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_毛泽东论文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_毛泽东论文

50年代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建设论文,年代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我国的情况,结合苏联的经验,经过审慎思考,提出了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代表了全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愿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50年代后期毛泽东放弃了这一比较符合实际的战略构想,提出了一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并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这一设想导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错误。无论是分两步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还是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都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认真研究这份遗产,对于我们今天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战略家,毛泽东常常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一个新的任务刚刚开始时,便紧接着思考下一步的问题。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执行,毛泽东即开始规划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已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设想。

毛泽东的基本设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工业化(包括农业的技术改造),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建设一个高度工业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比较巩固的物质基础。为此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是:消灭剥削阶级;农业社会化;国家工业化。这一步瞄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第二步的要求是:建立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具体说,就是在经济上赶上或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步瞄准的是美国。毛泽东设想,第一步用2至3个五年计划,即10年到15年时间,第二步用8个至10 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时间,即40年至50年或者60年时间,总计用50年至75年时间。简而言之:用10年至15年时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工业化,打下社会主义的稳固基础;然后,再用40年至50年时间,或者60年时间继续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这就是毛泽东分两步用50年至7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设想。

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第20 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时,比较明确地阐述了这一宏伟设想。他说: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3 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是不是就很伟大了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50年即10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1〕这是一个分两步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设想。1955年3月,毛泽东的设想更明确了。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时说:这个总路线就是在大约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同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求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2 〕同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将来趋势如何?”这个问题时,再次说明了这一设想,并把时间延长了些。他说:“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时,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也有了明确的想法。他在中共八大预备会上讲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对于能否赶上美国,毛泽东分析说:“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1956年我国钢产量是400万吨,60年前,美国的钢产量也只有400万吨,我们比它落后60年。“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4〕

上述设想是以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步骤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为参照系数而构思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采取的是一种赶超战略,第一步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成社会主义;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赶超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原苏联经过2个五年计划的奋斗, 完成了第一步。以后又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50年代,国力已接近美国。苏联在几十年内所取得的成就给予毛泽东极大鼓舞,这不仅使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了信心,而且使他认定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是我们的目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在中国前途问题上,必须以苏为师。因此,他号召中国向苏联学习。他说:苏联“建设了社会主义”,“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它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学”,〔5〕,又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我们必须向苏联学习。〔6 〕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构想并非是对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的简单照搬,而主要是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构思的。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就有过深刻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恢复,现代工业仅占10%的极落后的比例有所改变,但国家经济的基本状况依旧。对此,毛泽东当时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他多次强调我们是在落后的基础上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困难是很大的。他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因此,他认为必须首先使社会主义获得比较巩固的物质基础,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前进。他强调:必须懂得,只有经过10年至15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国家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7〕毛泽东还认为, 由于我国的经济条件,技术改造比社会改造更艰难,要花更长的时间。“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8〕因此,尽管原定用15 年时间同工业化一起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提前实现,毛泽东也并未改变分两步用50至75年时间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同时,毛泽东又认为,中国虽然很落后,但中国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所不具备的某些条件。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的工农联盟和几亿人民群众的力量外,中国还有外部援助。他说:我们有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援助,有各兄弟党的支持,有一切同情者的支持。“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9〕

按照毛泽东的上述设想,我国将在60年代末完成第一步任务,在本世纪末到21世纪第1个10年里或者第2个10年里赶上或超过美国。今天看起来,这一设想不可能在预期时间里全部实现。但如果我们始终按照这一设想脚踏实地的搞建设,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提出的宏伟目标在预期时间里是大体可以达到或者接近的。毫无疑问,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可行的、科学的。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的宏伟的工业化蓝图。它集中反映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集中代表了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振兴中华的理想,是我国经济复兴的伟大纲领。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成为当时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共八大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也是新时期我们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及制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三步走战略方针的基础。

无庸讳言,毛泽东的设想也有明显的不足和疏漏。这一设想始终是以重工业为战略重点的,并主要是以几种重要的重工业产品产量为具体标准来设计的,尤其注重以钢产量为比较的尺度。由于我国的经济极落后,因此,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必要的,也是许可的。但始终以重工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则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应该指出的是,自1955年底始,毛泽东用极大的精力思考、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思想,强调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把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因而,直到195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体上都是平衡的。以几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为设计战略目标的具体尺度,虽然简单,易于比较,但也容易产生片面性。同时,两步走的战略还显得很粗糙,如毛泽东自己所说,是一个比较粗枝大叶的设想。特别是对于分两步走的必要性,两步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没有做深入的、细致的探讨;对国情的分析和对国力的估计较一般化,基本上停留在1949年的认识水平上。因而,从总体上来说,毛泽东的这一构想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后来轻易改变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因之一。

