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建锋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建锋

陈建锋(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 福建 泉州 362300)

摘要:众所周知只有掌握好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拥有高中数学素养能力才能够为高校相关专业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创新变革,高中数学教学实现了较大的创新变革,因此为了响应国家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素质教育情况,培育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中生,必须能够正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展开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49-01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即高中数学教学实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育,其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同时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也面临着找为制约,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创造性和应用性不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这两个缺点成为制约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实现现代化、未来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能够明确造成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原因机制,从而对症下药实现对制约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发展因素的优化改革。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可知,在新课程标准目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逐渐展开了一些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优化设置,但是从根本中可以看出,其改革创新未能够把握一个科学的度,导致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诸多的不顺畅。第一是高中数学教学创新中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展开数学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无法引导学生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探究性培育,而在数学考核中却要求考核学生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在立体几何的证明题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展开数学的预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直接展开了对各种几何证明例题的讲解。而事实上由于立体几何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的预习活动并不能够完全深度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继而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更是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第二是高中数学教材重新编制的不科学性,新课程标准下实习了对数学教材的重新编制,根据时代的要求实现了教材知识的删减,但是在删减下的教材中使得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不再整体、规范,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因此产生的漏洞存在;第三是高中数学教学实现了独立化发展,忽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高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作用,但是事实上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数学知识忽视了对初中知识的参考,导致在高中课堂中教师会说“这些知识初中已经上过了,我们就不再多说”,致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优化创新

针对于上述所提到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可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以下几点展开创新:

(一)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创新高中数学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去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继而带来了教师角色地位的缺失。因此在优化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更要求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自我专业知识能力,对于改革后的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优化创新。如在新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展开导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导数知识同立体几何知识想联系,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探究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做好学生探究思考过程中的引路人。第二是要求教师能够展开层次化的教学,做好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存在大多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来激发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照本宣科或是直接参照网络上“新”的教学模式的数学教师,其对于高中学生的魅力度为零。而若是具有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并且能够创新数学教学活动,利用生动有趣的数学语言完成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人格魅力较高,学生也更加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完成数学学习。

(二)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特点,展开个性化创新活动

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下,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都实现了改革创新,且所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是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的。但是事实上这种发展趋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不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因此其展开的新课改教学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对此必须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数学教学发展的特点,展开个性化的创新发展。如对于农村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可以发现农村的学生的数学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探究性可以但是创造创新性不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对于这一类的高中生展开另外的教学创新。如在教材中增加一些数学开拓创新思维能力,将奥数的知识思维导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农村高中学生能够采用更加独特另类的方式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够借助本地数学资源,增加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其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行新课改目标一来,高中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实现了巨大的变革,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享受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带来的进步的同时也要求能够正视到,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仍旧存在教材编制不科学、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知识衔接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能够从加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入手,不断的提高初高中的数学知识衔接,根据本区域的数学学习情况展开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同时借助现代化教学理念,展开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平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农家参谋,2019(09):120.

[2]郝素格.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J].学周刊,2017(08):153-154.

[3]顾飞.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172-173.

[4]曹臻.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

论文作者:陈建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建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