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宋金绒

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100

【摘 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干预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各10例。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接受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痛风;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痛风(gout)是指机体因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异常所导致的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属于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为主,女性则一般发生在更年期前后,具有复发率高、病情复杂等特点[1-2]。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急性疼痛、关节炎等,患者肾脏系统受到极大危害,一般心理压力较大。为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例患者进行了实验,现将本实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0例。常规组男7例,女3例,年龄65~76岁,平均(69.0±2.4)岁。干预组男8例,女2例,年龄65~78岁,平均(69.2±2.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②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类患者;③伴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如术前检查、用药指导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①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宣传册、观看录像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病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护理方式、治疗途径和注意事项的了解,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等。②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高嘌呤类食物;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控制体重。此病属于代谢障碍性疾病,多伴有冠心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适的营养食谱。为了保证患者每日排泄足够的尿酸,患者日饮水量应在2000ml左右,尿液ph在6.2~6.8,防止尿酸结晶沉淀的形成。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③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和医师的工作,争取早日康复。④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应控制活动的范围和强度,避免引起关节、肌腱损伤。伴有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对症治疗,多休息,对于关节活动障碍者可实施理疗或体疗。⑤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须遵医嘱服用各种降尿酸类药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适应症、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禁忌症等。⑥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和复诊计划,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检查查看疾病发展情况,以加强对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的持续性了解,并根据实时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总有效率=(CR+PR)/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全部数据,组间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常规组总满意度70.00%显著低于干预组的9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⑴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嘌呤在人体内经过代谢最终转化成尿酸,一旦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尿酸生成过多或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患者关节部位结晶沉积就会引起局部炎症—痛风,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因有多种,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机体HGPRT、APRT活性缺陷,无法及时合成嘌呤核苷酸,从而导致PRPP合成增多。继发性原因如毒素、药物、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异常等,并进一步导致患者肾功能减退。

⑵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65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女性发病率较低,一般为男性的1/20,儿童和青少年中则较为少见;痛风的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这是痛风发作的标志,少数患者终身症状不表现;痛风多表现在人体的耳廓、前臂、手指、趾部、肘部等,形成大小不一的黄白色结节,并逐渐变硬。关节周边区域易磨损出现瘘管,流出白垩样固体渣沫,即为尿酸盐。一般少见继发性感染。

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和用药指导等。此外,还注意日常生活细节的护理,嘱咐患者应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确保足够的睡眠;饮食方面,应戒烟戒酒,不可暴饮暴食,避免可诱发发作的各种因素;此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尤其是季节更替天气多变时候,患者应做好保暖工作,尽量减少外出;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多种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如鞋偏小、走路较多、关节损伤、外科感染等,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注意每一个细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减少发作的可能性。本实验数据表明,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临床接受度较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隋光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药,2014,27(2):429-431.

[2] 佟颖,文慧丽,李一平,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近年来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1):66-69.

[3] 徐文艺,邱雪.延续性护理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9):3303-3305.

论文作者:宋金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宋金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