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论文_范增成

(天水四〇七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596例患者中分离的158株肺炎链球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肺炎链球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地区肺炎链球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肺炎链球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对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建立本地区肺炎链球的抗菌谱。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耐药谱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也是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1],同时肺炎链球菌也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心内膜炎和菌血症等。长期以来,由于肺炎链球菌生存条件较高,兼属性厌氧菌,又可产生自溶酶,菌落形态与甲型链球菌相似,因此检测时有误检和漏检现象。近年来,随着分离和鉴定技术的不断完善,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逐年提高,而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率也持续增高。因此,我们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检出的158株肺炎链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从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鼻咽拭子等596份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158例。年龄在0-10岁儿童140例占88.6%,年龄大于60岁老年人14例占8.9%,其他4例占2.5%,以儿童和老年人居多。

1.2 培养基

哥伦比亚血琼脂(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公司),肺炎链球菌药敏鉴定平板(湖南天地人),Optoehin药敏片(英国OXOID公司)。

2 分离培养与鉴定

2.1 分离培养

取脓性痰、鼻咽拭子、及其他部位化脓性分泌物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于35℃、5.0%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8-24h,可形成细小、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直径约为0.5-1.5mm的菌落,在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培养48小时后出现“脐窝状”菌落。

2.2 鉴定 涂片镜检

挑取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细小、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扁平可疑菌落或中心塌陷边缘隆起,成脐窝状的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成双排列,呈矛头状,钝端相对,尖端相背。生化反应:该菌可发酵葡萄糖(亦有少量不分解者),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在6.5%NaCI肉汤中不生长,可产生自溶酶。还可结合荚膜染色(疑似肺炎链球菌时,可将标本少许置于玻片上,加少量未稀释的肺炎链球菌抗血清混匀,再滴加少量美蓝混合,加盖玻片,以油镜检查。若荚膜显著肿大,菌体周围有一无色宽的环状带,菌体无变化,且染成蓝色,此即荚膜肿胀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阴性,胆汁溶解阳性,几乎所有该菌对Optoehin敏感。

2.3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湖南天地人链球菌药敏试验板和纸片K-B法补充试验以WHO推荐(NCCLS)制定标准(2016年版)进行药敏敏感试验。质控菌株ATCC49619跟随整个过程。

3 结果

3.1 肺炎链球菌的来源分布

一年来从我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其他部位感染性患者分泌物中检出肺炎链球菌158株,呼吸道132株(83.5%),其他部位感染26株(16.5%);其中0~10岁儿童140例占88.6%,年龄大于60岁老年人14例占8.9%,其他4例占2.5%。儿童和老年人为重要易感人群,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3.2 从全年的菌株检出情况来看,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菌株数均高于每年3月-10月,季节变化趋势较明显,见图1。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敏感类,包括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氯霉素和青霉素;②耐药类,包括红霉素,克林霉素,素环素和复方新诺明。

4 讨论

本资料显示,不同季节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也不相同,其中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菌株数高于每年3月-10月,提示这段时间是肺炎链球菌的高发时节。因此,加强此时间段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菌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检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社区获得性耐药菌的高发。

肺炎链球菌变化分布比较广泛,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也是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研究显示,临床分离菌株,青霉素仍然是大多数链球菌种引起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7.2%、84.8%、86.7%、72.8%。由于肺炎链球菌有比较厚的荚膜,因此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对青霉素G耐药类由报道的4.8%—9.7%上升到13.3%。有些菌株对青霉素的敏感性降低时,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也相对较高。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等产生多重耐药[2]。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发生改变,使青霉素G结合力下降[3]而产生耐药。肺炎链球菌的高耐株常对广谱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亦同时耐药,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开始增加[4]。因此应加强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建立本地区肺炎链球的抗菌谱,为社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姚成 .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李娜 . 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临床特点、耐药性与与血清型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叶应妩 . 主编,全国临床经验操作规程[M]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70

[4]张涛 . 儿童肺炎流行特征、病原体诊断方法评价和肺炎链球菌多重PCR分型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论文作者:范增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儿童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论文_范增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