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聂凤敏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聂凤敏

(宁晋县换马店中学 河北 宁晋 055550)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学生课外阅读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重视,但是中学的课外阅读却存一些缺失,要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在阅读中共同成长,恰当地尊重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善用评价机制,肯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用学生们的成就感来激活阅读兴趣。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作家肖复兴说过:“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外阅读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重视。目前,我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据新浪网阅读情况调查显示,课余时间喜欢阅读课外书的学生占56%,喜欢小说、网络故事等流行书籍的占65%,喜欢报纸杂志的占20%,喜欢文学名著的占8%。显然,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品位受电视、电脑以及不良读物的诱惑,出现了偏移。

1.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 

1.1 阅读时间的缺失。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在考试的冲锋号下,学习上始终是“唯书本而书本”,“唯成绩而定论”,中学生普遍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较大,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就这样一次次地被占有甚至是剥夺掉了。 

1.2 阅读目的的缺失。

有许多中学生课外阅读目标模糊,阅读主观性太强,重故事性、重趣味性、重娱乐性,进行课外阅读时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时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或是跑马观花式的浏览。 

1.3 阅读指导的缺失 。

学生课外阅读虽然是一项个人行为,但是以中学生的阅历,对有些作家作品的在理解层面上可能肤浅很多,而我们现在的课外阅读也只是停留在对量的要求上,而对学生如何读,读的效果如何缺少必要的关心和检测。 

在信息飞速发达的网络时代,面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如何能才能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领略阅读的妙处呢。 

2.我个人的一点实践体会 

2.1 尊重个性,重视积累。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有了显著发展。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老师家长为他们准备的精神大餐,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偏好,例如,现在许多中学生都爱读《哈利波特》、《幻城》等一类的书籍,当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冷静思考如果地把书中的那些魔幻色彩去掉,书中的所体现出来的勇敢、正直、友爱也能使得青少年成长获得教育。大禹治水是用疏而不是用堵,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等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了,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量,再来提高学生阅读品味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

2.2 师生共读,引导进步。

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以“书城”为乐土,以“书房”为美庐,以培养“读书种子”为己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倘若自己的灵魂熄灭了火焰,我们用什么来点燃孩子们的心灵呢?所以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我会和学生一起阅读,例如在读琦君先生的《春酒》时,我组织学生们和我一起来诵读,在读《麦琪的礼物》中,就小说的结尾组织学生们自由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我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理解、感悟,给学生一些启发和建议。孔子云: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很容易受到老师的感染的,师生共读让老师走进学生的阅读天地里,师生很容易交流沟通,不仅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视野和精神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

2.3 巧用资源,拉近距离。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一些文学名著读不懂,无论老师如何推捧,对这类书籍都很难产生兴趣。央视一个节目《百家讲坛》给了我新的启示,专家们把枯燥乏味的古典文化,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话语演绎成一个一个风趣的故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我们老师为何不利用《百家讲坛》的明星效应,让专家的精彩的讲课,消除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敬畏感,正如周国平所说:“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阅读经典,亲近经典,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4 善用评价,营造氛围 。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家丰富生命的积淀,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知识、文化、精神和思想的收获。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阅读长期不能见效,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必然会削减。如果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不断地为学生搭建摘到葡萄的梯子,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氛围,使得学生经常能品尝到阅读的幸福感,兴趣必然会增加。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励评价可以立足于以下方面: 

2.4.1 自我评价。主要设计课外阅读进度表,学生在对照评价表上的内容认真填写,每周都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进步。 

2.4.2 小组评价。小组内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所以小组内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课外是否阅读,阅读的方式和真实进度。借助小组内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更为真实的情况,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2.4.3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来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通过定期评比,及时表扬,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沙龙,读后感佳作点评来激励学生读写结合,不仅是增加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增加了写作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以上所讲一些策略仅仅是一些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手段,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外阅读的主人,我们每位老师不仅要激发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将阅读、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学习的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这才是阅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陈继英.《让读书与生命共舞》.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P9. 

[2] 王益龙.《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读书人》.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9年第5期.

[3] 王海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青海师专学报 

[4] 姜艳霞.《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

[5] 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

[6] 温锁林.《语言与语言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7] 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6-03-09

论文作者:聂凤敏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聂凤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