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庆

浅析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庆

王庆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 646000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92-01

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变迁的世界中,第二语言的习得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技能。如今的中国教育中,一方面面对着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催生出了英语学科应试教育的系统,另一方面出国留学热潮也将英语教学推至浪尖。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应当如何平衡应试教育和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这两者间的关系,就成为了英语教师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本文中,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对语言能力培养产生的推动作用是核心的论点,该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及如何改善交际教学法的使用方式也会一并讨论。

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特点

一些研究指出,亚洲国家的英语教育在不同时期下,中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指向会顺应社会政治和教育的趋势而调整(Li, Baldauf, 2011)。我国外语教学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其中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大学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能够应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语及书面交流。因此,如何更大程度上迎合学生的长远需求,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实用性,成为了中学英语教师们应该更多思考的问题。首先,长期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成长的中国学生,通常都将绝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课本习题之中,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基础知识的不扎实。第二,由于升学压力及备考需求,英语教师们往往会过于强调做题技巧而脱离了语言应用的能力。这对于日后要面临国际化的学习工作平台的学生们来说,无疑会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短板。如果老师们可以尝试着时不时从一门学科跳脱出来,将之变为一种接触新文化的载体,一门可以用作工具的语言,同时完成学习目标,那教学反馈将是值得期待的。

交际教学法在中国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自从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对英语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随之成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交际教学法主张三个主要的学习原则,分别是沟通原则,任务原则以及意义原则。实际的沟通情境可以增加学习效果,达到交际练习目的,且在藉由语言沟通来完成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若教学内容对学习者能产生实际意义,则能增强学习效果。由于我国不少老教师对于交际教学法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尚未拥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探寻由传统教学模式改进为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于交际能力和语法教学两者之间的权衡尚且无法达到(方威,2013)。传统的交际教学法主张的是教师采取目标语言进行授课,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在中国的现有教育体系中,部分教师也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无法做到全英文授课;同时鉴于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普遍水平,师生之间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显得十分困难(郝惠珍, 赵颖楠, & 吴丽芳,2008)。因此,将交际教学法适当地融入至传统教学法的方向,成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师生需扮演不同的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需要先进行完课文内容教学后,围绕主题完成交际情景的设定,这要基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课本内容的特点,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适时鼓励学生的参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另一方参与者,自身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与锻炼语言交流能力双重任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浸入式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尤其注意:1)确保课堂中交际场景设置与教材的关联性; 2)着重强调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 3)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中心; 4)给予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应用方法以同等重要性。传统教学法中更为强调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即词汇语法及句法的习得,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同时结合交际教学法推动英语语言技能,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们习得的语言内容更加具体化(苏妍,2009)。这应该是一个先后有序的教学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规则,听、说、读和写作为一项语言的四项基本实用技能,教师再有意识地去营造一个交际氛围,进一步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制定主题和任务,例如分组展开一些对话场景,或是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小短剧的设计,从而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教师利用视频、图像、音频等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刺激,再在轻松愉悦的交际环境里进行举一反三完成交际任务,促使学生自发地说出合乎语法的英文句子,这对长期下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是可观的。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的不同,对于知识的输入和语言能力的转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那些英语语言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群体,他们能获得更多地练习和展示的机会,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更快地完成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转换;而对于那些自身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们来说,浸入目标语言环境的过程可能会导致跟随教学进度变得吃力一些。教师需要及时发现这些差异,调整课堂的进度。

小结

在二语习得理论支撑下,将交际教学法科学地融入至传统教学法中,是一种非常可取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数年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可以独立且有效地存在在课堂实践中,我们更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法,应在借鉴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学生及国情的教学思路及模式。教师应逐步调整课堂重点,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使学生在课堂里营造出的第二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Hymes D H.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New York: Pride and Holmes.

Li, M., & Baldauf, R. (2011). Beyond the curriculum: A Chinese example of issues constraining effective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ESOL Quarterly: A Journal for Teachers of EnglishtoSpeakersof Other Languages and of Standard English as a Second Dialect, 45(4), 793-803.

方威. (2013). 二语习得理论及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教书育人(12), 86-87.

郝惠珍, 赵颖楠, & 吴丽芳. (2008). 整合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石家庄学院学报, 10(5), 118-123.

苏妍. (2009). 二语习得理论与现代英语教学. 中国集体经济(10), 177-178.

论文作者:王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析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