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值和乘法的两种基本方法_劳动生产率论文

扩大价值增殖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价值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方法包含着合理的成分,但同劳动力商品理论有矛盾,不能科学地说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情况。本文试通过比较分析传统方法,阐述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内涵扩大价值增殖和增殖弹性等概念。

一、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假定一个工作日的长度为8小时,劳动力的日价值为4元。工人劳动一方面转换生产资料的价值,另一方面创造新价值。他先劳动4 小时,生产出4元新价值,这被认为是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 继续劳动4小时,生产出4元剩余价值。如果将劳动时间再延长2小时, 多生产出2元剩余价值,这就是所谓绝对剩余价值。

应当肯定,传统政治经济学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由于劳动力商品数量是用时间单位来计量,延长工作日意味着增加劳动力消耗,所以会增加新价值生产。但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它的价值会同生产资料的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同时形成新价值,延长工作日也应贯串这三部分价值运动。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工人劳动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先生产自身劳动力的价值,然后延长工作日生产剩余价值,这样生产过程只贯串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两部分价值运动,忽略了劳动力转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作日长度和工资标准通常以法律或合同形式加以规定,一些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小时工资制。当工作日长度一定时,提高或降低工资,意味着单位量劳动力所换取的货币增多或减少;当工资一定时,缩短或延长工作日长度,则意味着单位量货币所购买的劳动力数量减少或增多。这两种情况或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其他情况,都有劳动力单价的变化。既然劳动力数量表现为工作日长度,已由合同明确规定,那就不得随意延长。在特殊情况下延长工作日,如加班加点,相当于多购买劳动力,必须适当增加工资;而新增工资也会进入产品成本,即多购买的那部分劳动力的价值也会转移给产品,不可能以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说的那种方法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仍假定工日长度为8小时,原来劳动力的日价值为4元,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现因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为3元,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3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为5小时,剩余价值由4元增至5元,这增加的1元剩余价值就是所谓相对剩余价值。

从理论上讲,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并不直接增加新价值总量,而只改变新价值在劳资双方的分割的比例。这里需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力价值变化的关系。对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来讲,全体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力价值总量等于劳动者人数乘以劳动力单价,即工资总额取决于职工人数和人均工资水平。由于劳动力单价取决于劳动者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价值和教育培训费等多因素,不一定因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下降。诚然,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最终会导致这些商品降价,但劳动者并不总是消费这些降价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资料品种不断增多,质量和性能日益改进,其价值有升有降。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步发生变化,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的来讲是增大了。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劳动者相应提高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为此必须支付更多的费用来接受教育培训。事实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仅没有引起劳动力单价下降,反而促使其上升。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当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往往通过裁减人员来降低成本。虽然人均工资水平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但劳动力价值总量却可能因裁员而减少。这可以视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企业内部减少劳动力的价值总量的一种情况。但被裁减的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重新就业。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价值总量不一定减少。据统计,1963—1991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按人均产值计算提高了7.1倍,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增加了5.3倍。人均工资增加了4.5 倍(《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第414页)。 这说明劳动力的价值确实上升了。至于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需作具体分析。为扩大再生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使工资增长适当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在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若低于一定限度,则说明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工资增长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表现。如果将此视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那并不符合这一概念的经典定义。

第二,劳动力价值变化与价值增殖的关系。退一步讲,假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活资料价值,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值。这样企业购买同量劳动力便可少付一些货币,从而降低工资成本。如果其他成本因素不变,仍按原来的价格出售产品,则可获得一定量超额利润;但如果其他成本上升或产品售价下降,抵销劳动力价值的下降额,则得不到超额利润。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是在生产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变化会影响转移给产品的价值量,但不会必然带来新价值增加。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讲的劳动力价值下降是由生活资料普遍降价引起的,这对全社会的劳动力都不应例外,因而各企业的劳动力价值会同样下降。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价值下降,会使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早晚将引起商品价值下降,企业不可能普遍因劳动力的价值下降而带来相对剩余价值。但传统政治经济学已认识到通过增加投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分别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扩大再生产。可见,根据市场需求量增加资源投入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扩大价值增殖的两种基本方法。

二、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

(1)外延扩大价值增殖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企业就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对社会来讲,商品价值W=X+Y+Z反映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但对企业来讲,需要支付的只是X+Y。其中X 代表生产资料等非人力资源的价值,Y代表人力资源即劳动力的价值。这样成本C=X+Y就反映了企业的各种投入;相应用W=C+Z表示产出。请看图1,

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单价及所包含的单位成本。原来的投入为C,产量为Q[,1],产值为C+Z,其中新价值为Z,单价和单位成本分别为P、P[,c]。现在增加投入△C,因而产量由Q[,1]增加到Q[,2],产值由C+Z增加到(C+Z)+(△C+△Z),其中新价值增量为△Z。 这样通过增加投入来增产新价值,叫做处延扩大价值增殖。

(2)内涵扩大价值增殖

如前所述,企业单纯降低工资成本,不一定能增产新价值。但如果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全面降低成本,则可在一定时期内以超额利润形式增产新价值。见图2,

单价仍为P,原来的单位成为为P[,c1],新价值为Z。现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样生产Q量商品,单位成本降为P[,c2], 当单价仍为P时,新价值由Z增加到Z+△Z,其中增量为△Z。 这样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增产新价值,叫做内涵扩大价值增殖。

