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朴”的哲学意义论文

试论老子“朴”的哲学意义论文

□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

试论老子“朴”的哲学意义

孙永为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庄提倡“复归于朴”的救赎之路。“朴”在最高层次上作为“道”的存在形态,是对“道”体验的结果,并且贯穿于道家理想人格、社会以及自然的塑造方面。“朴”所呈现出本原、自然的特质具有无为而为的回归式超越,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道家思想;朴;自然;超越

“朴”是道家哲学重要的哲学范畴,具有鲜明的形而上学意蕴。在道家哲学中,通过对“朴”的展开,单刀直入“道”之本意,阐释道的本真状态,其本质乃是对人自身的觉醒和理解。在道家哲学的范畴内,“朴”和“真”交相对应,老子主张万物“复归于朴”,庄子则在老子的基础之上提炼为“纯朴”,容纳更多心性论和实践智慧的因素,发展出“真性论”。“朴”是对万物本原状态的一种描述,“真”是在“朴”的基础之上对事物本性的价值规定。在《老子》、《庄子》中,虽然“朴”、“真”虽然各自拥有特定的思想内涵,但能够合二为一,都是对“道”的体会和遵循。“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1]138徐梵澄认为:“老子所谓道,乃宇宙长存之大经大本,超出名言,曰恒,曰无名,曰朴,远以治国,近以修身,皆率自然之道而返与朴。”但总的来说我们都可以认为 “朴”是“道”的特征,治理天下就是要顺应自然之道,遵循“朴”的哲学意蕴。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什么是朴

“古汉语中 ‘朴’,木皮也。从木,卜声。”[2]567段玉裁注“秋蜩不食抱朴以长吟。上林赋厚朴曰:朴,木皮也,此树以皮厚得鸣。[2]567《广雅》进一步解释:重皮,厚朴也。” “朴”与“樸”互通,《汉书》中有“以敦朴为天下先”[3]561段玉裁注:“假朴为樸也。”[2]567从词源意义上讲,“朴”是未斫之原木,虽然原木和厚木皮是树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但会使人在心理或感官上引起相似的体验。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使其重新反思宇宙和生命。新近出土文献《恒先》空前展现先秦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其中包括对道家“朴”的记载:“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域)作。……名非名,无谓名。事非事,无谓事。在《恒先》中世界原初的状态是实在的“无”而这种实在的“无”又是“朴”、“虚”、“静”,但它们不是一般的“朴”、“虚”、“静”,而是“太朴”、“太虚”、“太静”。与“虚”和“静”相比,“朴”以其未经雕凿的原生样态,表征一种本原之象,虽有厚实之象,但又不具体。[4]

老子言:“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1]75“朴散则为器”者,万物殊类,裁而治之,无不假借雕凿之工,然“大制不割”,最高明的裁治乃不裁而治,以其原皆出于“朴”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一章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气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35对照来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正是“万物并作”,纷纷芸芸之意。万物并作纷芸而贪欲蠢动之时镇以“无名之朴”是以“吾以观复”作为背景,亦即有“道”的根据。

王弼谓“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1]76直接以“真”释“朴”,符合王弼的这种寻绎义理的做法。“朴”作为一种本原的表征,同时也是最真实的状态。在老子的思想脉络中,“朴”作为一种有力量的本原,促使万物拥有返朴归真的趋势。面对周衰文弊中充斥着的物欲横流,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主张。其文如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45圣智、仁义、巧利,在老子眼里,无一不是文弊之象,故“以为文不足。”只有“复归于朴”,“常德乃足”,即此处“令有所属”之意。“见素抱朴”自然能“少私寡欲”,或者说“少私寡欲”才能“见素抱朴”,而“素”或者“朴”是制胜私欲的法宝,亦是克服私欲的归宿。

