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SWOT分析论文

同仁堂SWOT分析

林凯鸿

【摘 要】 随着医药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同仁堂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在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同仁堂的内外部竞争环境进行战略分析,把同仁堂的各种竞争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中医药;同仁堂;SWOT

一、同仁堂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中国百年老字号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是中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创始于康熙八年(1669年),且一度是宫廷的御药房,同仁堂至今已经有350多年的发展历程。同仁堂于1997年5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85;2006年同仁堂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该历史事件成为了中国医药文化发展的鲜明旗帜。

(二)在中医药行业地位突出

同仁堂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的继承者,在继承的同时,同仁堂也不忘创新、实践,开创了中医与中药的结合的独特理念。汲取了中国儒家及道家思想的精髓,塑造了具有同仁堂特色的中医药品牌形象;同仁堂有望成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西医药文化结合的开拓者与实践者。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性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办法。[1]

(三)医药品种多且齐全,选材精细,产品质量上等

同仁堂医药品种齐全,多达800多种,其中常用药品包含了400多种,是当下中国境内拥有药物品种最多的中医药制药企业。同仁堂拥有丰富的药品储备,其中包含如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活络丸、牛黄解毒片等为大众烂熟于心的药品。丰富的药品储备也为同仁堂药品的二次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仁堂自雍正年间开始供奉御药,历代的同仁堂掌门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并强化“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从而造就了同仁堂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这也是其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同仁堂始终坚持高品质、高标准的宫廷制药技术。

(四)较早启动产品国际化进程

同仁堂药业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较早推动了同仁堂走向国际化市场。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1997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8年同仁堂开始进行海外投资。2000年10月同仁堂成功将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1666,这是当时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并且上市的企业。当时香港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为同仁堂在海外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健全的医药平台的优势

由于西医是实证哲学的强调者,通过实验的方式从实践出发,在研发和临床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实践,对于研究病因有完整的科学医疗体系,在找到病原体的前提下,西医可以快速研发出针对性强、药效快的西药。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西医在药效研发水平上将远远高于中医。同仁堂对于中医药的传统制造技术的延续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中成药的产品研发上行动力薄弱,在产品品种的开发上因循守旧。

三菱重工和日立虽然分别在土耳其和英国市场取得一定进展,但未来均面临重重阻力。三菱重工和法国电力公司的合资企业Atmea已获得土耳其锡诺普项目订单。项目协议由日土两国于2013年签署,拟建4台Atmea 1压水堆机组,总装机容量4600 MWe。最初预计,三菱重工、伊藤忠和法国Engie公司将拥有该项目51%的股权,其他实体拥有另外49%的股权。但是,由于安全相关费用急剧上升,项目总造价已在2013年220亿美元的基础上翻番。因此,伊藤忠在2018年4月退出了该项目。根据最初的计划,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于2017年年中完成。但根据2018年5月公布的信息,可行性研究还需持续几个月。

二、同仁堂的劣势分析

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流行性疾病爆发等因素会导致中药原材料价格波动。其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中药环保控产、限采政策是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品牌单一优势不突出

同仁堂品牌单一的弊端使得“同仁堂”的金字招牌被高度稀释、透支,原因是同仁堂集团各公司出品的800多种产品,全数均使用“同仁堂”品牌。加上拳头产品研发薄弱、多数产品不具有代表性,不存在竞争优势,这使同仁堂的品牌号召力及公众认可度直线下降,透支了同仁堂的品牌形象。

(二)忽视聚焦营销

西医化、中医化、保健化是目前中药行业的三个主要模块,在这三个模块中最自然且被众多药企爱戴的是保健化的发展道路,虽然在中药行业中西医化领域是一片蛮夷之地,但因市场需求许多现代化的中药企业将部分业务趋近西医化的要求。至于同仁堂所坚持的中医化与形势相悖的情况下反而体现出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也代表者中药的中医化市场仍处于待开发、不饱和的形势,加上政府的政策的扶持,相信同仁堂能凭借着中药的中医化发展方向,开创中国中药中医化的新格局。

(三)中西医药的差别

同仁堂建成了五个药品生产基地,坐拥四十余条药品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全部生产线均通过了国家 GMP认证,旗下有六百余家连锁店遍布海内外,打造了药材集中采购、药品生产、药品批发配送及药店连锁一体化的医药平台。

(四)公司监管力度低品牌声誉受损

“那个治库工程咱能帮着吆喝?”“治库工程咱得甩手,那破事,钱再多也不能帮他瞎吹。我了解了下,魏昌龙这人在当地口碑不错,你再下去捣鼓篇人物专访。你文字功底好,转行搞新闻上手快,不错。陵矿这个版是你拉来的,按规定你提成10%。”

