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40)
【摘要】慢阻肺作为“沉默的杀手”,其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已排到单病种第三位,与高血压、糖尿病及癌症等疾患共同组成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且该病9年内患病率上升近50%,若不及时医治,急性发作不仅会累及呼吸系统,同时会累及骨骼肌、心脏多个脏器,严重者将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呼吸衰竭和全身脏器衰竭,增加病死风险。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以纠正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为主,雾化治疗作为当前新兴疗法,借助雾化装置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内,以洁净湿化气道,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增强药效,加速病情好转。沙丁胺醇作为短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缓解哮喘等肺部疾病引发的阻塞问题,本文旨在探析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价值,以期为后续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发作;沙丁胺醇;雾化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18-02
现状分析: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典型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病程绵延且易反复,可诱发全身效应,多见于老年民众,因其身体机能退化加之气道狭窄常导致分泌物滞留于呼吸道内,导致呼吸不畅,加重病情。庞丽坤[1]则推荐患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以缓解支气管痉挛,舒张平滑肌,改善呼吸道通透性,同时借助该药抗菌功效,以改善呼吸道及肺部功能。以往医生为急性发作慢阻肺患者医治时多倾向于选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沙丁胺醇较之布地奈德具有改善气道阻塞症状及局部抗炎双重功效,可有效修复受损呼吸道组织,加速症状缓解,因其局部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受到医生青睐。
问题确立:常规药物治疗虽可控制慢阻肺病情进展,但急性发作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部分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常出现咽喉部不适、声嘶等局部刺激及口腔感染问题,影响治疗安全性。董志敬[2]于实践中证实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安全可行,且不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负影响。笔者整理临床资料,咨询专家学者,准确掌握雾化治疗原理、沙丁胺醇药理作用及药物毒性,就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的:通过研究和实践证实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而为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治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文献查证:笔者开展此次研究工作前,咨询专家学者建议,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期刊,多数学者于研究中证实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利于控制病情,加速症状缓解,减少副反应,安全可靠,笔者通过实践证实该药在临床医疗中的优势,并将其付诸实践,以提高疗效及患者就医体验,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便于提高医院声誉,具有较高现实意义。如唐朝萍[3]于文中证实在吸氧、祛痰、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沙丁胺醇雾化治疗疗效更为确切且能缩短体征症状改善时间,强化预后。笔者选取44例急性发作慢阻肺患者就不同治疗方案其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的优势。
解决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内科接诊的44例急性发作慢阻肺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22)。所有参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药物过敏及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57.6±3.1)岁;平均病程(7.8±1.2)年。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7.4±3.2)岁;平均病程(7.6±1.3)年。两组病例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执行过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片)、祛痰镇咳(氯化铵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原发病、纠正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防治并发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研究组患者搭配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1424,2002-07-10;生产单位:河南中孚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4g:28mg),每次吸入100-200µg,每日3-6次。
效果评价:研究组病症好转率95.5%,显效14例、好转7例、未愈1例;对照组72.7%(16/22),显效9例、好转7例、未愈6例,差异显著(X2=4.247,P=0.039)。
注:疗效判定:显效,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检查改善>75%;好转,症状得到缓解,肺功能改善50-75%;未愈,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善。
结论:研究发现,慢阻肺发病受个体因素和环境素综合影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因患者病情长且时有反复易造成多器官损害,且药物治疗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医生需根据病情、症状及用药反应给予调整。临床治疗慢阻肺以消除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活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健康状态为目标,多运用支气管扩张剂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问题,减轻症状体征,增加运动耐力;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病毒功效,可消除呼吸道及肺部潜存炎性因子;祛痰镇咳能清除呼吸道内附着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通透性,可规避长期咳嗽造成的呼吸道出血问题,口服药物虽简便易操作,但易对胃肠功能产生毒副作用,且无法快速见效,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就医体验。雾化吸入利用高速氧气气流,通过呼吸道吸入雾化药液,治疗呼吸道感染问题,有消除炎症、水肿,解痉祛痰多重功效。沙丁胺醇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与异丙基肾上腺素相同,可选择性作用于气道平滑肌β2受体,因能增强对儿茶氧甲基转换酶和单胺氧化化酶的抵抗力,可增强药效,延长其作用期,与其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合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急性发作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该药不仅能直接作用于病灶,规避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还可发挥其快速平喘、抗过敏作用,改善肺功能。实践证实,研究组疾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即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效果显著。总之,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效果佳、起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庞丽坤.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90):112-113.
[2]董志敬. 应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9):293-294.
[3]唐朝萍. 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44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6):60-61.
论文作者:魏大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症状论文; 病情论文; 疗效论文; 呼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