在老子哲学中,“朴”代表完整无缺的自然本质的存在,它是“道”和“德”的重要体征。老子常把“朴”作为“道”的代名词:“道常、无名、朴。”[1]81老子赞美纯朴和浑然一体,“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1]74“朴”的质量一旦散失,人为的、伪作的“器”就会产生出来。因此,与“朴”相对立的是“器”, “朴”具有自然原初的意蕴,“器”则诉诸于“人工”。 “道”与“器”的对立,其实就是“朴”与“器”的对立。就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为器”[5]74用来诠释“朴”,把“朴”归为形而上学的范畴。郑开认为:“老子以‘无名’解释‘朴’,已经明确把它归于形而上学了,因为‘朴’不由人工,不假人为,不能纳入由‘名’建构起来的社会制度当中。”[6]230事实上,“名”在先秦之际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孔子在回答齐景公为政之要明确回答“必也正名乎”[7]892;“名者,大理之首章也”、“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名则圣人所发天意 ”、“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8]432可见在当时“名”成为确定是非,制定秩序的根本性法则。然而,“道可道,非常道”相并列的是“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1,如果从“始”与“母”文字意义上来看,“无名”应该先于“有名”,《文子·原道篇》继承这一说法认为“有名产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9]52“有名”是制定秩序的根本性法则, 意味着确立是非,这当然是道家竭力反对的。道家注意到“有名”的世界越来越表现出形式化和虚拟化,这也就意味着真实世界和本质意义的丧失,必须回归“无名”。“无名”并不是否定“名”的概念存在,而是反对那些妄用“名”谋求私利的社会现象,它时刻提醒人们在“始制有名”的社会里,应该知道“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老子并不否认事物的分化,认为“朴”要变成各种器(“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只是分化和使用需要限度,超出它的限度就会异化(“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更不要说“妄作”了。

二、“朴”与“器”的对立

以前的很多商业街市大都以突出现代化为主,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似乎也有许多新兴的商业街区放弃了现代化的理念,反而将眼光转向了传统文化,比如有些地方修建了古代客栈式的商场,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里面的装修结合了青花元素、戏曲元素等,唐装汉服店也林立其中,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前往。

从社会层面上,针对“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1]149老子构造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190最终达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151的社会状态。后来,庄子在其基础之上也描绘出“至德之世”。“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10]461这样的社会状态虽然是道家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状态,但也不得不承认“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道家也不会不知道,但那时候人们的心情是平静的,生活是安定的,思想很纯朴,正如《淮南子·齐俗训》中所说的那样,那是一种恬淡的社会状态,“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暖而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无所施其美,亦不求得”,[16]569也就是说那是一个混沌而纯朴的理想世界。由此可见“朴”的内涵首先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朴”不仅是道的属性和状态,还是道的境界和完美性的体现,任何具体的事物都应该效法,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樸”[16]669“朴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朴而优游。”[16]587

三、“朴”具有“本真”、“无欲”的特征

老子之所以推崇“婴儿”、“赤子”实际上就是主张复归于“朴”,婴儿不假掩饰,体现本真。婴儿虽然是自然生命的象征,但它自然纯真,朴实无华,没有世俗的浊臭和恶念,蕴含着生命无限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朴”、“素”、“婴儿”、“赤子”等话语,并作进一步发挥为“真性论”。庄子云:“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10]267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10]461”“马之真性”即自然性,那么什么是“真”什么是“伪”呢?在庄子看来“牛马四足”就是“真”,而“落马首,穿牛鼻”则是“伪”。推而广之,“真”就是原本如此的自然性,而“伪”则相反,包括一切人为(伪)的东西,如社会角色、文化面具和制度囚笼等。苏辙认为,《老子》中的“朴”可以理解为性,人的本性是素朴、自然,应该顺应人的本性,而不是去改造它,要“任其性命之情”,[1]167即人应该返回和保持自由。道家在当时仁义道德、名利外物对人之本性的戕害的深刻社会背景下,“向人们传达朴实无华、善良本真的人性,主张人应当诉诸内心,返璞归真,顺应自然”。[11]126只有复归于“朴”“反其性情而复其初”不“丧己于物”才能够获得存在的意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按时追溯或回归“朴”才能使人性摆脱桎梏于仁义礼乐的枯井,解除“倒置”“倒悬”之苦,达到逍遥游的自由境界。

道家的“朴”具有“本真”和“无欲”的特征。老子用一种去古未远的诗意手法,即已具体概念表达“朴”的本真特征为凸显“本真”,老子在他的形而上的概念中引入了“婴儿”的意象,并且常把婴儿比喻为理想人格,在于 “婴儿”的本真和单纯。老子言:“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22;“常德不离,复归于婴[1]43儿”;“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含德之厚,比于赤子。”[1]143只要不离常德就能够复归“婴儿”和“无极”的状态,根据王弼的注释“常德永存不逝”如“婴儿”般无知无欲,不求物而物自归之,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而常德不忒(“忒”敦煌本又作“贷”)就可以复归于无极。当然,王弼复归于“婴儿”不是否定人类的一切进步,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像“婴儿”那样拥有赤子之心的理想人格,这是建立在对“朴”引申的基础之上。

注释:

四、“朴”对个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道家通过对“朴”的阐发摒弃和彻底颠覆人文理性的方式来提示“道”、“德”的本质。“绝仁弃义”成为道家对于“朴”最为鲜明的表述,“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14]26儒家主张“仁义”,道家则认为它是加诸人性的刑罚,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因为“仁义”的罪过在于蛊惑人心,导致人性的异化。“仁义”加之与人,犹“撗扼”加于马、“黥劓”加之于“身”是限制、摧残人之真性多余的东西,这样都会损伤自身“朴”的本性。这就需要“抱朴”其本质含义就是不为利欲所惑。葛洪说:“洪期于守常,不随世变,言则率真,杜绝朝戏,不得其人,终日默然,故邦人咸称之为抱樸之士。”[15]261可见对个体来说“朴”不仅是追求存在的状态,更是一种人生修养的理想,即圣人的理想人格。而体道的圣人,修有圆满的真朴之德,他所表现的气象也与众不同:“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1]33圣人的形象敦厚朴实,就像未经雕琢的原木一样,表现出无知无欲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无为的精神境界。虽然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自然之性,老子也承认这一点,提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190但,与其同时老子也看到人们在自然之欲外,还有人为之欲,这主要是人们追求声色犬马之欲、财货之欲,以及对权势、名望和地位等的欲求。而人为的欲望就是人追求声色犬马之欲、财货之欲,以及对权势、名望和地位等的欲求。而人为之欲即私欲、贪欲,这都会对人产生祸患,为此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张,并且具体说明了寡欲、无欲对人生的意义。综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道家对于圣人的人格特征用“朴”来描述体现出既高远又平实的二重性:守道同德的圣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治国平天下的功业,这不是常人所能匹及;然而,圣人虽高高在上,却不是在天国而是在尘世。在道家看来,尽管常人不能够达到圣人境界,但现实中的侯王、君子却可以通过修道进而成就圣人人格。老子提出的成就圣人人格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即“复归于朴”具体途径主要有少私寡欲、绝学弃智等。

虽然如此,但“常德乃足,复归于朴。”[1]74万物虽然将“朴”解散成为器物,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朴”的本真状态上来,而促使万物回归的动力是“常德”,是“道”。“朴”就是一种原始的、本真的状态。“朴”浑然为一,没有形象、声色、空间的分野,甚至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不可能被人的感官、心智所感知和接受,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比较而言,“器”拥有层次性和条件性具有界限。从层次上讲,首先是人要对事物有所认识,之后是要用于认识相匹配的语词将其描述出来;从条件上讲,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需要认识者有认识的能力,又需要认识对象能被认识;在描述认识的时候,首先需要认识者要有认识,其次需要有与认识相匹配的词语。所以,“朴散则为器”,对“朴”划分的越清楚,“器”越多,就离“朴”越远。“器”是人为制作的,是分割天下之事物的结果,各有其界定,所以能够被认识。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它们离“道”很远,是道的虚幻外表形式化的表现,具有残缺不全,虚而不实的特征是对“道”的一种毁坏。有关“器”的知识越多,就离“道”越远,有关“器”的知识越少,就离“道”越近,当“器”的知识少到完全没有的时候,也就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45的境界。如果将“朴”的概念进行拓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万物外在的生命形态的可能性和内在德性的和谐。事实上,道家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崇尚“朴”,认为未经加工的木材比用他们制作成精美的器物更好,目的在于珍视生命存在,超越外在“物”的限制,通过“无欲”最终复归“本性”,“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4]270在道家看来,“外物”包括儒家提倡的“仁义礼乐”,犹如精神的牢笼,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之人心。”[10]569

总之,老子通过“朴”对人性堕落与社会混乱进行批判,在他看来远古时代人类和睦与宁静的黄金时代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面对这种情形他提出自己的哲学思考。在这种崇尚素朴混沌的境界中包含一种反对知识的思路,并且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到一种纯粹的、单纯的思想世界,但在普遍知识开发与理性角力的时代里,使百姓浑然不觉,甚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回到结绳而治的时代,实际上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而老子所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虽然真实的想法是让人民回到朴素和混沌的思想世界,但也多少有些愚民的意味。