1957年底到1958年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问题上,毛泽东的思想发生急剧变化,一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取代了经过两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构想。

首先改变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预期战略目标。1957年7月,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时说:应当在今后10年至15年内基本上解决工业化问题。“十年至十五年以后的任务,则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准备着逐步地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准备以八个至十个五年计划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10〕此前,毛泽东在构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时,也联想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那时,毛泽东设想的是赶上美国后向共产主义过渡。他说:50年后,世界上将出现一个共产主义的中国。〔11〕但在这里,毛泽东是把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与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放在同一时间内来考虑的。这表明,“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已成为毛泽东构思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中的目标之一。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各国共产党、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在会议期间,毛泽东征得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意后,提出中国用15年左右时间,在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的设想。〔12〕这一设想与原设想不同的是,第一步的比较目标由30年代的苏联变成了50年代的英国。

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向全国公布了根据毛泽东的上述想法而构思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总体设想,这就是:首先用15年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然后再用20年到30年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且超过美国,以便逐步地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13〕“超英赶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略构想基本形成。

对于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时间, 毛泽东也作过多次新的估计。 1958年4月, 他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14〕同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稍后,又设想3年基本上超过英国,10年超过美国。〔15〕这也就是说,要在短短的10年内达到原设想用50年至75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经过两步达到的目标。这就使得原来设想的未来战略目标变成了眼前的具体目标,远景规划成了现实计划。这表明,分两步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已为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并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略构想所取代。

“一步走”的战略构想引发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错误。“一步走”战略突出地强调短期内提高钢铁等几种主要的重工业产品的产量,这导致了多方面的结果。一是过份突出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地位,造成实际工作中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二是大幅度提高了原订的比较符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开了以高指标为指挥棒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先河。三是在指导思想上把速度看成是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为了加快速度,选择了超常规的“大跃进”方式搞经济建设。同时,“一步走”的战略构想把“超英赶美”与“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结起来,作为二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因此,随着对于“超英赶美”所需时间估计的一再缩短,人们便自然追求向共产主义过渡。实践说明,“一步走”的战略构想是不符合实际的。

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客观环境而言,两个阵营之间冷战格局的微妙变化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斗争大战略对毛泽东改变战略构想有明显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苏联的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得到了恢复,并有显著的发展,至50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7年,苏联率先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这表明,当时苏联的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美国。而同一时期,西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却很缓慢,内部又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显然,社会主义阵营生机勃勃,而帝国主义阵营则死气沉沉。毛泽东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估计是乐观的,他的基本看法是:东风压倒西风,世界和平有了较大的保障。这种冷战格局的微妙变化,使得苏联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世界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对立的社会制度竞赛的进程和结果。〔16〕而今后这种竞赛将主要表现为和平竞赛,竞赛的内容则主要是经济建设。因此,社会主义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和平的经济竞赛中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7 〕这种冷战格局的变化及由此而萌生的在和平的经济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的国际斗争大战略,对中国共产党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不够谨慎的负效应。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感到既有责任也有可能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了15年左右在主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的设想。

苏联经济发展战略中愈来愈浓厚的急躁情绪,是促使毛泽东改变战略构想的重要动因。如前所述,苏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给予毛泽东的鼓舞是极大的。因此,毛泽东号召向苏联学习,学习那些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他认为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能做到的,中国也能做到。而且,中国还具备苏联所没有的外部援助和参照经验等条件,中国只要避免出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就能够以比苏联更快的速度发展。〔18〕但是,毛泽东对苏联经验的认识并不全面。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某些缺陷,如忽视农业有深刻的认识,但对其忽视农业的根源,即赶超战略没有做细致地探讨和深入的研究,而是基本上接受了这种赶超战略。苏联实行赶超战略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又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与急躁情绪,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和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是这一战略的核心。早在1931年斯大林就提出苏联应该用10年时间跑完先进国家在50 年至100年时间走过的路程。〔19〕从第3个五年计划开始, 苏共把建设社会主义与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起来。在苏共十八大上,斯大林说:只有当苏联在经济上赶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时,才有可能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20〕此后,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就成为苏联发展战略中二位一体的目标。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把向共产主义过渡作为自己的直接任务。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21〕1957年11月,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上,赫鲁晓夫又宣布苏联15年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超过美国。〔22〕显然,苏联发展战略中的急躁情绪愈来愈浓厚。正是受苏共这种发展战略的影响,毛泽东也设想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在莫斯科会议期间继赫鲁晓夫之后宣布了中国在15年左右的目标是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

