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肖依驰

肖依驰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在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H型高血压病患40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分析两组的疗效,比较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0%为,比对照组的81.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05±2.08)umol/L,比对照组的(15.42±3.17)umol/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提高疗效。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30-02

在高血压中,H型高血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病理类型,患者通常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情况。本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当中最为常见的是叶酸摄入不足。有报道称[1],对于高血压病患,若出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的症状,将会显著增加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依那普利叶酸在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H型高血压病患400例,择取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所选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00例。实验组男性103例,女性97例;年龄在32~74岁之间,平均(53.1±6.8)岁。对照组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在32~73岁之间,平均(53.4±6.9)岁。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5umol/L,DBP水平在90~100mmHg之间,SBP水平在140~180mmHg之间。此研究排除严重肾病者、其它类型高血压者、合并代谢疾病、过敏体质者以及依从性较差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详细如下: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于每日早晨8~10点用药,1次/d,维持治疗8w。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详细如下:依那普利,10mg,于每日早晨8~10点用药,每日1次,维持治疗8w。

1.3 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的前臂静脉血约5ml,经抗凝处理之后,离心并收集血浆,同时采取ELISA法对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

1.4 疗效判断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降压标准[3]对两组的疗效作出评估。(1)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且降至临床正常水平,亦或者是舒张压降低≥20mmHg。(2)有效,舒张压降低不足10mmHg但降至临床正常水平,亦或者是舒张压降低10~19mmHg,亦或者是收缩压降低≥30mmHg。(3)无效,血压降低的情况未达到上述任何一个标准。利用[(显效+有效)/组例数*100%]公式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资料中提及,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致残以及致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对于H型高血压,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并且,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还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临床有必要采取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措施来对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依那普利叶酸能够同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血压进行降低。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将会对内皮细胞进行严重损害,并能影响细胞因子以及粘附因子的表达,能够对内皮细胞基因进行改变,从而促使细胞凋亡,并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还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此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可显著提升H型高血压病患的临床疗效,并有助于降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综上所述,积极对H型高血压病患利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的效果,促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改善,建议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欧阳基鹏,何慧君,李艳等.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5):2444-2445.

[2]张医虎,寿松涛,刘艳存等.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效果的 Meta 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7):54-56.

[3]胡晖,许兆延,岑锦明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18):2899-2901.

[4]罗羽慧,封杰,崔坤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2):222-224.

论文作者:肖依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肖依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