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_国际市场论文

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_国际市场论文

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内市场论文,出口商品论文,结构优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的贸易结构由该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静态情形下,贸易结构是一定的,取决于要素禀赋;但现实中,由于技术可以改变产品中要素构成的比例,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可以构造的。从世界市场来看,技术的进步以及多边和区域内的协调,使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这意味着一国的商品出口,常常面对的是统一的国际市场。在这种条件下,要广泛地获取贸易利益,出口结构就要尽可能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相一致。从我国现实来看,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这意味着要长期地取得贸易的利益,主要应形成动态比较优势。以上两点结合起来,表明我国贸易的合理目标之一,是建立立足于动态比较优势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出口结构。

一、我国出口结构的特点

从动态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察我国的出口结构:一是地区结构;二是商品结构;三是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四是反映出口效益的贸易条件。由此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分布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1994年,对日本、美国、欧洲和香港(大部分转口贸易的最终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就占我国出口总额的74.3%。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与历史状况比较,我国的出口市场有所扩展,但与整个世界贸易的多元化格局比较,我国出口的市场分布反而相对集中了。1978年,我国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中,亚洲占61.5%,到1994年,这一比例为60.1%,并没有太大改善。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情形一样,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市场多元化程度没有显著提高。

第二,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之间的相对差距还很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上,重化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在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在这一大趋势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比重相对下降。十多年来,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在改善,初级产品比重在下降,制成品比重已达84%。但与世界市场的需求结构仍有很大的差距,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依赖轻纺工业,如服装和纺织品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进口需求的比重,10多年来一直稳定在9%左右, 但我国对该市场出口的比重,1991年仍占35%;二是重化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较低,如1991年,机电和运输设备占OECD进口需求的48%,但在我国对该市场的出口结构中,只占17%,市场份额只占0.8%。 虽然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提高了,但在制成品中,世界市场的主要需求移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我国的出口没有适应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相对来说,提供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以及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

第三,就出口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具有一定基础的一些重化工业和制造业,并未发挥应有的优势。因这些行业的企业历来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低。如近年来,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虽已占80%以上,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占50%左右,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的轻纺加工产品,在国内形成的增值比例较低,出口利润率也很低;又如,机电产品占我国出口的比重,1994年已达26%,但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约占40%。

二、上述结构特点的不利之处

对外贸易的利益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市场份额和单位商品的收益(或出口创汇能力)。我国上述出口结构对这两方面都有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这是因为:(1)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受到来自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我国出口产地主要集中于沿海,随着土地、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步丧失。而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或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越来越多地取得生产标准化产品和轻加工产品的技术,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同时,利用其成本优势,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和占有一定的份额。例如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这类商品的出口上发展就很快;(2) 出口地区和商品相对集中,很容易受到进口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例如,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占OECD的市场份额,从1981的4 %上升到1991年的17%左右,进一步的扩张会受到多种压力的限制。目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已有150多种被进口国认为有倾销行为。 从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反倾销新守则来看,增加了反倾销的适用范围,反映了当代保护贸易的要求。今后的国际反倾销有不断强化的趋势,这对曾以低价策略进入和占领市场的我国出口贸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商品市场上,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是较稳定的,随着对技术密集型产品需求的增加,相对比重会逐步下降。这样,一方面受到来自更具成本优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一方面受到进口国利用反倾销措施等手段进行限制,已有的市场份额并不稳固。

第二,单位出口产品的创汇能力受到限制。这是因为:(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只会逐步上升,而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是一般的趋势。成本的相对增加和需求的相对减少,使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率将不可避免的下降;(2)在制造业中, 劳动和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多是标准化产品,技术含量低并且普及程度高,如果不能改进技术,制造业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就不具有动态比较优势。这样,尽管总出口中制造业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能获取的比较利益仍然很有限。(3)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原材料日趋紧张,我国传统产品的出口成本已经很高,有时为了局部利益,或在国际市场竞价销售,致使出口收益很低甚至为负。同样,受成本上升的影响,轻加工产品的优势也很难持久。

