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兴起发展及商业化模式考察论文_武慧敏 王怀震

短视频的兴起发展及商业化模式考察论文_武慧敏 王怀震

武慧敏 北京印刷学院

王怀震 中国法制出版社

摘要

短视频是内容长度以“秒”为计数单位,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在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短视频逐渐发展成为移动社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笔者主要梳理了短视频兴起及发展现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方式。笔者认为,资本追逐下短视频的垂直内容创业将持续升温,内容分发也将走向更多样化,迎着风口,短视频迈开了商业化的步伐。

关键词:短视频 变现商业化模式

一、“润物细无声”——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2011年,短视频制作与分享始于美国,基于IOS系统的用户可以借助相关应用的滤镜、特效、音乐等方式将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制作成有自身特有属性的创意视频并分享至诸如Facebook等各种大型社交网站中。

短视频,是指视频长度以“秒”为计数单位,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短视频的内容融合了幽默搞笑、生活秀场、潮流时尚、热点事件、技能分享、概念创意、教育公益、专业定制等等主题,覆盖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程度难以想象。最开始的短视频出现在PC端,处于摸索阶段的短视频,只能是借助于第三方社交软件进行分享,并没有服务于短视频的专门性平台。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图文,在2016年获得井喷式发展,秒拍、美拍、快手等近200家短视频平台拔地而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年,短视频垂直领域市场得到发展,人民网专门开辟视频专栏,为短视频在新闻咨询领域的发展开创出新的路径;今日头条旗下“抖音”风靡至今。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短视频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移动互联网以及基础技术飞速发展,流量资费下调,短视频发展风口到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短视频发展也出现各种问题。

一,短视频平台内容生产同质化严重,存在低俗化倾向。视频相较于文字、图片更加能够撩动人心,基于UGC(用户生产内容)发展的短视频,几乎可以接纳所有的“内容生产者”,受众进入没有限制,录制与分享内容不设控,用户完全情感宣泄的同时也造成了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的现象。二,用户层次化分布差异明显,忠诚度较差。在移动互联的现阶段,受众处于碎片化阅读场景,短视频用户很难形成对某一平台的忠诚度,用户更为关注是视频内容的趣味性、咨询性而非平台本身本身的用户体验,因此存在用户流动性大,黏性不够的问题。三,短视频爆发带来一系列版权纠纷问题。短视频发展阶段存在严重的版权问题,赛事集锦、某原创视频掐头去尾的改名播放,侵权和原创者收益问题空前严峻。

面对产业爆发增长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各大短视频平台负责人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1)深耕内容。短视频编辑审核人员应履行审核职责的同时还应增加专业审核,在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网罗、聚集大量的视频已然不是困难的事情,对内容的聚合并通过专业化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才是最关键的一步。(2)找准平台定位,聚合忠诚受众;当前的短视频平台依据内容定位主要有娱乐性内容、资讯性内容、垂直内容三种。(3)进行有效的原创保护举措,建立良性内容生态体系。建成站内检测维权系统,开通视频侵权举报渠道,筹备全网视频监测维权,当前短视频行业侵权成本低,界定难,对优良内容原创的保护不够,造成内容同质化、低俗化。只有通过相关的条例举措对盗版进行控制,建立良性的内容生态体系,才可以使短视频更为健康的发展。

三、“乘风破浪会有时”——迎着风口,短视频迈开商业步伐

短视频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方面呈现出数量显著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质量持续提升的特点;各平台也相继注入大量资金以扶持短视频的内容创造,升级个性化内容推送。移动短视频市场用户规模的发展为多元化商业模式构建带来更大的可能性,以下是目前短视频发展阶段中的几种变现模式:

(一)广告营销

目前广告营销是短视频市场最为主要的商业变现模式。在零头厂商的带领下通过原生广告、互动广告、展示广告等多种营销方案的形式将平台的内容与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深刻的社交属性和高用户互动性还带动了短视频与原生内容营销的融合:围绕社会热点或是节假日开展的主题活动,利用社交关系中的自然传播,以用户之间庞大的关系链将影响力做到最大化。

(二)用户付费

目前快手、美拍、秒拍等短视频平台都开通了付费礼物打赏功能。在付费内容的趋势下,文字、语音问答有已经有成功的案例,短视频信息承载能力更强,观看付费模式随着专业领域内容的深耕和质量的优化是有望爆发的。但就目前而言,用户付费基本都是基于平台上的直播功能模块的生产收益,功能性的用户付费模式壁垒还依然较高。

(三)短视频+电商

电商模式是短视频创业者们最为青睐的一种变现方式。包含在个性化短视频内容中的场景化商品展示对于用户消费需求的激发和购买行为的直接转化有着显著影响,短视频、网红、电商碰撞出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站式所见即所得的购买模式,而对于商品的谨慎挑选以及对其质量的严格把控则是电商模式长期运作的关键所在。

四、写在最后

从移动互联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过渡,首先带来的是传播渠道的智能化,处于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的时代,短视频也毫无例外的要以智能化作为传播的首要手段——事实也是如此,短视频正在朝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今日头条视频业务已经在尝试着让机器首先对上传的短视频进行识别分类“贴标签”;其次认知每个人的阅读行为,感知、理解、判断出用户的所处的圈子,通过优化算法,进行内容的精准推荐和分发。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其“根”总在于“人”,进行智能化分发的结果是使得短视频更加精准的抵达到每一个“人”面前,从而形成更加细分的社群,这也是一个个巨大的IP。智能化不是结果而是开端,短视频发展到智能化阶段迈出第一步之后,剩余的营销活动都可以对每一个IP进行360度立体的后续价值的更大开发。一个优质IP 足以催生一条产业链,如何发掘IP 、塑造IP,这将是短视频能否进行更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任垚媞. 我国短视频生产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新闻战线,201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论文作者:武慧敏 王怀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短视频的兴起发展及商业化模式考察论文_武慧敏 王怀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