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动力

浅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动力

陈动力

青岛嘉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建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多样化的需求,装配式施工技术因其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且施工质量较高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但是我国的装配式施工技术起步还较晚,相关的技术措施还不够成熟,未能形成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分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的重要优势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有助于住宅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住宅工程;应用

引言

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提升居住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概率、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特点,被当前各界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生态化建筑就是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最佳的途径。装配式建筑的创新将使产品多样化、产业化,形成以环境保护和发展为目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1装配式施工技术

1.1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简介。

二战后,西欧地区由于受战争影响大量建筑物被破坏且劳动力较为稀缺。因此急需寻找快速大规模建设高品质住房并且使用较少劳动力的现代化新型建造技术,装配式施工建造技术应运而生。装配式建造技术是指使用在工厂生产的部件部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事先设计的连接方式进行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其具有高度信息化(BIM)、施工一体化、构建标准化、现场装配化、设计标准化等特点。装配式建筑目前种类较多,按照预制材料类型分类包括板材建筑、盒式建筑和砌块建筑等多种类型,按照装配式程度分为全装配式和部分装配,按照建筑结构形式分类包括框架、剪力墙、框架支撑和框剪结构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装配式建筑占比低不足5%且大多集中在商品房领域,未来我国装配式施工技术应加强在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方面的应用。随着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实施,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相关人士的关注,其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1.2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

(1)绿色环保节能:由于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很多建筑工程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加工完成的,加工过程中都是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进行制作,且经过专业的监督和质检,有效的保障了构件的加工质量。此外,由于装配式构件加工生产过程中无需夜间工作,不仅降低了由于施工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噪音污染,而且降低了粉尘污染,因此,其具有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优点。(2)生产效率高: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在住宅工程建设的同时,相关的部件由工厂同步进行生产,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建筑施工的周期,而且在后期的装配过程中,简化了很多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1.3在基建工程中应用价值

如建立一所高校,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由于一般明确要求新生报到可以正常入住,所以高校基建工程一般有严格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如果不能较好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很可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提升生产效率,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提高机械化程度、交叉作业、构件工厂生产受极端恶劣天气(如北方冬季施工)影响较小等因素,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较传统施工可以缩短1/4的工期。

2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2.1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中的应用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中的应用,在进行搭接时通常是利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完成整体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其中主要包括的预制构件有水平叠合楼板构件、竖向剪力墙板构件以及楼梯板构件和阳台板构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施工中,为具体施工操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并且其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但是,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点,就是存在预制构件的结构以及重量均较大的缺点,这就增加了后期吊装工作的难度,并且预制构件的形式较为单一[1]。

2.2在预制叠合板安装中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一环节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安装预制叠合板的过程中,需要与作业层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需要严格遵照相应的安装流程以及步骤来安装。同时,还需要一边安装一边对其进行校对,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从而最大化的避免在安装预制叠合板的过程只能怪出现误差。另外,在安装双层结构的预制叠合板时,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设置双层的支架。首先安装上层的预制叠合板,完成安装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完全的凝固后,检测叠合板的强度,强度达标后,就可以拆除下层支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施工的质量。

3技术要点

3.1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

在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构件变形、构件外部钢筋锈蚀、构件倾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是:用车辆运输叠合板时,先在车厢上设置150mm×150mm的大型枕木,再叠放叠合板,然后,在叠合板间设置40mm×90mm的枕木作支垫,每辆车运输的叠合板控制在4~6层,这样可以避免构件变形;构件外部钢筋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难免出现锈蚀,所以在构件出厂前一定要向它们的外部钢筋上均匀涂抹除锈剂;为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倾覆,宜采用立式方式运输外墙板,采用水平方式运输阳台、梁、楼梯、板(叠放的梁、柱层数不能超过3层,叠放的板层数不能超过6层)。

3.2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虚拟三维模型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全部数据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构件的价格、施工流程等),并让设计方、施工方、业主围绕这个虚拟三维模型共同讨论,从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施工,模仿施工过程,布置施工面,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运用BIM技术,还可以解决安装尺寸偏差、坐浆-注浆连接等问题,方便施工方研究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后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浆、烂根、拔台。

3.3吊装运输

进行构件吊装时,需要运用BIM技术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让施工人员掌握构件的吊装顺序,按照楼梯-柱-主梁-次梁-叠合板的正常顺序进行吊装,而不能随意颠倒。构件吊装应力求一步精准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工程中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符合当前绿色环保节能的社会理念,而且有效的保障了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广大施工企业和居民的认可。因此,相关工作者应重视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施工的质量,积极推广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为居民打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恒印.浅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02):65.

[2]戴文杰.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4):30.

[3]刘亮.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39-40.

[4]张波涛.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8):61-62.

[5]张辉.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0):63-65.

论文作者:陈动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浅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动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