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论文_孙兰兰,李传洋

浅谈道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论文_孙兰兰,李传洋

1.青岛鲁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2.青岛太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对车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与日俱增。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市政道路对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化品种的丰富,绿化效果的不断提高,都越来越显示出一个城市市政建设的档次。其中市政绿化的形式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化栽植的形式就显得相对重要。

关键词:绿化,行车,安全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对车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与日俱增。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道路对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化品种的丰富,绿化效果的不断提高,都越来越显示出一个城市市政建设的档次。其中市政绿化的形式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行车安全视距范围

行车视距是指停车视距、超车视距、会车视距和错车视距的总称。汽车行驶时,驾驶人员从看到前方路面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起,至采取措施(停车、超车、会车、错车)避免与障碍物或迎面来车相撞止所行驶的距离。与汽车行驶速度、障碍物种类、路面状况有关。各国的技术标准规定了不同车速下的最短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近似地取会车视距和错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在这个距离内,凡高于1.2m的阻碍司机视线的物体都要清除。

行车视距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可视距离,主要分为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此外,道路设计中还涉及弯道视距、纵坡视距及平面交叉口视距。

停车视距: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即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主要受车速、驾驶员视高、车辆制动性能等因素影响。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设计应符合下述要求:

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而双双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由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向分道行驶,不存在会车问题,因此会车视距仅在二、三、四级公路设计中进行要求。在设计中,参照国内外普遍做法,会车视距通常取停车视距的两倍。

超车视距:两辆机动车同向行驶,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即为超车视距。同会车视距一样,超车车视距仅在二、三、四级公路设计中进行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二、三、四级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2.绿化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范围

对行车视线最有影响的为中分带,侧分带及道路交叉口转弯处绿化带,这三部分在道路端点的绿化种植形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保证景观效果及行车安全的同时,种植以低矮地被结合高杆乔木为主,其中地被不宜超过50-60cm,高杆乔木,杆高不宜低于2.5米。乔木不宜过密,建议种植密度为6-8米一株,可以为行车提供相应开阔的安全视线。植物种类的选 择上,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市区道路绿化包括中分带,侧分带,市政绿化带,中分带绿化具有防眩、诱导视线和景观作用的功能,以创造舒适,优美、安全的行车环境为主要目的。可以选择一些感官效果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易成活,耐旱耐寒,抗废气污染,寿命长的灌木或乔木,形成多层次变化的植物景观,给司乘人员一种舒适的享受,全面提高 安全行车的系数。

2.1绿化带对行车安全的积极影响

2.1.1丰富路景,消除疲劳

绿化植物能够以其强烈的色彩感丰富道路周边景观,营造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员的疲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驾驶安全。

2.1.2诱导交通,有利安全

成排行道树及整齐的地被造型,无形中给行车形成一种方向性的诱导,交叉口处绿化形式变化后,就可以给驾驶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2.2绿化带对行车安全的消极影响

2.2.1 绿化遮挡视线

(1)交通标志被遮挡 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随着不断生长,很多高大乔木会出现遮挡交通标志的情况,会形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2)道路交叉口行车视线被遮挡

由于种植品种及种植形式未达到安全视距要求,会对道路交通视线有一定的遮挡,容易出现交通安全隐患。

2.2.2侵入道路净空问题

道路净空是指为了保证各种车辆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路面上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由于植物的自然生长,它会逐渐占据道路的宽度空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侧向余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任由植物自然生长而占据更多的道路的宽度空间,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结论

道路绿化应满足道路安全行车的基本要求,中央分隔带,侧分带种植形式,在一个区间内,不宜变化频繁,以免造成视觉疲劳。地被种植修剪高度,应该控制在1.2米以内,交叉口位置高度应控制在0.6m以下,避免行车遮挡。行道树杆高交净空应该控制在2.8米以上。交通标志周边种植密度应适当降低,并及时修剪,避免对交通标志的遮挡。绿化养护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修剪。绿化对道路的环境美化,空气净化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创造更加舒适,更加安全的行车空间,尽量避免出现因绿化而造成的行车安全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广文.交通大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1

[2]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论文作者:孙兰兰,李传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浅谈道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论文_孙兰兰,李传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