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_银行论文

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_银行论文

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困境论文,金融创新论文,根本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由于企业亏损加剧,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没有完全到位,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加上连续降低利率,部分企业不规范改制等,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步履艰难。如何创造资金来源,延伸服务功能,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商业银行迅速走出困境?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令人担忧

“目前银行的日子不好过”,这不仅是业内人士的感觉,也是业外人士的评价。事实上,商业银行经营步入维谷,是历史上所没有遇到过的。突出表现为:

1.贷款难发放。前些年,不少银行求贷者络绎不绝,可谓是门庭若市。然而这种红红火火的场面,埋下了不少隐患,也使银行人花钱买了教训。在加强信贷风险防范中,有些行一度出现“恐贷”、“惜贷”现象,又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呼吁银行要解放思想。事实上,银行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眼下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少,骗贷、套贷现象屡见不鲜,有钱的企业不求银行贷款,求银行贷款的企业多数不景气。优势企业本身基础很好,又可上市募集股金,直接融资能力强,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想方设法在银行身上打主意的企业,大部分不符合贷款条件。贷款难发放已成为普遍现象。银行靠贷款收益来增加利润和发展壮大的路子,似乎不再容易走下去。

2.风险难化解。商业银行存量信贷资产中的不良贷款本来已呈居高不下态势,一般占30%左右,高的县级支行达50%以上。这一沉重包袱,主要是企业亏损增加形成的,短期内难以扭转。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企业改制又出现了不规范行为,制定改制方案,不听银行的意见,实施改制不让银行参加,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处置等有失公正,进而使银行的债权被悬空,不良资产一升再升,信贷风险与日俱增,防范和化解还难以找到良策。这不但削弱了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开拓经营的阻力。

3.利润难创造。目前商业银行的亏损面不断扩大,1998年核算实绩是最有力的佐证。问题在于,一方面我国的存贷款利率一降再降,另一方面存款与贷款的利差进一步缩小。过去,商业银行只要组织到资金,就可以存放在中央银行坐吃利差;现在不但组织资金的成本有增无减,而且转存央行的存款利率也一降再降,如果资金一闲置就要贴本,逼着你非要找出路把资金用出去不可,倘若论证上出了偏差,就会鸡飞蛋打一场空。事实上,完全依靠信贷资产创利的路子已经走不通。

4.资金难组织。伴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组织资金已陷入非理性竞争的困境。特别是对公存款每况愈下。加之股票上市额度的增加,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存款,致使银行资金来源受到冲击和影响。有些银行由于存款下降,存贷比例失调,不得不整日忙于筹集资金用于清算或者保开门兑付。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时采用送小礼品、暗里贴补等手段,向银行开户单位拉关系、挖存款,展开明的、暗的资金争夺战,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组织资金上腹背受阻。

5.管理难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都是实行的一级法人、分级经营,体系庞大、机构众多、分布广泛。上边对下边的管理,有的是鞭长莫及;下面按上面要求,有时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何实现一级法人、分级经营的配套衔接,怎样处理好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关系,如何使每一个基层营业机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这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上来说,确实有很多学问。尽管上级行也出台不少管理举措,但比较奏效的、抓住关键的、牵动管理由量变到质变的似乎还显得乏力。因此,如何抓管理促开拓,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课题。

商业银行步入经营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从适度从紧的“软着陆”,到扩大内需的启动经济增长,商业银行过多地承担了社会经济改革的成本;其次是历史问题的累积,多年来在卖方市场的推动下而形成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包袱,在买方市场出现后,大部分让主要债权人银行背着走,这不能不算是历史的遗憾;再次是有些改革不到位。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不同步以及双方缺乏配套衔接,也使银行在开拓经营上处于被动地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着数不多,创新步伐不快。

只有金融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金融创新说到底是金融的革新创造,它是金融领域中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创建活动的概称。内容包括新理论的灌输,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开发,新方法的推广,新模式的替换等等。创新的潜力无穷,前途无量,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更具现实性和迫切性。

其一,只有金融创新,才能构建新的运作模式。商业银行现行的经营运作,包括指导思想、经营策略、业务品种、营销手段、操作方式等,其中有不少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滞后性。有的甚至对业务经营产生制约作用。只有大胆创新,解放思想,才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真正另僻蹊径,按现代商业银行要求,重构经营运作的新格局。

