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居家养老卧室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论文_符照亮

前言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严重,现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带来深刻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在社会服务、医疗、居住方面需求压力也增加,其中,居住问题最为严重,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课题,应当通过设计养老卧室的方式适应老年人生活特征,满足其养老需求[1]。

1.老年人特点及养老卧室设计原则

1.1老年人机体变化与行为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精神、生理、生活方式、行为等均会产生变化,使得正常环境条件制约了其社会交往与个人能力发挥。老年人体模型作为其活动空间尺度的依据,由此可推导活动空间,设计合理的个人居住家具与空间尺度。老年人降低代谢能力,身体各部位发生萎缩,身高萎缩最为明显,经研究表明,人体身高35-40岁左右会出现衰减,70岁时老年人身高相较于年轻时下降3%,女性可达6%。因此,在为老年人设计时,应当考虑最高触及高度降低,最低触及高度提高,座位与工作平台应为可调高度。

人类40岁后,机体形态出现衰老,通常认为55±10岁为初老期,超过65岁为老年期,其机体方面将产生一系列变化,消化功能降低、神经组织细胞减少,心肌萎缩等,其心理状态也会随身体老化产生变化,出现智力老化、健忘、记忆力衰退,易产生消极情绪等,时常失眠[2]。表1为老年人自身健康判定。应当以此为基础进行养老卧室的空间设计。

表1 老年人自身健康判定

1.2养老卧室设计原则

(1)安全性。设计老年居家养老卧室中,安全性属于其首要原则,最为重要。老年人视力下降,行动不便,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由于磕碰导致身体出现损伤。因此,设计过程中安置设施时应当注重其是否安全[3]。同时,由于大部分设施利用电力供能,老人用电不当易发生火灾。

(2)舒适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舒适度要求,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其对于卧室舒适度要求更强烈,对老年人其他生活感受具有直接影响,高舒适度的生活也会提高老年人安全感。

(3)功能性。老年住卧室设施应当适当减少,设施过多将会制约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行动。因此,设计方案设施应当存在其实用性与必要性,尽量减少装饰设施的使用。并且,多功能设施是卧室设计要点,可将设施数量减少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经济实惠、物有所值”的心理特点。

2.养老卧室空间适应性设计措施

室内空间感受影响因素较多,如建筑结构体、格局位置、尺寸大小、材料质感、空间开放度等,且使用者生活习惯、家具摆放、空间色彩照明等,对于空间均对空间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当进行舒适性卧室空间设计时,应当从上述几方面考虑。

2.1可拓展装配式

利用可拓展装配式结构实现内部墙体的变化,使其不受空间结构的影响,将空间进行拓展延伸。装配式空间装修方法可以卧室实际人数为依据调整,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居住,空间都恰到好处。若面积过小则挤压活动空间,储物空间也随之减小,老人生活不便,而空间面积过大,卧室则显得过于空旷,老年人心理缺乏安全感。并且,使用多功能设施,减少卧室设施数量,如老年人卧室面积通常不大,子女看望需要床铺,可设计可拆分组合柜或沙发,平时作为储物设施与坐具,需要时刻变为床铺,实现了多功能设施特点。桌子可折叠设计,一米见方,中间图案为象棋棋盘,边缘可折叠,打开折叠可作为吃饭圆桌,其余时间可休闲娱乐使用,不需要时则折叠摆放在墙边位置。

老年人可自理时,卧室应当具有完善的自我空间功能,无需设置护理空间,依据正常尺寸设计交通空间,整体空间可较小。而当老年人为介护阶段时,老人行动不便,则需要重新划分功能区与活动面积,轮椅宽度约为500-600mm,乘坐轮椅的老人其卧室过道至少预留距离800mm,以便老人正常通行,而接近门窗的部位则其直径预留距离约为1500mm,以便老人操控轮椅转弯或掉头,担架移动、进驻护理设备、护理床等,为护工与家人提供活动空间。且介护老人正处于养护衰弱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无法实现学习、休闲等活动,卧室可只提供休息、交通、储物空间。

2.2选用辅助工具

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退化,以往生活中较为简单的蹲起、弯腰等动作,他们动作也十分吃力,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完成,所以,设置辅助工具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辅助工具可分为三种:一是动作辅助类扶手,可设置在门厅、卫生间等位置,辅助老人完成下蹲、起坐的动作;二是防护类扶手,此类通常应用于露台、阳台部位,保障老年人安全;三是步行类扶手,主要在长距离通行空间及变化高度的位置,以便为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支撑力量。此三种辅助工具可将其应用于卧室空间,为其生活提供便利。定在淋浴间、马桶、床头等部位设置紧急呼叫器,以免老年人在生活时发生意外。图1为常见辅助工具。

