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韦晓玲

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韦晓玲

广西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据相关事故数据显示,安全管理问题、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属于造成事故重要原因,当化工生产中发生事故后,化工设备的维修属于事故主要引发原因,只有加大化工设备的维修、安全管理力度,才能保证企业设备可以正常运转,防止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重点就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化工设备;维修;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引言

因为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物料相对特殊,经常处于高压与毒性、高温与腐蚀性条件下作业,和普通企业进行比较发现,化工企业的危险因素较高,同时危害后果过于严重,无论是在企业装置检修工作,还是日常生产中,如果没有进行高效管理与相关预防,往往会发生爆炸或者火灾等事故,所以企业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设备特点,认真做好维修和安全管理工作。

1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对化工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多数事故是由设备检修和管理问题所导致。在新型设备、装置不断引入的基础上,使其运行模式开始出现一定变化,逐渐迈向大型化、集约型发展模式,在设备长周期与高负荷运行下,对于设备维修、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通过对设备检修方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保证设备维持最佳运行状态。因此,传统设备维修和管理早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只有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后,通过相关措施的具体落实,才能达到提升化工生产效率的目的,从而向生产人员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化工设备的维修要点

2.1关闭设备介质来源

在化工设备正常运行时,此时的设备应该是停止的状态,这样当单体设备停产时方可保证介质不会发生内漏事故。当设备很久没有启动时,直接和其他设备连接会因管道阀门操作不当而导致内漏事故,这类事故现象最常见于气体阀门中。因此,维修工人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时,应该全方位的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漏气和漏液现象,需要维修工人特别检测的是氨气与高压气等物质的内漏情况,因为该气体会引发人体中毒和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到人生安全。

2.2检修前技术手段

设备管理人员制定停车方案后,必须遵守方案要求的时间、步骤,在装置停车处理时,即可获得有效的工作效果、提高维修质量以及顺利开展装置维修作业。详细的标准分为以下六类:为了确保设备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必须按照制定的停车方案严格停车;及时排空、处理装置内容物,该项工作要求维修人员仔细观察排放口,严禁暴露易燃物料和腐蚀性物料;有效控制降温速度和降量速度,避免运行速度因过快而损坏设备或使设备发生形变;应匀速开启阀门并掌握物料的流速;停车处理真空高温装置时,首先应消除真空,在设备介质温度低于物料自燃点的温度条件才能与大气相通,反之会因空气进入导致燃烧和爆炸;在停炉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规定,若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需及时根据预防方案上报或停止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作业。

3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维修化工机械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日常维修与计划维修是设备维修最主要的两个内容,日常维修主要是修复设备,而计划维修主要是更换已经损坏的零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正常运行,特别是当设备的生命进入后期,此时进行维修工作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设备保养工作也是同等重要,主要是因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可以互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的避免设备磨损、设备损坏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取决于如何进行良好的设备维护。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设备磨损的消除以及设备损坏的恢复仅仅通过设备维护是做不到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保养化工机械设备

3.2.1例行保养

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设备做好日常保养,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班前检查、遵守操规、检查设备装置的运行状态、工作结束后擦洗清扫设备、遵守交接班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若发现轻微隐患,要及时排除;若是严重的设备事故,应当按照预防方案上报保证安全生产。

3.2.2设备的一级保养

设备的月保养也称一级保养,是指设备在工作一个月后需要进行保养处理,保养的原则是“操作为主,维修为辅”。设备在一级保养结束后,技术人员会协同操作人员验收、评定设备,同时完善保养记录。一般考核一级保养的指标有根据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解体清晰与检修设备;除日常保养外,还需调整设备各个部位之间的配合间隙,紧固松动的螺钉;清洗防尘装置、滤清器以及油毡,既要保证管路畅通又要避免管道泄漏;检查主要的电器控制单元,更换个别元器件;这些考核指标的核心是要降低设备的磨损度,消除事故隐患,最终达到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3.2.3设备的二级保养

设备的年保养也称二级保养,是指设备在工作一年后需要进行修理保养工作,保养的原则是“维修为主,操作配合”。需要保养的内容包括在完成一级保养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解体、清洗保养设备;更换、修复磨损的零部件,并为后期设备大修、二级保养提供基础信息;对油箱、水箱以及齿轮箱全面彻底的清洗,并换油、换水;检测重要的项目;对电机的配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安全生产、正常运行;对设备所有的电气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并更换个别零部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强化化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4.1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在工业生产中,对化工机械设备维修和点检时,为了充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生产状况,需详细记录其数据信息。另外,在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时,还需明确设备维修的重点、运行的时间、易损件状况,将事故防患于未然,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使化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获得有效的保障。

4.2强化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

遵循“安全为主、管理为辅”的原则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为了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强化沟通管理,首先构建一种设备组织管理体系,然后明确相关(技术、检修、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规范处理化工机械设备运行流程,满足运行流程标准。在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中,严格指出当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决不允许出现组织懈怠、分工和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所以务必落实管理制度。

4.3提高整体安全意识

在化工企业中,化工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决定了化工企业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再加上化工设备一直处于高危险系数的环境下,并且化工设备的维修工作、安全管理也随之加大了难度,所以为了制定出高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设备运行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熟知设备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在化工机械设备运行时,物质危险和工艺危险是主要的危险,如果着重分析设备的危险性,则可提高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开展并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将化工设备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化工设备进行维修时,其危险系数较高,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能力,而且还应了解精细化管理有关知识内容,通过对化工设备特征的全面了解,以达到强化设备维修和安全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化工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在其检修过程还应落实相关安全措施,通过提升设备维修、管理技能等方式,以保证人身安全、企业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征.探索常见化工设备管理事项中的关键点[J].化工管理,2015(13):132-133.

[2]肖莉.典型化工设备事故致因机理及其管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论文作者:韦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化工设备维修与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韦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