就主观因素而言,毛泽东的“不断革命论”是导致“超英赶美”战略的认识论根源。“不断革命”的本意,是指领导者指导工作时在一个任务完成后紧接着提出另一个任务。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这一方法,并曾数度熟练地运用这一方法成功地指导了全党的工作,对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和迅速胜利起了不小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用这种方法指导党的各项工作。但从1958年开始,毛泽东把“不断革命”作为一个总的指导原则,要求用“不断革命”的观点、方法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比较强调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而忽略发展的阶段性,强调变革,忽略稳定。于是,高速发展和向共产主义过渡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的两个着眼点。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阐释“不断革命论”说: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停步不前”。因此,决议要求“我们既然热心于共产主义事业,就必须首先热心于发展我们的生产力,首先用大力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23〕正是依据这样的思路,毛泽东在1958年初多次谈论“不断革命”,要求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革命的同时,来一个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以便在15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实现国家工业化计划,〔24〕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由此,可以说,“超英赶美战略”是“不断革命论”的产物。

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矛盾运动辩证关系认识的某些不合理因素,亦是导致“超英赶美”战略的认识上的根源。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有着超人的见解,对其运动的分析尤为精辟。早在1936年写下的《矛盾论》中便对事物的矛盾运动作了精彩的描述,而关于特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阐述正是他的过人之处。但在1958年,毛泽东开始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绝对化。他认为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整风反右斗争后,生产关系已得到全面的调整,生产力完全有可能获得迅速发展。据此,他估计达到社会主义建设预定的战略目标,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

对国情认识的片面性,是“超英赶美”战略的重要成因。对于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早有如前所述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如其份的估量。但在50年代后期,毛泽东虽然仍多次讲中国“一穷二白”,然而,注视的侧重点却转向了“穷”、“白”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一面。他认为中国虽然穷,但却有立志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穷是一种强大的动力,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中国虽然是一张白纸,处于后进地位,但却没有负担,可以直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避免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曾走过的漫长道路。人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基本的力量。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25〕上述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毛泽东却看到了一面忽略了另一面。他看到了“穷”与人们欲望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刺激,忽略了“穷”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低,启动困难;他强调由于“白”而在技术上可以走捷径,忽略了由于缺少技术而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制约;他强调人多资源多,力量大,忽略了人多也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和负担。总之,对于国情,毛泽东过多地从对立面的转化角度来认识,而忽略了国情的本来面目。

照搬过去的经验,也是促成“超英赶美”战略的主观因素。运用群众运动的方式集中、释放群众的力量,是中国革命发展、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历史证明,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适合革命的。但是,它是否适合经济建设,当时却并未认真试验。由于在认识上把人的因素看成社会主义建设中绝对的、超越其它任何因素的决定性因素,又追求发展的高速度,首先便会在主观上倾向于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经济建设。1957年冬1958年春,农民群众兴修水利、整治农田、积肥等运动,也表明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确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群众已经充分发动起来了,高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因而轻率地改变了原来的较为平稳的战略构想。

注释:

〔1〕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711~7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见《毛泽东选集》, 第5卷,138~139、2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5〕毛泽东:《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296、2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9〕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9、10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7〕〔10〕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462、4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1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1〕转引自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146页,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2〕〔15〕〔22〕转引自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691、696、702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3〕《乘风破浪》,载《人民日报》,1958—01—01。

〔14〕〔25〕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见《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381、381~3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6〕〔17〕《1957年11月14日至16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和平宣言》,载《伟大的革命宣言》,4、26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

〔18〕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见《毛泽东选集》,第5 卷,4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9〕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见《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13卷,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0〕斯大林:《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见《斯大林文集》,中文版,251~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1〕《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苏联共产党章程》,载《苏共决议汇编》(五),中文版,4、2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3〕《人民日报》,1958—12—19。

〔24〕毛泽东:《不断革命》,载《红旗》,1979(1)。

标签:;  ;  ;  ;  ;  ;  ;  ;  ;  ;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