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精神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拚搏、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的,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进而更加增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成为推动事业前进的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正处在创业时期”这个实际出发,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既体现了对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的完美结合,也是对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从不适合时代要求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创造出新的业绩,艰苦奋斗精神才能转化为创业的物质力量;围绕中心,埋头苦干,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艰苦奋斗”,关键在于奋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人,想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立足于实干。只有实干,才能尽快缩短和赶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宏伟蓝图;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是为国家、集体、全局利益而艰苦奋斗,而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利,挖空心思,竭尽其力,不顾集体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的所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我们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情操,才能拒腐败于千里之外。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四有”队伍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本身也是目的。但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意识形态,最终还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因此,从根本上讲,它又是手段。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的生活,党的政策是允许并鼓励人民通过诚实的艰苦劳动,获取应有的收入,逐步提高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但反对脱离国情盲目追求高消费的行为,坚决反对利用职权,挥霍公款,显富斗阔的可耻行为。只有把艰苦奋斗与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的价值融汇到共同致富之中,才能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决心,才能激发起更多的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讲艰苦奋斗,就必须有奉献精神。但也不能据此把它同按劳分配对立起来。艰苦奋斗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力量、知识和才能全部倾注到工作上去,而由此获取相应的报酬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应有之义。如果用精神价值去否定分配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就只能导致吃“大锅饭”,最终使艰苦奋斗精神变成空洞的说教。当然,我们同样也不能用按劳分配原则去否定艰苦奋斗的精神价值,否则就会出现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最终会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成为一句空话。两者的统一应该是,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用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价值去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艰苦奋斗光荣,金钱至上、贪图享乐可耻的好风尚;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弊端,使艰苦奋斗的劳动价值不仅在精神荣誉上得到体现,而且在物质利益上也体现出来。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在体制,根本在教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给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以体制上的保证。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向上伸手的“等、靠、思”思想滋长,眼睛向内,挖潜扩能,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淡化。因此,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在于建立起与这种精神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机制上堵住“花公家的钱,摆个人的谱”的漏洞,把发扬艰苦奋斗创业精神与企业兴衰成败、个人收入的多少紧密地结合起来。但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并不能保证艰苦奋斗精神自发地保持和发扬,还必须加强教育。市场经济既给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带来了冲击。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近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清国情,明确目标,深知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必要性和新的时代内容,懂得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伟大创业时代的召唤,是坚定信念的驱动,是实现建设和改革战略的精神动力。一方面,要坚持树立典型,正面引导的方针,以推动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方面做出榜样,从而带动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标签:;  ;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