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王滨华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王滨华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150056

【摘 要】目的:观察胸外心脏按压所使用的不同频率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以及对体会其护理操作、为心肺复苏的成功实施提供有效的对策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门诊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明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尿资料、对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等临尿急救技巧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采用一定的胸外按压频率,在本组研究的明例心脏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和护理后、可以发现其中一期复苏成功的患者42例、二期复苏成功的患者32例、三期期复苏成功的患者24例、另外有2例患者在经过心肺复苏。结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于心脏的复苏起着关健作用、在救治的过程之中必须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观察及护理体会;

在临床上,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急诊技术,它能够对心跳骤停抢救的最佳时间进行准确迅速的判断,并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如果观察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的扩大中这种现象时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这时是采取救援措施的黄金时间。在四分钟内肺中与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持供应,故在四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可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而完全复原,六分钟以上则一定会有不同程度之损伤,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坏死。脑细胞坏死就意味着病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因此,心肺复苏在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胸夕卜白脏的按压频率对于心肺复苏来讲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操作者不能够准确的对复苏按压的速度或者按压的位置出现了偏差,很容易引起患者心肌的缺血和缺氧,更严重者则会出现患者因为循环血量的不足而导致死亡。反之,如果操作者能够很好地把握按压的力度,频率,位置,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则很大程度可能使患者能够转危为安。因此,对于操作者来讲,必须要具有熟练的业务实施技术,对胸外白脏按压频率有很好的把握,这可以保证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使患者得以成功抢救。再者来说,患者心脏复苏成功后,但对于患者真正的脱离危险来讲,复苏后的护理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回顾性的分析我门诊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白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等心肺复苏方面的技巧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将胸夕卜白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结构以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岁,上下浮动3.6岁。对所有心脏骤停患者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其中40例心肌梗死患者,18例脑出血患者,14例脑梗死患者,1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6例药物中毒的患者,6例严重创伤的患者,4例溺水患者,4例电击伤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首先进行心肺复苏工作,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轻拍患者肩部,用一手固定其颈后部,另一手固体其一侧腋部或骸部,将患者整体翻动,成为仰卧位,患者应仰卧在坚实的平面,头部不应该高于胸部,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从而能够保证脑血流量。患者气道开放,及时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或者异物清除干净,这样有利于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其方式可有口对鼻子、口对口、呼吸机进行通气以及呼吸气囊进行通气等。同时亦可给予患者及时的吸氧,有利于患者恢复自主的呼吸。然后及时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其具体方法是2-3次捶击患者的前胸,使其心律恢复。如果患者仍然没有心跳,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双肘伸直,借身体和上臂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压,使胸廓下陷3.5到5厘米,在这之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使白脏舒张,有节奏地反复进行该措施。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要离开按压部位,以防位置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按压的频率按照与通气的比值为15比1,其按压的速率为每分钟100次。在进行,分钟以后,立即换成数数的方式,具体是将三位数作为按压的次数,这是因为数数的速度减缓,而数与数时间变长,这样与一个心动周期相当于0.8秒的时间。继续按压3分钟全后可见窦性心律,15分钟之后可见自主心跳。接着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促进患者通畅的进行补液。另外可以在医嘱情况下,给予患者服用肾上腺素,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并给予电击除颤,临床上,在出现心脏骤停或室颤现象2分钟之内内进行除颤效果最好。有时可以亦可辅助使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进行除颤。如果上述方法仍然无效,则应该及时进行胸外的心脏起搏。如果患者面色、指甲以及嘴唇出现红润,且血压值达到8.6/6kpa,同时能够触及到大动脉的波动,这时心肺复苏就成功了。进行完复苏工作以后还要进行长期的监护工作。临床上,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应该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其按压频率通常使用的是常规数数的方法,但是实际情况之中却很难做到很好的时机把握。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胸夕卜白脏按压的频率。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按压计数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数的数字位数延长,即从以前的一位数变成两位数或三位数,根据这个节奏,可以适当的减缓按压频率,每分钟在75到80次之间,基本上能够符合正常心率大小,这样能够确保心肺复苏的成功。倘若心肺复苏后病人呼吸功能虽然恢复但不健全,这时候就需支持呼吸,应及时实施氧疗和机诫呼吸.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休克或者是血压偏低等并发症,首先要注意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这些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观察以确保生命的生命体征平稳.防止出现脑死亡的现象。

2.结果

一期复苏成功的患者42例、二期复苏成功的患者32例、三期期复苏成功的患者24例、另外有2例患者在经过心肺复苏术。

3.讨论

可以发现,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对能否成功实施心肺复苏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把握好按压频率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姜韵玉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卷第3期:109

[2]黄素芳,卢吉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及按压者的体重对按压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年8月第29卷第八期上旬版:2701

[3]郑清圈,王凤英,毕艳平,张春艳,李小梅,李卫芝 心肺复苏中不同心脏按压频率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6年1月第9卷第1a期:152

论文作者:王滨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王滨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