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陈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陈明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以及熊去氧胆酸单独用药治疗原发性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7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对照组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7.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于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铁注射液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熊去氧胆酸

【中图分类号】R575.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65-0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可有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生化检查常有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自身抗体谱检查常有抗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肝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内细小胆管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汇管区炎症,最终可进展为肝衰竭[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逐渐重视,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逐步完善,临床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例越来越多,由于该病具有恶变可能,且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我科情况,总结如下,希望为同仁提供借鉴。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BC诊断标准[2-3]①病程〉6个月,表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病。②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在正常上限1.5倍以上。③B超或胆管造影显示胆管正常。④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其中女性45 例,年龄最小为40岁,最大为83岁,病程为7个月至15年不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0.1g溶于10%葡萄糖250ml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个月,联合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日一次口服,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5g日一次,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生化常规及自身抗体谱,3 个月后评估患者乏力、腹胀、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红素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标准 参照美国肝病学会制定的有关PBC的诊断治疗标准[4]。显效:患者病征完全消失,生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75%以上。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生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50%-75%之间。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生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_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 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引起肝硬化的一种常见病因,主要表现为持续肝内于丹或肝外胆管阻塞,导致高浓度的胆酸和胆红素损伤肝细胞,肝细胞进行性受损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发感染、肝性脑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常容易并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症等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上无明显特效药治疗。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常无明显特异性表现,从发病至明确诊断可长达数十年。目前国际公认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特异性指标,临床上发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时,即应该立即给予有效的治疗,防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5]。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酶等作用,是各种原因引起肝功能受损患者的常用药物;而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有效药物,可以减轻黄疽、延缓病程进展、改善肝功能。本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较单独使用熊去氧胆酸明显。在本研究中,两药联合治疗较单用熊去氧胆酸单用效果佳,因此,若临床遇到反复肝功能受损患者,应立即行自身抗体谱检查,若发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即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标,增加患者生存几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相比于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更加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德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3

[2] Neuberger, J.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J]. Lancet, 1997, (350) : 875-879

[3] O Doonohue, J, Wiliams, R. Timary biliary cirrhosis [J]. QJ Med, 1996, (89) : 5 -13

[4] 高峰,张福奎,贾继东,国产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随访[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6(4):39-40

[5] 李鹏,张漪田,于田麟,等,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1):24.

论文作者:陈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