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陈秀华

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陈秀华

(周口龙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西华分公司 河南省周口市 466600)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此使得输电线路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准。目前相关建设部门需要对电力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深远影响,也便于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使得电力线路建设的综合效益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对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先进的电力设备和电力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各大电力企业之中。但是,任何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都会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尤其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涉及到的设备较多、技术较多、人员较多,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一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线路使用质量的提高,更制约了电力企业乃至电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电力线路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给予足够的重视。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包含的重要施工内容

一般情况下人们经常提到的输电线路基础主要指被埋于地下的杆塔部分,其基础作用在于防止外力作用下杆塔出现变形或者倾倒现象,也可避免杆塔在运行期间下沉。整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程度跟基础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杆塔主要被用于支撑输电一,按照它的受力特点从头常将它分为耐张力和直线型。施工人员一定要选好杆塔,这不仅有于输电线路施工速度的稳定性,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确保维修的方便和供电的便利,因而选择合适的塔结构式形式非常重要。

2电力建设线路设计阶段分析

2.1选线定位阶段

当前电力建设线路施工过程中各项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各项建设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线路设计方案的拟定。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形设计出不同方案。在正常情况下,对电力建设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影响要素对线路走向以及耐张杆塔的定位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线路的整体长度等。

2.2现场勘测环节

在对电力线路进行设计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对提高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场进行勘测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各项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对线路施工区域周边地质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等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各项综合要素,最后拟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2.3定位测量阶段

当完成各项勘查工作之后,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开展定位测量工作,对各条线路跨越物以及各个相邻物体间的高度值进行测量,并且做好各个控制点的定位工作。对各个跨越物实际高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对线路实际分布交叉情况进行判定,做到精确测量,使得测量获取的数值更加准确。

3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3.1基础工程施工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决定着杆塔在工作中是否会发生下沉、下陷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是否会轻易发生变形或倒塌。可以说,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与高压输电线路能否安全运行有密切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土质地层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工型式。此外,在现场施工中,应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岩石基础的开挖均应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锚筋安装尺寸位置应反复核对,正确无误后固定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养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杆塔工程施工

按照全线的地形、杆塔所在位置的地形、档距、交通运输情况、材料情况等选择杆塔型式;在设计中一般尽可能套用典型设计,尽量采用使用过的运行可靠的杆塔型式;新型杆塔设计必须经过验算,并经科学试验后方可使用。输电线路杆塔的受力可分为直线型及耐张型。选择合适的杆塔对于输电线路建设的速度以及经济性、可靠性供电和维修的方便性都有较大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适用于平地、丘陵及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铁塔一般应用于运输和施工困难,出线走廊受限制的地区和大跨越或垂直档距大的情况。

3.3架线工程技术

在进行架线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架线前期的准备、放线连接、观测紧弛度以及紧线施工这些环节。其中,放线技术与紧线技术是架线工程技术的关键步骤,必须严格要求与组建。在进行架线前,需要完成前期准备。要根据电力运输的要求设计输电线路,选择合适的电缆,只有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才能真正开始进行架线工程的施工。在进行放线的过程中,滑车的轮径一般需要比导线直径的10倍还要大,这样能够保证磨损系数小,减轻磨损带来的线路损坏,因此要选择轮径较大的滑车。与此同时,注意滑车的槽径必须与导线的直径相结合,不能发生误差。为了实现安全、稳定的宫殿,钢芯铝线与导线的损伤面积必须保证在5%以下,当损伤面积大于25%时,则会影响正常的供电,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线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启动。

在进行紧线技术施工时,必须先检查,确保杆塔组装完整,基础混凝土的强度为100%。在紧线过程中,杆塔容易出现塔身变形、杆塔发生位移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拉线时,需要从耐张杆塔受到张力的反侧面进行,并且严格控制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度数,保持在45度以下。

此外,在进行紧线的过程中,避雷线与导线的误差也会影响紧线的施工过程,需要将误差控制在500mm以下。

3.4光缆线路施工技术控制

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的光缆工程而言,因光缆中具有大量金属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较易吸引雷电,其技术控制要点在于防雷避雷处理,降低雷击危害。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架设、熔接及配盘,还需正确选用合理的避雷方式,尽可能避免雷电侵害,同时做好接地工作。施工之前,细致检查光缆的性能。光缆盘卷的标准长度不可大于3km,光缆绕曲时,光缆外径同卷盘半径比值为1∶15。进入施工阶段,光缆的展铺拖拉需要有专人负责,坚决避免光缆出现打结的情况。除此之外,要保证光缆间的连接处相对稳固,并且对接头处的收揽方向多加注意,避免因次序问题造成光缆变形。

3.5检修施工技术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完成不仅仅是完成线路的组建,还包括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在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预防线路安全事故至上的原则,严格、仔细地进行。

工作人员要对一个区域的线路进行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做好数据的记录与观察,并对线路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故障原因判断,随身携带检修工具,能够对线路进行及时的维修。

当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时,需要立即向上级主管人员汇报故障情况,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时作出解决措施。在实施前,必须征得主管人员的同意,不得擅自进行维修,防止由于判断错误或者维修错误造成人身伤亡。将故障排除后,不应立即恢复线路的使用,而是应经过多次的测试、调试,确保线路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继续使用。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的发展中加何做好输电线路施工是其关键环节。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强度较大、时效性要求很高的野外工作。而且受天气、环境、地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在施工中注意安全,抓好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部门要认真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李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

[2]解析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温达伟.通讯世界.2016(07)

[3]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谭水富.技术与市场.2018(09)

论文作者:陈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陈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