在某一种产品生产上,起初是单个企业实现内涵扩大价值增殖,然后向其他企业扩散。当这种产品的内涵扩大价值增殖潜力耗尽之后,又会有企业在其他产品上实现内涵扩大价值增值,从而带动全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3)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的结合

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是增加新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可以分别单独运用,也可以同时结合运用。见图3,

原来的投入为C,产量为Q[,1],新价值为Z。现增加投入△C,同时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效率,产量由Q[,1]增加到Q[,2],新价值的增量为△Z[,1]+△Z[,2]。如果说△Z[,1]是增加投入的贡献,则△Z[,2]应归功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图3 直观地反映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时扩大价值增殖的情况。

在现实中,上述两种方法经常是结合运用的,但有主次差别。如果单纯通过外延扩大价值增殖或以此为主来实现经济增长,就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主要通过内涵扩大价值增殖来实现经济增长,则是集约型增长方式。有资料表明,现代西方国家大都以内涵扩大价值增殖为主,但外延扩大价值增值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1948—1981年间,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2%,其中0.5百分点是由增加生产资料或资本的投入引起的,0.6个百分点是由增加劳动力引起的,另外2.1百分点则归功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就是说,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对美国在此期间经济增长的贡献占34%,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的贡献占66%([美]萨缪尔森等著《经济学》中译本第1338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增殖弹性和增殖率

(1)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无论处延或内涵扩大价值增殖,都应注意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在这点上,西方经济学中的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是值得借鉴的。

在图4中,

横轴表示劳动力数量(L),纵轴表示生产资料数量(K),Q[,1]、Q[,2]、Q[,3]为三条等产量曲线,代表三种产量,其中每一种产量都可以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不同的组合来生产;C[,1]、C[,2]、C[,3]为三条等成本曲线,代表三种成本, 其中每一种成本均可按现价购买多种数量组合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根据这些条件,在现有技术状况和价格水平下,按照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所代表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将使利润最大或成本最小,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例如,当成本为C[,1]时,按现有的要素价值应购买L[,1]量劳动力和K[,1]量生产资料,两者组合刚好生产出产量Q[,1]。如果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数量偏离L[,1]和K[,1],则要么使成本超过C[,1], 要么不足以生产产量Q[,1]。只有等产量线Q[,1]和等成本线C[,1] 的切点所代表的组合,即L[,1]和K[,1]的组合才是给定条件下的最优组合。当生产要素的组合偏离最优状态时,通过调整它们的结构比例,使之逐步趋优,可从内涵上扩大价值增殖。如果从外延上扩大价值增殖,则应选择曲线A 上的组合,例如用L[,2]和K[,2]生产Q[,2],用L[,3]和K[,3]生产Q[,3],保持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当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变化时,会产生新的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从而形成新的切点。

现实中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不过在扩大价值增殖过程中,对于那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替代的要素来讲,图4 所示的优化组合方法还是可供选用的。

(2)增殖弹性

一般来说,当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相结合时,投入的增加会带来产值和新价值更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增产的商品按原价卖不出去,必须降价销售,那么投入的增加也可能带来产出较小幅度的增加,甚至不能增加新价值。为了反映投入增加幅度带来新价值增加幅度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增殖弹性概念。

假定原投入为C=X+Y,新价值为Z。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现增加的投入为△C=△X+△Y,增加的新价值为△Z,用E 表示价值增殖弹性,简称为增殖弹性。E由下式给定:

从理论上讲,在不同的规模水平上增加投入,增殖弹性有五种情况:第一,E>1,价值增殖富有弹性,即投入的增加带来新价值更大幅度的增加;第二,E=1,称为单位弹性,表明投入的增加带来新价值同幅度增加;第三,0<E<1, 这时投入的增加带来新价值较小幅度的增加,表明增殖缺乏弹性;第四,E=0,完全无弹性,即投入的增加不能增加新价值;第五,E<0,弹性为负值,投入的增加反而使新价值减少。增殖弹性反映新价值对投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第一种情况是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和内涵扩大价值增殖的结果,继续增加投入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水平;第二、三两种情况一般属于外延扩大价值增殖,不过增殖程度有差别;第四种情况表明外延扩大价值增殖已达到极限,再增加投入将出现第五种情况,经济负增长。

上述几种不同的增殖弹性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社会和企业应选择增殖弹性大的产业或产品来增加投入。

(3)增殖率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通过比较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可以看出价值增殖程度。 设产值为W,成本为C,劳动力价值为Y,新价值为Z。Z与W之比称为产值增殖率,Z与C之比称为成本增殖率,Z与Y之比称为劳动力的价值增殖率。在现实中,这三项增殖率能通常称为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工资利润率。不过应将利润理解为已实现的新价值,而不是只看作一部分新价值。

西方经济学认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可获得最大利润。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被视为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从逻辑上讲是合理的,可借用它来说明外延扩大价值增殖的限度。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则是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价,即等于边际单价。请看图5,

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单价和成本。单价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单位成本先随产量增加而下降,超过一定限度后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单位成本曲线P[,c]实际上就是边际成本曲线。假定产品始终以P为价格出售,则单价曲线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当产量为Q[,1]时,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增加盈利;当产量达到Q[,2] 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若产量再增加到Q[,3],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所增加的产量发生亏损。显然,当产量为Q[,2] 时企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是外延扩大价值增殖的最大限度。当然,在现实中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化的,产品实际售价不会始终等于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价,因而价值增殖程度也会经常变化。

标签:;  ;  ;  ;  ;  ;  

展开值和乘法的两种基本方法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