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研究论文_阿扎提古力·吾不力卡斯木

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研究论文_阿扎提古力·吾不力卡斯木

国网和田供电公司 848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现代化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快,普及也越来越广。人们的目光也越来越聚焦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上。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致力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和其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就工业电气化的概念,发展前景,兴起历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和研究,能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并总结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优点和劣势,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际生产研究做出几条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建议和方向。

关键字: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实践;研究

电气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工作时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能力。电气自动化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就是借助电气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工业生产之中,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其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质量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相关工业人员的青睐。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一、工业电气自动化

(一)工业电气自动化概念

工业电气自动化就是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电气自动化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当前也相对比较成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效率,所以将其应用到工业中,形成了工业电气自动化这一学科。工业电气自动化具有提高运行的经济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故而从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发展至今其还具有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作可靠性的良好作用。目前我国全面地实现高科技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崭新时代。它将会给我们带来社会发展的稳定与进步和现代化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因此,积极探讨与不断深入研究当前国家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长远规划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1]

(二)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计算机的普及发展,电子技术的产生兴起是密不可分的,已经经历的实践的考验,已经经历了出现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历程,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是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概念形成的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和平的年代,各国都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军事工业的发展上,而是致力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作为一种军用技术应用到民用生活之中,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电机、电力、电子等产品不断涌向,随之自动化概念出现。之后致力于自动化的研究,电器、接触器等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它们的应用使人的意志通过设备操作来实现,这也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改革。这就是电气自动化的出现。

电气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得益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提出,使电气自动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方向,从而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取得了质的飞越,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阶段则是优化管理的出现。而优化管理的实现则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共同服务于生产过程,电气自动化才实现了自动化的实践应用,可以说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发展离不开各个行业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通信、电子等飞速进步,而作为包含这些学科的电气自动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自动化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代控制理论得到了普遍推广,人们也习惯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解决。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自动化理论也得到了发展。[2]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机械制造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空前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成熟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划分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二、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疑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助益,而其率先普及则是在企业管理制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随后人们发现了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功能,作为生产工作的控制平台,工业也大量引进计算机技术。工业相关人士对以 PC 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十分重视,并加以研究实践,形成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灵活性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大特点,并且能够技术集成,简化了复杂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其维护而言,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仅仅定期简单保养即可。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凡响,国际组织对可编程控制器制定了相关标准。有了标准可循,可编程控制器的接口型号实现规范化。遵循标准,生产厂商依据标准进行控制器的生产,达到产品标准化、国际化的目的。而在可编程控制器符合了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其内部的 PC 控制软件也逐渐向着国际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其具有的实践应用方面包括如下几点:

(一)现场总线

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现场总线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互动性等,其本身属于一个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生产自动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工业生产使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以使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简化。对于成本而言,现场总线设置过程相对简单,应用设备较少,减少了成本开支。现场总线节省后期电缆的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就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来说,其在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其主要是与分散控制系统共同作用于工业生产中。[3]

(二)先进控制技术

工业生产能否做到合理操控,取决于先进控制技术。而采用先进控制技术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实现对模型的有效预测,而且还能够针对控制进行有效的推测,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变量,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传输、收集处理和模型辨识相应的数据,先进控制技术得以发展建设,从而实现先进技术的应用。先进控制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的实现智能化,在工业生产中,智能化生产可以说是未来的生产发展趋势,智能系统就是建立在生产智能化的基础上,依据智能系统可以有效的保障故障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使得工业生产可以顺利的进行。

【结语】: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展成熟,在经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基石,伴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从理论发展到实践。在这过程中,物理科学是理论基础,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最大限度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现代创业月刊》,2011,13(12)52-56.

【2】马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26)124-126.

【3】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06)169-171.

作者简介:阿扎提古力.吾不力卡斯木,性别:女,出生日期:1973年3月15日,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工业工程类

论文作者:阿扎提古力·吾不力卡斯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

标签:;  ;  ;  ;  ;  ;  ;  ;  

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研究论文_阿扎提古力·吾不力卡斯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