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论文_刘建春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论文_刘建春

刘建春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广西 桂平 537200)

【摘要】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主要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骨矿物质流失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疼痛综合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常见于老年人。目前,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收集了近年来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主要从医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总结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结果,并且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医治疗的建议,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016-02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Liu Jianchun.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iping City, Guangxi, Guiping 537200, China

【Abstract】 Osteoporosis (OP)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it is mainly due to the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bone mineral loss, which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fracture risk pain syndrome.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TCM treating primary osteoporosis.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analysis from a medical point of view, summarized the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Primary osteoporosis; Treatment effect

前言

骨质疏松症(osteororosis)是一种由于骨量比较低和骨微结构损伤,从而导致成骨不全,容易发生骨折在全身性骨病。我们根据病因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rorosis)包括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已经占到世界常见病的第七位[1],主要常见于老年人,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理论研究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名

在中医的经典名著中没有“骨质疏松”这个病名,但在历代中医著作中如“虚劳”、“骨痿”、“骨枯”等病名描述的症状和现代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都是相似的[2]。徐桂琴的研究了上到《黄帝内经》,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医文献中关于骨质疏松疾病有关,认为骨质疏松症应该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骨痿”的发病机理和骨质疏松症是最接近的[3]。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1.2.1肾虚 中医脏象理论中认为“肾主骨”,现代研究认为肾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发病机理[4]。其中金珉廷等根据中医中的“肾藏精主骨”的理论,并且有效结合现代生理学进行研究,认为骨骼生长和发育和肾精的强弱存在很大的关系,肾精充足,那么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就能够得到滋补强壮,肾精不足将会使得骨髓生化无源,骨骼缺少养分为导致萎缩无力[5]。

1.2.2脾虚 中医理论认为,脾是后天之本,也是气和血生化之源。徐雪梅等人的研究认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就会乏源,后天之精不能得到滋养,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在中医中提倡健脾益气的方法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

1.2.3淤血 骨骼必须依靠经脉的气血才能够得到营养,如果气滞血瘀,脉络出现瘀阻,这样就会导致筋骨关节疼痛,和痿费。邓伟明等认为血瘀主要是指血行迟缓、血液粘稠度增高的病理学状态,而淤血是指凝结,甚至是离经之血,这是血瘀的产物[6]。血瘀也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表现,淤血使其致病的产物,这是两个不同程度的病变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实验研究

2.1 单味中药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凌昆等的实验发现在巴戟天巴醇中提取巴戟天正丁醇能够刺激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殖;低剂量的巴戟天正丁醇就能够刺激分化中的OB分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并且能够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的OB表达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 -β),这样就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7]。吴昊等的研究中发现淫羊藿苷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骨向分化,并且能够促进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这样就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8]。

2.2 中药复方和中成药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王勇刚等用具有肾活血壮骨颗粒对阉割后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干预治疗,研究的结果表明强骨颗粒能够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erum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这样就能够发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并且能够维持正常骨组织的结构和力学性能[9]。姚新苗等用益骨口服液灌洗来干预阉割的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药物灌洗后制备药物血清中成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和矿化结节也都有形成,从而促使包含药物血清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10]。李颖等利用自制的中药剂对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telopeptide of typeI collagen,ICTP),这样就能够提高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和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含量,以便其能够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11]。

3.临床研究

3.1 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刘海全等用中药骨康颗粒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5例,对照组40例,采用固邦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中没有存在显著差异,在改善肾阳虚的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12]。张华等用中药复方制剂博古灵口服液治疗,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瘦素(leptin),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钙素(BGP)、E2的变化,在进行6个月治疗后发现患者血清中Leptin、NO、E2的水平出现显著增加,IL-6水平显著减少,研究的表明该药具有降低骨吸收的功效[13]。

3.2 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张晓君等采用肾活血化瘀胶囊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30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罗钙全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年,研究的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E2、睾丸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并且能够降低IL-6的水平,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这样就表明中药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是有效的[14]。刘海叶等对3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口服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服用维生素D和钙尔奇片,在积极治疗6个月后检查发现,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出现显著升高,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明显降低,这就表明药物组合能够有效减缓骨质流失,增加骨密度[15]。

4.结论

总之,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建议,丰富了中医骨病以及中医学内分泌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采用中医药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应该多采用补肾方剂或补肝肾之剂治疗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研究的样本比较小,缺乏样本大的研究,部分研究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大多数临床研究周期比较短,缺乏长期进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研究,并且采取大样本、长周期进行研究,观察重要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这样的研究结果具有更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庄岸山,詹雅薇,林勇凯,林焕腾,梁祖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214-216.

[2]马少华,马勇.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12:1490-1494.

[3]徐桂琴,关雪峰.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2:96-98.

[4]翟楠楠,陈永强.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非口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4:220-224.

[5]金珉廷,庄洪,晋大祥.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569-574.

[6]邓伟明,孙峰,李静伟,潘定权,史晓林,阚丽君. 益气温经方强骨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8:1003-1006.

[7]凌昆,卫四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7:246-248.

[8]吴昊,李刘坤.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14,05:45-47.

[9]王勇刚,高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17:117-119.

[10]姚新苗,马砚涛,邢玉瑞.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6:89-91.

[11]李颖,麦敏军,刘永坤.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374-376.

[12]刘海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06:84-86.

[13]张华,牟慧琴.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3:20-21.

[14]张晓君,蔡辉.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5,10:1583-1586.

[15]刘海叶,张雪竹,成海燕,于建春,韩景献.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2014,03:56-58.

论文作者:刘建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论文_刘建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