已有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而单位产品的出口收益很难提高,长期来看,贸易就会受到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环境下,为了同别国一道取得资源国际配置的效率,一个国家只有加入到国际分工中去。但在国际分工中需要占有和保持有利的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和长期稳定的增长。如果我国的机电、电子、化工等行业不能参与国际分工,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和轻纺工业创汇来实行进口替代,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就不能得以改善,最终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另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还面临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来追赶发达国家的任务,这就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所需资金主要通过贸易来获得,也就是要继续发挥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增进国际分工的地位和取得贸易的利益,这两方面都要求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三、过度保护不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

适度保护,对一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保护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和企业的低效率。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除了一般的不利之处外,过度保护还会导致一些特殊的不良后果。例如:

第一,过度保护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也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内幼稚产业进行适当保护,但同时,也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外资。例如,对外资企业的进口实行关税减免和减少审批。这样一来,国内企业进口关键技术和重要设备受到限制,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外来投资相当部分是以设备作价进入的,国内企业所需的技术和设备由外资引入了,其产品也随后在国内市场取代原来国内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结果是,国内企业不但没有受到保护,反因引进技术和设备受到限制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过度保护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创新和开发。由于最终产品和零部件之间的关税差别过大,最终产品受到的有效保护,远高于名义关税,使国内企业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成品,就可以在国内市场获得可观的利润,而不愿投资我国具有潜在优势的零部件产业,不是通过开发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其结果是造成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中加工组装能力的增长高于元器件的供给,使加工工业长期依赖于进口,基础工业的发展则受到抑制。保护国内企业发展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反而为国外产品的进入开辟和保持了市场。组装业本身的增值率很低,如果不能带动上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工业增长的效益,而其自身可能成为“无根产业”。

第三,过度保护不利于缩短进口替代过程。在过度保护下,企业进口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在短期内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缺乏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去实现成本节约和竞争力的提高,其产品不但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一段时间后,国内市场又会受到新的更先进的同类进口品的压力,又得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造成重复替代。在过度保护下,企业不必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只需生产少量产品,或供应局部市场,就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其直接结果一是企业规模过小,不可能具有与国外大企业竞争的能力,二是重复引进,给有限的国内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保护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国内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根本是同质产品的成本优势,这要通过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提高管理效率等途径来实现。过度的保护不利于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开发出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动力在提高质量和节约成本方面作长期投资,进口替代过程拉得过长,出口商品结构也难于改善。

四、开放的条件和措施

从根本上讲,一国的出口结构主要决定于该国的经济形态。优化出口结构,是指在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市场上,对重化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占较大的比重。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目标,应是增加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出口和开放市场并不是矛盾的,通过有序开放,减少过度保护,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国内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才能生产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最终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经过17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已有一定的承受外来竞争的能力,市场制度正逐步形成,许多政策正争取与国际惯例相一致,从而创造了逐步开放市场的条件和机会。第一,目前实行了有管理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适当的降低进口壁垒,并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激烈的冲击,一是因为汇率的市场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调节杠杆的功能,二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仍然可以将汇率作为一个有力的调节进出口的工具;第二,我国统一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使国内外企业面临着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与以前的税收制度相比,国内市场受冲击的程度较小;第三,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抵制国外企业的倾销对国内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第四,目前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初期,物价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较为有利;第五,降低进口壁垒,可能会刺激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我国去年年中的外汇储备已达620亿美元,完全可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就实际情况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适当降低关税水平。我国目前的关税水平过高,保护了企业低效率、小规模生产的利润,适当降低关税有助于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有助于促进企业投资的合理化和竞争能力提高;第二,调整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之间的关税差别,促进新兴行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第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保护对象应有一定分工,二者不应重复使用;第四,应对部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用经济手段来调节进口;第五,应对非关税措施适当公开化,如对一些重要的配额实行拍卖;第六,取消对各种关税和代征税的减免,使国内企业面临相同的竞争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来说,因其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企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加工生产,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生产和出口结构,国内经济也就同时得以发展,其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主要是引进技术和培养企业成长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发展中大国,在转向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逐步开放市场,增进重化和基础工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提高整个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层次,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构造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出口商品的结构。

标签:;  ;  ;  

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