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_程光,王勇

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_程光,王勇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对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要加强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检查和诊断,根据患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 were explored,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s were summarized. Methods:42 cases of surgery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in my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traumatic 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 using bilateral craniotomy treatment,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o take surgical methods of treatment. Results:the good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severe disability rate and fatality rat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traumatic 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can great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has a vital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surgical treatment;traumatic multiple intracranial hematoma;clinical analysis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具有病情较重、进展较快等特点。该病病情紧急、危重,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此,临床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于 2015年8月~2016 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标准。这42例患者中有 2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7~88岁,平均年龄(37.2±3.1)岁;致伤原因有车祸11例,坠落伤9例,摔伤12例,打击伤10例。入院时GCS评分:10例患者13~15分,8例患者 9~12 分,11例患者6~8分,13例患者 3~5分;相同部位不同类型血肿16例,其中5例硬膜外伴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伴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硬膜外伴硬膜下及脑内血肿;不同部位相同类型血肿14例,7例双侧硬膜外血肿,4例双侧硬膜下血肿,3例双侧脑内血肿;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血肿12例;8例双侧硬膜下伴脑内血肿,4例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或脑内血肿伴对冲部位硬膜下和(或)脑内血肿。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监测心电、血压、血氧等,对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及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照组采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单侧去骨瓣减压的患者9例,双侧去骨瓣减压的患者6例,双侧或者单侧两次去骨瓣减压的患者6例。按GCS评分,将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级,5分为良好,4分为轻度残疾,3分为重度残疾,2分为植物生存状态,1分为死亡。根据上述分级,良好率包括良好和轻度残疾,重残率包括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状态。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患者中6例良好,6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对照组的死亡率、重残率以及良好率分别为14.28%,19.05% 和 28.57%;治疗组患者中13例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治疗组的死亡率,重残率以及良好率分别为 4.76%,9.52% 和 61.9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颅内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形成血肿,血肿数目>2个,脑实质出血引起的血肿可发生于任何脑内部位,以颞叶及额叶较多见,其次为顶叶、枕叶、脑基底节、小脑和脑干。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主要发病机制,形成机制类似于对冲性脑挫裂伤,故约有80%~90%发生部位为颞叶和额叶,其余10%~20%枕叶血肿或顶叶血肿多由凹陷性骨折及暴力冲击伤引起。血肿大小、周围脑组织的水肿情况、部位、发展速度等是影响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因素。手术治疗时应坚持稳妥、迅速、有效原则,尽量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紊乱,缩短术前各项准备时间,保证手术安全。本次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重残率,死亡率以及良好率分别为14.28%,19.05% 和 28.57%,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重残率,死亡率以及良好率分别为4.76%,9.52% 和 61.9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上要加强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检查和诊断,根据患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晶宇.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134-135.

[2]李志贤.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7):75-76.

[3]车玉琪.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5,(30):235-236.

论文作者:程光,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_程光,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