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的思考论文_李友庚

李友庚

身份证:362227198xxxx20316

摘要: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主要指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对我国土地资源使用现状进行准确调查勘测和研究分析,以调查实证开展积极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以此达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发展的目的。我国由于人口与资源不协调发展因素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针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可持续性资源的利用和资源开发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可持续土地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我国土地管理献策。

关键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伸,当今社会广为倡导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实质意味着现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应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社会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对土地的要求。土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被人们期许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最好结果是土地的永久性利用。不利的资源管理可能导致土地生产能力的丧失,如滥用耕地、乱砍森林、超负荷利用草地等人类行为都将引起土地的大量减少、沙化退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如若缺乏管制,则终将造成人类对土地永久性利用幻想的破灭。[1]所以,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土地管理整治问题。

一、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问题

1.土地资源稀缺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虽然地域辽阔,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的资源特点导致可被利用到人类发展各领域的土地资源不多,也就说农垦资源占有量很少。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也使人均土地占有量告急。

2.土地集约化水平偏低

土地集约化水平较低的具体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绿化种植面积过小;农作物产量仍然过低,农耕体现的经济价值不高,同时用于经营的耕地较为分散,不成规模,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2]

3.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近年来,由于用地缺乏规划,不注重环保使土地退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失衡,土地大面积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土地资源的退化导致人类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使土地资源不能有效运用到其他领域,包括:农垦、畜牧、材林等多领域。另外必须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如今土地退化的速度已快于治理的速度。

(二)土地管理问题

1.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据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来看,土地制度的内容包括:耕地的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城市房地产开发制度、土地转让制度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因土地资源管理不当,引发多类经济社会问题,如耕地资源锐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由于征地引发的被征户失地失业现象;国内各地频发的土地高度垄断经营导致房价不断上涨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仍是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针对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社会调查人员,对土地评估的不到位,也是诱发土地管理制度片面实施的主要因素。科学性和严谨性是实际管理工作落实的前提。

2.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分布并不均匀,给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在可持续土地管理方面的财政支持不足,对可持续土地管理的经费投入不足,紧缺的经费多投入到急需改善的管理项目,这就对其他应该共同发展的土地管理项目形成不利影响,长期得不到发展重视,使资源管理无法面面俱到。[3]

另一方面,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此类现象的产生多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导致遇到的很多难点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来支持工作的开展环节。

二、促进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发展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国情来看,传统的土地资源优化措施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土地资源优化方向已朝着综合应用新技术、应时的法律更新、和迎合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向迈步。先进的管理要求国家应通过宏观调控来提高多部门配合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实现改善土地资源现状的目的,即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的管理。要完成此项目标,首先土地管理部门需以土地用途管制、规划设计和市场调节管制的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对土地进行规划前,需全面评估预测土地资源,配合这方面工作的比较先进的方案支持包括:预警、常态监测、动态管理等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对土地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要实时调控和分配资源,使农业用地和耕地科学。[4]

(二)提高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水平

1.提高专业工作能力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工作,政府调整工作以来,土地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就是要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其具体实施措施如下:加强科学、实地调查土地资源的力度,土地资源评估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要使这项工作开展顺利,就要建立完整的资源统计和检测土地资源的系统。只有准确地掌握土地的基本资料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规划工作。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是支撑集约利用土地策略实施的主要工作。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各领域都要发展创新,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把资源的可持续性上升到主要管理层面,主要改革措施是:重点建立可持续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土地利用及土地调查技术创新;土地规划、评价和保护上的技术也应着重研发并积极投入应用。

3.推进信息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其与信息时代的接轨。如此一来,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被写入工作重心。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为:建设总体模式,包括局域网、政务网、外网的土地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和土地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以一站式管理和服务模式,推进土地资源信息服务的集群化和产业化。如图2-1是我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实施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导图,而此平台建设的目的就是对资源管理的优化:即支撑城市资源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

图2-1 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导图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已十分严重,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将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又面临人口与资源发展的矛盾,这就使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更为迫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可用资源进行重复利用,需要依靠不断创新的土地管理方式方法来实现,其具体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方法,其可研究范围极广。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7,19(30):136.

[2]王海龙.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14(6):66-67.

[3]李仕华.关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的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25(2):162-164.

[4]许媛.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4(23):38.

论文作者:李友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关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问题的思考论文_李友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