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论文_刘晓莲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论文_刘晓莲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先指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再探究其深层根源。接着又论述了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坚守的原则。传统文化铸就了民族的灵魂,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继承 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奇葩。先秦的诸子百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大融合、以及宋代的“程朱理学”等等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有了文化,民族才有了灵魂,才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先祖留给我们后世子孙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好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从左到右念错了对联;“华佗再见(xiàn)”读成了“华佗再见(jiàn)”;小说中称呼对方,竟然用的是“谥号”;电视中前朝的人说着后世才会出现的成语等等。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究竟只是一时大意所致,还是长期积累的弊病呢?这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一、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的历史根源

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在创造了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糟粕。为了除旧布新,上世纪初有了著名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西方文化也有了最直接的正面交锋。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当一切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又给了我们沉重一击,不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而且传统文化也遭到了大肆破坏。拨乱反正后,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引进的西方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西方文明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考研必考英语,但我们的语文却不在必考科目之内。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中国传统文化又岂能这样被忽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就如天平的两端,一端沉了下去,另外一端就会浮起来。

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知直接影响着国运兴衰。而学校教育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光要教授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的思想体系。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光辉璀璨的成果。语文教学,教授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传承。但作为高考科目的语文目前处境却很尴尬。为了追求高分,为了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许多教师印制了大量试卷,像数理化一样把学生们泡在了题海之中。考试成绩固然提高了,可是高考结束后,留在孩子们脑中的除了几个具体的字词,还有一些以后可能都用不上的答题技巧,就是一片模糊的影像了。语文,究竟要学些什么?教师,要如何传承文化的精髓?这都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究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在完成字词的认知、语言的表述等基本要求外,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内涵和思想体系,以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坚持文化传播的非功利性原则。不能单纯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数绝不是教学的“指向标”。正如只注重技术实用的“洋务运动”,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拯救不了苦难中的民族,也无法让国家繁荣昌盛。文化,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语文,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再者,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要的是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如果学到最后,知识都化为了试卷上那几道题目,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精髓,做人要讲诚信,待人要谦逊有礼,购物能自觉排队,公众场合会主动让座等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些先哲的教诲应该实实在在地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书本上一个个历史印记。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已有的文化背景和高中阶段应该学习的相关知识。传统文化的讲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序进行。课本中附有的专题要细致讲解,余下的内容可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完成。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在随堂的讲解中深入分析,力求准确精辟。

比如在必修一的《鸿门宴》中,项王留沛公饮酒一段就写了几个人的座次。在古代,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客东向,主人西向。宾主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者为北向,西向为侍坐。古人座次的设置跟当时的房屋结构有关。房屋客厅的朝向是东西方向,面对大门的位置最尊,而靠近大门的位置,也就是鸿门宴中张良的位置是最低下的。项王、项伯虽是主人家,但因军事力量雄厚,且目中无人,占据了客人的尊位,东向坐;范增地位仅次于项羽,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通过这段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人的座次,有助于我们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充分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今天,我们不再有封建社会的尊卑贵贱观念,但我们待人接物仍然要讲礼貌。长者上座,尊者先行,这都是传统礼仪的要求,也是我们个人素质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革新。方法会变,内容会变,但不变的是我们对教育的一腔热忱,对文化传承的一份执着。文化建构了一个民族的信念,文化引导了我们的人生。在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压力,我们难免会彷徨和沮丧。这时我们就需要一股清泉,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而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好的皈依。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双翼,展翅翱翔,让我们徜徉于天地之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云帆,扬帆远航,让我们驰骋在碧波之上。我们肩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传授知识,教育英才,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守恒,查啸虎,周兴国.教育学新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刘晓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论文_刘晓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