三、同仁堂外部机会分析

目前中国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会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政策支持,从而给中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市场新增份额的有力竞争者将是基本药物,是因为大量基本药物被列入医保报销目录中。作为朝阳行业的中国医药行业,平均的增速在近二十年来都保持在17.7%左右,在未来五年预计将以12%左右的增速进行高速发展,远远超过国内其他的产业和世界医药市场。中药行业的利润大体上高于化学药品行业,且在中国中药占药品市场份额的33.3%左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药这一天然药物受到国际的高度关注。

(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对中医药发展做了具体的说明,《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展现了有183个国家及地区收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医药中心在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被建立,并且指出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全方面的新格局将在2020年基本形成,其中包含中医药海外中心数量将达到3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示范基地50家等,这标志着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具国际化、全球化。

在2018年12月15日同仁堂由于监管不力及失察的原因,子公司(盐城金蜂)回收大批量的过期及临期蜂蜜,进行生产日期修改重新贴牌,从而欺骗消费者。这一消息在市场中快速发酵使同仁堂品牌声誉受损的同时也导致同仁堂的股票在盘时低开4.33%。

4) 传统的梗预处理采用喂料机3+计量管5+电子皮带秤6组合方式的恒流量控制系统进行流量控制。如图2所示,采用此种流量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喂料机漏料较为严重,成本增加;② 喂料机后提升机4较为复杂,高度较高,扬尘较大,环境恶劣。其附属的诸如底带、链条不方便维修。此外,提升机也不方便清洁保养。

(二)传统中药中医化的发展

同仁堂在产品销售市场上的营销策略,不具有强而有效的针对性以及高度的准确性。同仁堂没有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的促销手段。同仁堂将拥有的产品以外包的形式卖给其他单位,不注重企业的整体发展只在乎眼前利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集中手头的资源在最有收益的事情上,反而采取广种薄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

四、同仁堂的外部威胁分析

(一)产品同质化风险

每个品类只能有一个领头人,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藿香祛暑等主要产品分别被宛西制药、汇仁集团、神威药业等药企的产品同质化,导致同仁堂的产品品牌优势弱化、市场资源不足,行业竞争更加严峻。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同仁堂的劣势在于药品种类繁多,很多药品功效相似;例如治疗性药物研发的不足,对于拳头产品的关注度、研发力度薄弱;对品牌的优势运用不足等;在生产研发、销售推广等生产及经营管理环节仍然有发展的空间。

(三)竞争对手的扩张风险

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品牌,其中片仔癀以较高增长速度进行增长;对手的扩展风险无疑加强了行业内的竞争。

(四)药价调控导致利润压缩风险

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政府出台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药品价格指导及新医保目录。大势所趋药品价格下调是必然的,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因此受到挤压,为了确保市场占有率而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将成为各药企努力的方向,相信对各药企的成本把控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五、同仁堂的SWOT矩阵

根据对同仁堂的SWOT分析得出下表1所示。

左小龙重新跨上摩托,意气风发,带着大帅到了小学边上,俩人守候半天,没看见一个小学生。左小龙问:怎么回事?是不是放学了?

表1

六、总结

文章通过SWOT分析,指出同仁堂当前形势下的优劣势及机会和威胁并得出解决方案。针对品牌单一、忽视聚焦营销的劣势,可以通过进行市场划分加强品牌细分,创立不同层级的子品牌,列如同仁堂可以品牌细分为中草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个部分。品牌细分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制定适用的销售策略。例如,宝洁公司旗下洗发水各品牌针对性强,飘柔专门去屑的,潘婷柔顺的。不同层级的品牌设立无论是在企业实力还是品牌的知名度上皆占很大的优势。在维护品牌形象方面,应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产品创新;其次应该肩负起品牌社会责任,进行公益活动。在产品同质化方面,应注重市场营销手段、加大研发的力度。相信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能为同仁堂的发展开辟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闫艳,杨雅娟,张凌丹,许华蕙.关于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战略选择(公司层战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2]宁正华,陈亮.湖南TS药业SWOT分析[J].时代金融,2012(36).

[3]张九菊.河南科技型小微企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6(19).

[4]励利.浙江省利用FDI的SWOT分析[J].时代经贸,2016(27).

[5]翁丽红,林丹红.北京同仁堂知识产权战略分析[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6).

(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24)

标签:;  ;  ;  ;  

同仁堂SWOT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