图1 常见辅助工具

2.3空间采光

在室内老年人停留时间相较于普通人更长,在居室中与他人约会、聊天,在阳台上观景、晒太阳、休息是其主要生活活动,且老年人易感到孤独,良好舒适的环境十分重要,阴暗的环境会加剧老年人的孤独感。所以,老人卧室应当具有良好的采光环境,最好朝向住宅院落、花园位置,充分发挥日光与自然光的作用,当室内缺少自然光与日光时,对于卧室本身作用将会造成影响。主要是明亮的自然光线,视物对其依赖性较高,窗前摆放桌子可将日光向室内反射,桌面光亮度高,则光纤反射效果越强。而光线若是过于明亮,可利用百叶窗或窗帘将日光削弱。浅色窗帘可散射日光,将强烈的日光变柔和,减小窗户与墙壁之间的反差。百叶窗则可对入射光进行调节,甚至改变入射光颜色。如木质浅色百叶窗可让入射光变得柔和温暖。

而介护老人,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应当选择合理朝向,以便调节室内空间、控制温度,提高空气清新度。可利用适当紫外线杀菌消毒。选择符合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设施色彩,禁止大量使用黑色、灰色、褐色等让人感到压抑的颜色,多选择明快颜色,可在设计时与业主进行沟通,确保设计符合业主审美特点。

2.4防音降噪

随着老年人年纪增长其睡眠质量会急剧降低,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深度睡眠,一点声音都会导致其失眠或惊醒,所以,噪音隔绝是在设计养老卧室空间的重点。卧室应选择远离楼道楼梯或电梯井的位置,以免其他人上下楼梯或乘坐电梯时产生的噪音干扰老年人睡眠。床头位置避开空调外机部位,以防运作空调室噪音影响老人睡眠质量。并且,通过相应的装修材料将房间噪音降低,如,使用加厚双层的卧室玻璃,降低室外噪音。墙壁可加入隔音板或隔音毡,具有一定的噪音抵抗效果,尽量为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供舒适居住环境。

2.5装修材料

选择环保无毒的装配式装修,利用干施工方法,全程无需使用水泥,并杜绝了以往湿作业的接缝胶水、油漆等有害物质,相较于传统装修所具有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建筑垃圾、噪音污染等,有效将空气中致癌物质与粉尘颗粒含量降低,硬装更加安全环保,满足了室内零污染的需求。并且,装修使用管线架空分离与轻钢龙骨的方式,选择轻钢龙骨作为隔音材料,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火性佳,安装便捷、通用性强等特点,且有防尘、隔音、防震、恒温、吸音的功效,结构面无需剔槽、找平,简化了传统装修步骤,避免出现墙面空鼓脱落的问题,分离地面管线与结构,在地面架空层铺设,选择标准接口快接技术,降低改造管线的负面影响,保证结构使用寿命[4]。标准化设计中可融入BIM系统,为后续维护、管理、服务等提供保障。

2.6安全性设计

室内设施应当利用海绵等柔软质地的物品包装,确保老人无意撞到家具设施,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发挥海绵的缓冲作用,但此种设计不利于物体散热。并且,设计中需兼顾保护老人与用电安全这两方面,可选择有弹力的相交物品与海绵包装设备棱角,作为缓冲,避免设备散热受到影响。出于安全用电的考虑,则可以更多使用电池供电设备,减少交流电设备的使用,定期更换电池即可。通过各种包装方式为老人卧室生活增强安全性。

3.总结

居家养老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下出现的新型养老模式,符合我国国情与习惯,有利于家庭和谐,可促进社会稳定。因此,本文主要从可拓展装配式、选用辅助工具、空间采光、装修材料、安全性设计这几方面出发,探究居家养老卧室空间设计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葛甜芳.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住宅室内设施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92.

[2]王培玉.居家养老模式下高层住宅的适老化设计——人性化的居住空间[J].江苏建筑,2019(01):28-29+42.

[3]姚展帆.现代居家型养老空间的舒适性与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1):48-49.

[4]刘杰,李雅娇.SI住宅体系下的居家养老卧室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J].低温建筑技术,2019,41(07):15-18.

论文作者:符照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居家养老卧室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论文_符照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