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新技术论文_刘超

解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新技术论文_刘超

刘超

(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是为了确保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基坑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深基坑施工新技术已经渐渐成为一项独立系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新技术

前言

深基坑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建筑架构的稳固性,对于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且随着施工技术要求的不断增加,施工难度的不断加大,更新深基坑施工技术,将新技术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应当结合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特点,将最新的、实用的技术运用到整体施工当中,尤其是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重点,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使得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特点

1.1施工顾虑和隐患较多

由于许多建筑工程位于城市地区,甚至地处城市闹区,人员众多,周边的高层建筑遍布,使得深基坑施工的顾虑和隐患较多。在深基坑施工当中,基坑支护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建设效果不佳,将造成对周边建筑和路面的极大负面影响,还可能破坏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危及到周边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导致工程延期,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因此,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需要保持高度小心,确保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

1.2深基坑支护形式较多

深基坑支护建设,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地理环境,在综合权衡和考量之下,运用最佳的支护形式。多样化的支护形式是深基坑施工建设的一大特点,包括预制桩和搅拌桩、混凝土灌注等多种支护手段,对于不同地理环境有着对应的支护效果。在深基坑施工当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经由科学计算和规划,采用最适合的支护形式,也可运用多种支护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深基坑的支护建设满足建设要求,确保整体施工建设的安全性。

1.3地理实况环境较复杂

深基坑建设面临的实况环境多种多样,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于深基坑施工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如在沿海地区,除需要考虑到当地地质条件因素,还需要考虑到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海水倒灌问题。如在人口较密集的城市繁华地带,复杂的交通环境和较大的建筑密度使得深基坑建设面临很大困难。一方面需要避开复杂的地下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尽量降低对周边建筑和人群造成的干扰和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掌握好周边环境,加强对实况环境的维护。

1.4基坑深度不断加大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用地越来越少。建筑工程不得不向纵向发展,不断增加建筑高度,高层建筑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对于基坑深度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在确保足够的基坑深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地下建设深度不断拓展,地下楼层数量不断增加,也就使得基坑施工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也就使得深基坑施工新技术发展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工程概况

某综合体建筑工程主要由商务酒店、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为18490m2,地上为10690m2,地下为7800m2;住宅共有7栋,均为32层。在本工程中,基坑分为两个独立的基坑,一个是商业区基坑,另一个是住宅区基坑,两者之间由一个宽度为18m的土体隔开,商业区基坑的计算深度按照11.0~18.0m计住宅区基坑按照9.4~17.4m计,基坑的开挖深度以至承台底为标准,相对标高为黄海高程(16.400m)。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周边环境以及场地现状等条件,决定采用复合支护形式,即灌注桩+锚杆+土钉墙。下面对这几种支护形式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论述。

3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3.1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本工程中的灌注桩采用旋挖灌注桩,桩径为0.8~1.0m,桩长为20~25m,桩距有两种,即1.2m 和1.3m,采用旋挖钻进法进行施工,水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灌注桩施工需要在土方开挖至相应标高后进行。

3.1.1桩位测放

在实际的施工中,场地的平整性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桩位的测放,主要是按照桩位平面图以及场地的测量资料来进行分析,找到科学的基准线,同时对测量的轴线和桩位的地面标高来进行明确,然后对桩体的控制点进行掌握,经过复核之后,根据桩位的具体位置来进行测量。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桩位测放的具体参数进行详细地复审,只有达到施工的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作。

3.1.2护筒埋没

护筒结构主要采用的是钢板结构,其中护筒的内径应该大于钻头的直径,这样上部结构就可以开设一定的孔洞。对于深埋地面的深度中,要有粘性土质1m左右。另外在砂土深度也不同少于1.5m。这样才能够保证孔内的泥浆高出地面的水位。众所周知,护筒有定位和保护孔口的作用,因此,在护筒埋设工程中应该按照桩位的特点来进行设置,同时还应该对横向和纵向的轴线位置和长度等进行明确。另外,在埋设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护筒的大小来进行,只有先填平基坑的底部,才能够放置护筒。需要注意的是,四周应该应该填设一定的回填土,然后进行夯实。

3.1.3泥浆处理

对泥浆进行护理是施工人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施工环节中,泥浆质量应该得到充分地控制,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排渣目的。在粘性土成孔的过程中,泥浆的性能应该被控制到1.2左右。其相对的粘度应该达到22s,另外,砂土和砂层之间应该达到一定的成孔结构,其粘度不能过大。另外,在日常的维护中,做好泥浆的维护工作就是对泥浆结构的比重、粘度以及胶化率等参数进行明确。

3.1.4钻孔

准备工作就绪后,钻机先不要立即钻入土中,应当在部分泥浆进入后,方可进行钻进;钻孔的过程中,若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止,要确保钻进的连续性;接长钻杆时,应当先将方形套卸去,然后提升钻杆露出钻盘,遵循先卸后装的原则;如果钻进时遇到淤泥层,应当减慢钻进速度,并增加泥浆的浓度,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塌孔和缩孔等情况的发生。

钻孔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清孔。清孔可以分两次进行,首次清孔应当在成孔后立即进行,二次清孔则可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清孔应定期进行,并在清孔过程中对泥浆指标进行测定,确保清孔后的泥浆密度小于1.15。

3.1.5混凝土灌注

在本工程中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是关键环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灌注质量,要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浇筑3d后,便达到了设计强度的70~80%;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导管不宜埋的太浅,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流速,进而影响浇筑质量。

3.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虽然本工程中采用了灌注桩作为支护桩,但由于悬臂桩本身的支挡能力较差,尤其是端部的位移较大,从而对基坑支护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故此决定采用锚杆拉结锚固,提升基坑支护的安全性。锚杆采用预应力锚杆,直径为25、孔径为180mm。锚杆的设置使结构物的变形获得了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1)采用风动潜孔锤冲击法进行钻进,钻孔过程中要随时对钻杆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查,以免钻进时发生意外;以干钻法成孔,钻孔顺序为间隔钻孔,这样可以防止邻近孔的互相干扰;破碎地层采用根管钻进法施工。(2)锚杆的材质为精轧螺纹钢,直径25,制作时,应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下料。(3)锚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液,为进一步提高早期强度,注浆时,可适量加入早强剂。

3.3土钉墙施工技术要点

(1)注浆采用水泥浆,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5~0.55,注浆应饱满,且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土钉采用钻机成孔,钻孔长度应超出设计长度500mm左右。(3)土钉注浆采用的是两次注浆工艺,首次注浆为常压注浆,二次注浆为高压注浆,注浆范围是土钉下1/2长度,注浆压力应当控制在3.5MPa以上;二次注浆必须在首次注浆24h后进行。通过上述几种支护形式的联合应用,确保了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的安全、有序进行,不但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还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深基坑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保障,确保其施工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是确保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新贵.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10)

[2]吴景文,王飞.基坑支护新技术综述[J].山西建筑,2014(30)

[3]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2)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新技术论文_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