老子崇尚“朴”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无欲。在道家那里“朴”,“无知”和“无欲”的特征意味着原初人心虚静的状态。“朴”当中隐含着无欲、无知的“心”老子正是用“朴”、“无心”表述这种原初的、不杂私欲和思谋的“心”。相反,而“欲望”和“智巧”则是戕害人的本心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够恢复人“朴”的本性呢?这就必须“去欲”、“去知”和“体道”、“反性”即以无为的方式去恢复“朴”的本性。王中江慧眼独具把“朴”归结为道的弱作用力,这突出表现为它体现出“万物的自主性和无限的可能性。”[12]56“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1]91在这里,老子为我们揭示出问题的答案:“化而欲作”,这也就意味着万物“朴”的丧失。老子承认事物的变化,也指出“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1]81万物的分化和使用需要限度,也就是说“朴”的作用在于使得万物依“道”而“作”却不能够“欲作”。关于“欲”《说文解字》释“欲”为“贪欲”“欲作”,《礼记·乐记》中亦记载有:“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13]268,具有明显的贬义。“欲作”意味着感性的放纵和泛滥,这必然导致失去必要的节制,最终殃及自身。在老子的思想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无欲”、“不欲”等观念,下面给大家试举几例: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1]1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26常无欲,可名于小。[1]43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1]23我无欲而民自朴。[1]87道家当然不反对人基本的物质需求,只是反对那些过分的“欲”,并且把它们看作“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1]93郑开认为:老子以“无知”、“无欲”这样的否定性概念即以 “反”的观点或方式,阐述作为人性本然的“素”、“朴”。[6]240《老子》第三十七章中“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1]23以及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87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阐释“朴” 这一哲学概念的。换句话来说“朴”本身就包含着“无欲”、“无为”的含义。何为无欲以及怎样才能去欲达到“朴”的境界?道家认为,机心和巧智是人心中的尘垢,它们所引起的自私、机诈以及那些铸成礼乐制度的观念(如仁义),都是导致“朴”沦丧的原因,因此之故,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87《通玄经·下德篇》曰:上古圣人清净之治者,质真而素朴,虚静,见素抱朴,不与物杂而无为。[8]87对此,纯粹和无知应该是“朴”的题中之义。诚如庄子所云: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10]270庄子在这里用“无知”和“无欲”阐释“朴”,而老子则为我们进一步指出感性欲望(诉诸感官)对人的危害。“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179感官欲望的泛滥和放纵不但会使人失去必要的节制,而且还会殃及自身,对此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1]121的原因。

连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需要保持各种信息的畅通,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下,连锁企业经营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对落后,缺乏对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在信息相互传达的过程中不仅繁琐,而且极易造成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尤其是面对一些紧急的情况,直接影响连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运作。另外,连锁企业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尤其是连锁企业之间的生产运作、供应链、终端门店之间,都需要保持管理的连惯性和对称性,如果在信息传达方面不畅通,必定会对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1)徐梵澄《帛书·老子》甲乙对本章的断句为“道恒,无名,樸,虽小,而天下弗敢臣。”《老子臆解》,武汉: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93页。

(2)王充《论衡·量知》云:“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又按《玉篇》引《老子》曰:“璞散则为器。”这里的璞乃玉石未理之状,可见,璞就是玉石未加琢磨的本来样态,所以“朴”或“璞”都是没有经过人工的本来状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其病因未明[1]。椎旁肌的不平衡在AIS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有文献报道,AIS患者两侧椎旁肌的肌电活动和肌纤维类型存在差异,且与患者的侧凸角度进展相关[3]。本研究组前期通过影像学测量发现,AIS患者两侧椎旁肌的肌容积和脂肪浸润率不对称[4]。另有研究显示,AIS患者两侧椎旁肌褪黑素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不对称,但对于上述椎旁肌的复杂改变的分子机制仍鲜有报道[5-6]。

参考文献:

[1] 王弼、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 中华书局,2017.

[2] 段玉裁.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 王中江.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 郑开.到家形而上学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7]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 苏舆、钟哲.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 王利器.文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1] 王奕博,孙永为.老子人性问题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6,(06).

[12] 王中江.从老子道黄老:根源、制度和秩序[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

[13] 胡平生.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4] 韩愈.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15] 葛洪.抱朴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6] 陈广忠.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On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Laozi 's "Park "

SUN Yong-we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Taois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acing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collapse of rites and bad music, Laozhuang advocates the road of redemption of "returning to simplicity". As the existence form of "Tao" at the highest level, "Park" is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ence of "Tao", and runs through the shaping of Taoist ideal personality, society and nature. The primitive and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in" have a regressive transcendence of inaction, which still has a strong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aoist thought; simplicity; nature; transcendence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8-0050-04

收稿日期: 2019-05-11

作者简介: 孙永为(1990—),男,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道家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吴明东)

标签:;  ;  ;  ;  ;  

试论老子“朴”的哲学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