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_黄鹂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_黄鹂

摘要: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只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在企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因此,“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着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的倾向。本文从旅游专业实业教育、项目教学策略、专业职业规划等方面为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旅游专业 专业素质 策略

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基本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更有助于增强就业企业的竞争力。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要从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规划、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去提升。

一、实业教育提升专业认知

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专业毕业生时,不仅重视外在形象和职业技能,更是把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据最近的一项针对旅游企业评价中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近60%的酒店、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中职毕业生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表现“一般”,而只有9%的管理者对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比较满意”,26%的管理者对毕业生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比较满意”。

因此,就业前的专业素养提升十分重要,而开学的第一堂课决定了整个学期乃至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认知与喜爱。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力和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将大打折扣。结合旅游专业,教师可用“导游式自我介绍”引领,激发学生对于导游行业的憧憬,从而激发导游学习旅游专业的热情,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专业教学风格的认同。介绍专业的相关情况,对旅游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发展前景等作相关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恩威并重”,即将“学术威慑力”和“教学亲和力”相结合。前者通过自己对本专业的权威性来表现,后者则通过表情、态度、言语、行为以及相应活动的精心设计来体现。

实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新生的集体归属感,使他们更加了解了自己所在专业的具体情况,同时,更有助于新生更加迅速的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校园生活,是职高学生生活的美好开端。

二、项目化教学提升专业技能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在各地蓬勃进行,结合职教的办学方针是,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正受到我国职教课改的追捧。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深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就项目化教学的内容整合、任务设定、课堂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中职专业技能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导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专业技能课中,充分发挥学生导师的作用,实行双师共导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展现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领域的优势,更好地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合理制订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法作为中职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技能进程的重要方法,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融合先进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践培养学生探索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就业导向的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用价值。

三、职业生涯规划促就业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到职业劳动结束的职业工作历程。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的重要一步。如何指导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事旅游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教材内容陈旧、信息来源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缺乏旅游专业背景,整个的规划教育相对滞后、没有针对性、缺乏个案指导,也是严重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重要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在教育过程中突出技能的操作要求,而对于就业方向认识模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入学的新学期对学生就性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就业都十分有必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直接对中职就业产生影响。为此,通过对某校旅游管理专业3个年级的200名在校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就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对职业生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辅导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内外条件的创造,增强学生规划意识及实践能力,以增进就业创业,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对霍兰德职业生涯兴趣等理论中对于人格类型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旅游职业心理教育等对于学生进行旅游相关职业的心理塑造,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梯度,使得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以实践和提升。

四、思政教育提升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学生就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

因此,以思政类实践课程为教学切入点,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贯穿到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素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章丽丽.论中职教育视阈下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茶艺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2014(2).

[2]崔玲玲,沈硕,梁晓琳.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J].新校园(中旬刊),2013(11).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325100)

论文作者:黄鹂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_黄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