有了规矩。加上各级党组织的因势利导,并注意发挥各群团组织如老年协会、精神文明协会的作用,做后进青年的转化工作,使不少青年净化了思想,改掉了恶习,自觉遵纪守法。据地区公安处统计,1996年1月~4月全区治安、刑事案件比1995年同期下降了43%,其中重大案件下降了13.3%。各县乡都出现了一些“浪子”回头的动人故事。

标签:;  ;  ;  ;  

“五言歌”调查对周口地区农民思想教育的“说服世界、说好话”的显着作用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