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的言传身教论文_陆凤星

谈谈教师的言传身教论文_陆凤星

陆凤星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言传身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意思是既用言语来传授讲解,又用行动来示范教导。“言传”和“身教”又是不可分割的,必须做到两者的统一,即言行一致。教师正向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心灵和品德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从“言传”的魅力——教师做语言的表率、“身教”的意义——做行动的表率、“言传”不离“身教”——做言行一致的表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言传身教;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194-01

“言传身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典出南朝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示范、教导;“言传身教”是既用言语来传授讲解,又用行动来示范教导。“言传”和“身教”又是不可分割的,必须做到两者的统一。教师正向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心灵和品德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一、“言传”的魅力——教师做语言的表率

学生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老师的熏陶和影响下学习,加上他们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喜欢听老师的话,善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用规范、文明、人性化,甚至是如诗如文的语言去影响他们。而语言也是传递情感、道理的,这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美好的语言犹如一汪清水,沁人心脾,给学生以美育。如果教师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诗一样优美高雅,就给学生更多美的感受和体验,如果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是锦上添花了。

此外,教师的语言会变成学生的语言,老师的道理也会变成学生的道理。教师时常给学生引导的道理, 如果学生从内心上认可,也会变成学生自己的道理,他们也会用上这道理去劝说同学、父母,或是他人。

学生真心认可的道理,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也不需要强制执行;学生能够心领神会,能够学以致用,这就是言传的魅力。

二、“身教”的意义——做行动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身教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有威信、最为崇高的榜样。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的人,他的情感、他的品格、他的魅力,都首先体现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之上。身教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负责,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很多时候,有声的“言教”不如无声的“身教”更有影响力,更有教育成效,即如美国学者布鲁纳曾所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学习的模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若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较为随意,衣着不得体、行为不典雅,即是破坏了该有的师长风范,将会在学生面前丧失尊严,得不到学生内心上的真正认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会变得苍白无力,甚至会成为学生嘲笑的把柄。教师面前仿佛就有有一面教育的镜子,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

优秀的教育,既需要教师的正确言传,更需要教师的合理身教。言传利于学生明理,身教易于学生动情。教师若能使得学生动于情,便能晓之以理,发挥教育的强大效力。有时,身教比批评、训斥更易于使学生接受,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身体力行,说到做到,学生才能知道并做到。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更在于做到。要使学生做到,老师的身教就更加重于言传。

三、“言传”不离“身教”——做言行一致的表率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若是教师不注意,容易出现语言和行为脱节的现象。若是教师言行不一,会失去学生的信服感。学生的榜样倒下了,会对学生品质人格的养成有所危害。所以,凡是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也坚决不能做。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次课上,先生发现有学生手指熏黄,估摸是被烟所薰。先生严肃地劝告:“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贵为校长的先生,一向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景仰。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学生十分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面对来自学生的责难,张伯苓并没有生气,而是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人将自己所有的烟火取来,销毁于众人面前,并将自己使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亲手折断,当众诚恳地说道:“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先生一言九鼎,此后,他不再食烟。

张伯苓先生的戒烟之举,是以实际行动率先垂范,展现了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尊严,这就是言行一致的表率。

在日常当中,教师能够随手拾起地面的垃圾,爱护校园花草,学生也会乐于成为环保卫士;教师能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学生也会善于成为节约能手;教师能够一笔一划认真书写,学生也会长于成为书画写手;教师能够沉静阅读,爱惜书本,学生也会志于成为爱书读者……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可做表率也。

教师正向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心灵和品德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教师正如正立的旗帜,学生追逐方向往上;教师正如前方的路标,学生顺着标记向前。

因此,教师要时刻优化自我,在言语、行为、素养、品格上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以自己正确得当的言行和富于感召力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情操感召和熏陶学生,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以智慧点燃智慧,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意志激励意志,以真情传播真情,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南朝)范晔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程树德撰.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论文作者:陆凤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谈谈教师的言传身教论文_陆凤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