其二,只有金融创新,才能形成自身经营特色。现代金融充满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既有国内的市场竞争,更有国际的市场竞争。谁的经营高人一着,胜人一筹,谁就能有效地占领市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竞争取胜的法宝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新、特、优上。就是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品牌,要有特色服务,要形成自身的优势。而新特优的体现,坐等等不来,观望望不来,必须靠自己去创造。多年来,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经营上立下根基,依靠老字号、金招牌来巩固阵地,发展业务,在客户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行总在常规化经营上低水平运转,并无自身的经营特色现象,长此以往必将受到淘汰。只有不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研究市场、驾驭市场,做好创新文章,在经营上独树一帜,才能开辟一方新天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只有金融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较快,由于各种启动经济增长的措施逐步到位,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提升,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将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把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经济决定金融,进一步启动经济增长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不仅需要银行增加投入,调整信贷投向;而且企盼银行扩大中介服务、创造新的信用工具,改革结算手段等。在新的经济走势面前,商业银行只有审时度势,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更好地为启动经济加油,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只有金融创新,才能开拓生存发展空间。现在有的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求发展、外抓开拓能力比较差。不仅存款阵地萎缩,市场份额小,而且贷款的“黄金客户”少,抗风险能力弱。在银政、银企、银户关系上也不够协调。究其实质,主要也在缺乏金融创新上。表现为不注意运用灵活、实用的经营手段;业务品种十分单调,对客户缺乏吸引力;只在组织资金上用力,不在支持经济上用心,地方政府很有反感。这种传统式的工作思路和常规化的工作方法,如不来个根本性的转变,必将窒息基层机构的生机与活力。也只有在“新”字上做文章。拓新的思路,抓新的着数,有新的目标追求,才能使路子越走越宽,业务经营越来越好。

着力抓好五个方面金融创新

应当说,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源泉。在经营困境情况下,如何创新,从哪些方面创新?

首先,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在经营策略上创新。市场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起点和终点,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指示器。“面向市场、了解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是推动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基本工作方法,抓住了市场就是抓住了银行业务经营的关键。商业银行面向市场、创新经营,在组织资金上要把主攻点放在抢占市场份额上;在配置资金上要把落脚点放在真正扶优限劣上;在服务行为上要把集中点放在“三个面向”上;在追求目标上要把根本点放在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上。摒弃大包大揽、规模扩张、粗放经营等习惯行为,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同时研究金融产品的消费群,并以优质服务来扩大市场、赢得市场。

其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在金融工具上创新。必须看到,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发展的空间渐趋狭窄,单纯依靠存贷款业务很难获取较好的利润回报率。在保持传统业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开拓中间业务,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积聚资金能力,降低平均成本,增加信用供给,从而增强盈利水平。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同样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层次推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主要是“三代”业务,即代收代付代办保险,租赁业务。收回不能履行偿还贷款责任企业的厂房、地皮、设备等,对外开展自营,将沉淀信贷资产转化为租赁。充分利用联系面广和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客户传递市场、产品、项目、技术等实用信息等。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中间业务,通过中间业务的突破,培值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经营的活力。

再次,认真抓好整体联动,在管理体制上创新。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格局、管理手段、风险监控机制等亟待创新。由于在国家专业银行体制下设定的分支机构和内部职能部门,带有很大计划和行政色彩。已形成的纵横交错、条块分割棋盘式、分散式的经营管理格局,条条块块都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进而使经营行为难统一,政出多门难协调,经营风险难控制,整体优势难发挥。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尤其要重塑管理体制。(1 )进一步强化总行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各级行行长在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要强化行长负责制;(2)建立分级经营、统分结合的集约经营网络体系。 主要是实行“四级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集约经营策略,总行、省级分行、市级分行分别向管理经营型、经营管理型、直接经营型转变;(3 )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机制。包括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以激励扭亏增盈为目的的动力机制、以增收节支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核算机制等,以促进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

第四,充分运用信贷杠杆,在传导机制上创新。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信贷资金过多地投向生产和投资领域,刺激投资需求,一方面助长了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方面导致很大一部分信贷资金的沉淀和呆滞,使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现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有效需求不足,不少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我们应充分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和扩大内需,帮助启动消费市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可充分发挥传导机制作用,进行功能创新,利用多种媒体,宣传业务新品种,逐步扩大消费信贷,如居民购买住房、汽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通过有目的传导、引导和脚踏实地的支持,以不断开创业务经营的新领域。

第五,注意加强硬件投入,在科技应用上创新。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知识和技术的竞争。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金融企业也不例外。谁抢占了技术的制高点,也就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以市场武装技术,以技术占领市场,走上市场和技术交替推动的持续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商业银行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电子计算机引入支付清算系统是当代最为成功的金融创新。各种现金支付、存款透支、自动查询、报表提供、信息传递、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和新的服务,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识别和处理,不仅可以成若干倍提高结算和支付的速度和效率,还可以大大节省流通费用的开支,满足经济发展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当前,还应加快自动存取款、自动转帐、信用卡、电话银行等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以尽快走上科技兴行之路。

标签:;  ;  ;  ;  ;  ;  ;  ;  ;  

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